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鸡汤
被诸如“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的句式、“Hope”等关键字所深深吸引,一度捧为个人圣经教义,沉溺于鸡汤之中。

懂王
开始关注所谓内核“体制化”,看完以后一段时间觉得自己是个懂王,自认对该片理解通透,时常以了解了所自认为的深意沾沾自喜,成就感非凡,没有人比我更懂。

启示
仿佛受到上帝感召,开始陶醉于各种所感所想,启示非凡。附上几点,让看官笑笑:

Andy有出色的财会能力,业务拉满,很多人去监狱能靠捡肥皂维持生活,有门技艺很重要。

Andy能越狱,有一点重要的原因就是热爱石头,地质知识拉满,你所坚持兴趣爱好有一天会成为你的曙光。

未雨绸缪与心思缜密。

最后,保持希望。

???
也是本次鉴赏之前的一次回顾,之所以是三个问号,因为这一遍是纯粹的享受电影本身,我也概括不出所以然。本文将从四个角度分享本次观影感受。

P1:电影基于原著小说的文学性独白及其配乐。

P2:电影剧本丰富过后人物之间的交流与形象。

P3:电影的镜头语言包括光影色调、角度。

P4:电影中的各类意象。

电影简介

还有人没看过《肖申克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剧照


详细鉴赏

P1
基于原著小说的文学性独白与配乐。
P2
剧本丰富过后人物之间的交流与形象。
P3
电影镜头语言包括光影色调、角度。
P4
电影中的各类意象。
简评

该片改编自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肖申克的救赎》,对小说感兴趣的看官,可以移步观看书籍介绍。【值得读吗】斯蒂芬·金小说集《肖申克的救赎》

很多影视作品都是基于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也创造了一个千古难题,原著党与改编党的斗争。电影常常因为片幅受限无法详细的将小说的每一处细节或是精彩独白呈现给观众,更有甚者将原著的内容进行魔改,这可以说是争端的始末。而《肖申克的救赎》就是一部完美满足两派的影片。其剧情情节完整,设置严谨,辅以高超的摄影水平与演技,是电影史上一次完美的融合。

P1
基于原著小说的文学性独白与配乐

个人以为,这是该片与其他很多小说改编电影不同的地方。摩根·弗里曼的缓缓独白配上灵魂级的配乐,让人觉得就好像是有人坐在你旁边,向你娓娓道来。

尽管小说是以主观的第一视角进行叙述,但我觉得电影选择用独白的方式给了我个人很大的享受。

我现在明白他们为何看中他了,他不太说话,一举一动都不像普通的人。他漫步着就像在公园里散步,与世无争,无忧无虑,像有件隐形衣将他和这里隔开。

后来的事情是这样:工程结束的前一天,就在1949年春天,一帮给厂房房顶铺沥青的囚犯,上午十点围成一堆坐着在喝冰啤酒。请客的是肖申克监狱有史以来最凶狠的警卫,这混蛋还装作很大方的样子。我们坐在那里喝着啤酒,阳光洒在我们肩上,感觉自己又自由了,好像在修理自家的屋顶,我们就像造物主一般自在。

亲爱的伙伴们:我真不敢相信,外面的世界变化太快, 我小时候只见过一辆汽车现在满大街都是,整个世界忙成一团。

假释委员会给我安排了临时住处叫做“酿酒人”,还有一份工作在超市帮顾客装袋。工作很辛苦,我也很努力,可我的双手一直犯疼,我想经理不太喜欢我。

我有时下班后会去公园喂鸟,我盼着杰克飞来跟我打个招呼,但它从来没出现过,无论它在何处我都希望它能过得好,交上新朋友。

晚上我睡不好,常做恶梦,梦见坠落无底深渊。 惊醒过来,有时半天才想起自己身在何处。也许我该弄把枪去抢劫超市,好让他们把我送回家。我可以顺手把经理杀掉,就更锦上添花了。

我想我已经老得无法再胡闹了,我不喜欢这里。我厌倦了成天担惊受怕,我决定离开。我想谁也不会在意一个像我这样的糟老头。

另外替我向海伍德道歉我不该把刀放在他脖子上。

我至今都没听懂,当天那两位意大利女士唱的是什么。事实上,也不想听懂。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她们的声音有一种无法用文字表达的美好,美得让人心痛。歌声直上云端,飘向更高更远的地方,越过失意囚徒的灰色梦想,宛如美丽的小鸟飞进了我们的牢房,瓦解了这冷酷的高墙。就在这短暂的一瞬间,肖申克里的所有人都感觉到了自由。


P2
剧本丰富过后人物之间的交流与形象

首先,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人物之间的许多对话都是小说上没有的,交流之中的美式幽默使得观影人不会沉闷,十分有趣。增加人物之间联系的同时,大大丰富了剧情。

然后就是一些改编,例如原著小说有两个人物,一个名为波顿,是他养了那只鸽子“杰克”并在八年刑期满了以后放飞了。另一个就是电影里的布鲁克斯,那个被“体制化”的监狱图书管理员。电影将这两个形象合二为一,创造出的布鲁克斯,在离开监狱时放飞