弟子的问题
徐爱问王阳明:“朱熹说,‘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如果按照先生您对‘惟精惟一’的解释,这句话好像说错了啊。”
王阳明的回答
就是错了。只有一颗心,毫无疑问。没有夹杂人为因素的就是道心,夹杂了人为因素的,就是人心。人心若能守正就是道心,道心不能守正就是人心,不是说人有两颗心。程子认为人心就是私欲,道心就是天理,好像把道心、人心分离开来了,但意思是对的。而朱熹则说以道心为主宰,人心听从于道心,这就真正把一颗心分为两颗了。天理和私欲是不能并存的,怎么会有以天理为主,而私欲又听从于天理的呢?
王阳明的意思
朱熹从理学出发,认为“理”就是道德和宇宙的起源,人心本来是纯明洁净的,原则上也是符合“理”的,但经过后天“人欲”的污染,就变得驳杂污浊起来。所以,人修养的功夫,就是回复其本质的功夫。只有去除人欲了,才能合乎天理。所有的学问思辨,便围绕着这一过程展开。因此,他将心分为“道心”和“人心”,就是站在这一立场上的:作为“人心”,应响应“道心”的召唤,时时渴慕,时时向往,如果失去了这一姿态,那就是人之为人的反动。
而从王阳明的心学出发,“心”就是主宰,就是唯一。只有一颗心。这颗心能听从天理去除人欲,就是“道心”;如果不能,就是“人心”。如此来看,在他的眼里,人可以分为三类:一类,具备了“道心”,此所谓“圣人”;一类,只有“人心”,这就是绝大多数人;而另一类,则是带着“人心”走在追求“道心”之路上的有觉悟的人。这最后一类,虽然在他看来仍是两颗心,但与朱熹的观念显然不同,因为这一类人是在向着自己的“心”努力,而不是向着“理”努力,只是那颗心还没有修炼到他所说的境界罢了。
我们的看法
我们一些明悟的人,就属于以上提到的第三类。我们有这样向往,也有这样的渴望。我们相信,我们生命最需要的东西,就在我们的心里。我们尊重自己的心,就是尊重了自己,就是尊重了人生的本质需求,就是尊重了这个世界和宇宙。而前提则是,我们要想清楚,我们到底应该具备怎样一颗心,然后通过修炼使其强大起来,坚定起来。
古希腊德尔斐神庙有一句话:“人啊,认识你自己。”从王阳明的学说来看,首先就在于认识你那颗心——它到底想要什么;它的原始面目是怎样的,后来为什么就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态从而恢复到清明高远的境界。事实证明,我们的欲望越强烈,我们的追寻越多,我们越迷乱,越躁动,越陷入外物的泥淖而得不到清静。如此,我们支配自己的能力就减弱了,我们变得动摇,变得犹疑,变得混浊。
据说苏格拉底到了市场上,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他叹了一口气说:这里的多少东西是我所不需要的啊。追求简单了,就变得纯粹了。所以,有一种说法:人在年青的时候,应该多接触墨家的学说;中年的时候,应该多接触儒家的学说;老年的时候,应该多接触道家的学说。为什么呢?墨家重于践行,儒家贵在坚持,道家讲求放弃。一定程度上的放弃,换来的,就是内心的凝定,在一个纷纷扰扰的时代,什么比退隐于自己的内心更为有益的呢?
只有一颗心,应该修炼那颗心,然后忠于那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