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澄的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困扰人的问题。一个人,只要闲下来,静下来,各种心思便纷至沓来,如同天马行空,不可羁勒。各种的念头、各种的思绪像满天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降下来,控制了整个身心。所以,你看着他是“安静”的,但其实恰恰相反,他甚至比被劳作支配时还要忙碌。劳作时,说不定他专心于手上正在做的事,还能做到心无旁骛;而思虑时,杂乱的念头就不可遏制地出现,让他全然成为它们的俘虏,最后搞得本来宁静的心变得极为纷乱,本来平和的心变得极为焦躁。越到现在,这一毛病越突出。现代人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没有一刻是真正静谧的。而我们知道,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如果严重了,现在在很多情况下还是求助于医生,而医生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些有助于“睡眠”的药。当你变得浑浑沉沉、晕晕忽忽时,你就失去了思考的能力,那些各种各样的杂念不是被你抛弃了,而是无法进入迷迷糊糊的意识中了。而这样的休息,往往也能换来精力的充沛。但显然,这不是根本的办法,根本的办法,还得从自己身上来寻找。
陆澄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他就将困惑向王阳明提了出来:根据先生您的学说,好色、贪财、慕名等心,固然是私欲,可是闲思杂虑,为什么也算是私欲呢?
王阳明的学说里,经常提及“私欲”二字。他认为,那颗心不坚定,不强大,就在于充满了各种欲望;而修炼的功夫,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摒除“私欲”的功夫。他从人性的共通之处出发,指出“好色、好利、好名”等就是私欲,当这些私欲占据了一个人的心之后,那么,这颗心便没有“天理”的位置。而从陆澄的问题来看,则王阳明将一颗心的紊乱也看作是私欲。
王阳明的回答
什么是“闲思杂虑”?为什么会产生“闲思杂虑”?王阳明的回答很干脆:“如果将‘闲思杂虑’比作是病,那么,它就有个病根,而这个病根,还是好色、贪财、慕名。病就是病根滋生的。自己追索一下它的本源,很容易就会发现。”
这是一个伟大的提醒,是窥见人性本质之后的智慧之见。倘若依照王阳明的这个提醒回观自己,我们会发现他真指出了问题的要害:随便拿过一个从心里掠过的念头对照一下,它不就与我们的这些贪欲息息相关吗?拿过一个熟悉的人一瞬间吐露的话语来比照,不照样如此吗?拿过一个古代的让我们遗憾他身上居然存在如此缺陷的人对应地看一下,不是同样的原因造成的吗?孟子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也是同样的道理。有怎样的表现——这一表现在这里是潜意识的,在那里又形之于外,势必有着怎样的根源,而王阳明就指出了这一建立在对人性深刻体察上的根源。
所以,王阳明的“可敬”在这里,“可畏”也在这里。他太了解“人”了,也太了解怎么去观察、探究一个人了,只要抓住这一要害,无往而不利。一个人在做什么,马上就能看到他做什么的原因和动力;一个集体是怎样的,马上就能窥见支配着这一集体如此行动的原因和动力。而“我心不动”,一切都在自己的利剑之下,这样的人,已经站在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了。
举例说一下
王阳明进一步举例讲了一番相关的道理:
“闲思杂虑”是有其根源的,如果没有相关根源,便没有相关的杂念紊思。比如,你肯定不会去想着如何去偷盗,利用什么时间,采用什么方法,因为你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心思,你当然就不会想这些“具体”的实施措施。
这番道理真的振聋发聩,你心中有什么样的“根”,便随之生出什么样的“思”,而这些“思”就控制了你,俘虏了你,使你变成了它的奴隶。而别人,也就能从你的表象上看出隐藏在背后的那些“思”,那些“根”。
比如,宋代司马光曾经说过一件事:“以前我和王安石一起做群牧司的判官,当时包拯担任枢密副使。有一天群牧司的牡丹盛开,包公摆酒设宴犒赏大家,举起酒来劝众人。我一向不喜欢喝酒,还得勉强喝。王安石到宴会结束时也没有喝,包公不能强迫他。我由这件事知道他不会轻易屈服。”
人的性格就从这些细小的事情上表现出来,而再细小的事情,也是有其根源的。王安石的毛病,就在于倔强,就在于固执。这同样是“私欲”——我有我的固有立场,凭什么应和他人?对于司马光,不想喝,但冲着上级的面子还得应酬一下,而王安石则绝对不违背心意。这样的性格以后就不断地表现在他的为政上。司马光说这件事也是就王安石执政的风格而言的。
再比如,宋人笔记里有一段话:世人说欧阳修经常夸耀政事,却不夸耀文章。蔡君谟不夸耀字,吕济叔不夸耀棋,何南不夸耀饮酒,司马光不夸耀清约,大概是人哪方面有不足才夸耀。
这些话可以说是道出了为人的至理。它的意思虽然与俗话所说的“满瓶不响,半瓶晃荡”相通,但似乎又不限于此: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着卓越的才能,势必为人所知,那虽是自己赖以自傲的,但既然大家都知道,也就无需夸耀了;而如果哪一方面存在不足,而自己又身处其中,潜意识里生怕别人有看法,于是就会竭力地表现自己。这同样是“私欲”造成的,是为了维护那浅薄的自尊,是为了那种虚名,说到底,还是不自信的表现,还是内心不强大而强自需要外界来证明的表现。
再举一个,说是南宋初年,都堂的左揆阁边有石榴,每次结上果实,在那里办公的著名奸臣秦桧都会数个数。有一次忽然丢掉了两个,他也不问。有一天他忽然告诉身边的人,取来斧头伐树,有个亲近的小吏在旁边仓猝地说:“果实这么好,伐掉它太可惜了。”秦桧掉头对他说:“你偷了我的石榴。”小吏叩头承认了。
小吏为什么不自觉地透露出对石榴的感情,一诬而服?还是贪欲在作怪,就不自觉地表现了出来。如果他不贪,自然不会去偷,也自然不会出现这样的事。
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王阳明接着说:“就像没有当强盗的心思所以不去琢磨这方面的事情一样。你如果把那些对色、财、名、利这些所有的私欲克制了,消灭了,只剩下完完全全的心之本体,还哪来什么闲思杂念?这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这样,你自然就能‘感而遂通’,自然就能‘发而中节’,自然就能‘物来顺应’。”
这段讨论如王师出征,击鼓镗镗,渊深雍穆,发人深省。
王阳明在这里指出,修养的功夫,就是克制、消灭“私欲”的功夫。如果能够实现,不但闲思杂念随之消失,那颗心更是成为纯粹的“心之本体”。紧跟着,他提出了若干达到这种修养之后的好处。他所提到的名词大都是借用前人的,在这里就有了探讨其内涵的必要。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这两个词来自《易经·系辞》,原话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意思是说,《易经》本身是宁静不动的,只是有人来卜问吉凶,它便会与天下之事相通,显示出吉凶祸福来。
“廓然大公”“物来顺应”来自程颢的《答横渠先生定性书》,原话是:“君子之学,莫若廓然大公,物来而顺应。”意思是心胸宽广,大公无私,遇到事情时能坦然自如地应对。
“未发之中”“发而中节”来自《中庸》,原文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意思是说,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合乎法度,这叫做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
王阳明在这里的意思,是指当一颗心修炼到极致从而恢复了“心之本体”之后,这颗心也便具备了寂然不动、宽广无私的特点——任凭外界怎么变化,我心不动;没有了私欲的要挟和辖制,足够淡定,足够坚强。而只要遇到事情,则可以随机应变。——因为我有这么一颗强大的心,一切都在我的驾驭和观照之下,我对所有的变化都能操控自如。至于说到《中庸》的“中和”——对所有情绪都能做到合于其度,既不超越,也不不足,那同样也是由我心决定的。
从这一点上来说,当一个人具备这么一颗心之后,他就成为一个没有了弱点的人,一个有着超乎寻常的控制力的人,一个有着高明的鉴别力从而拥有了高明的行动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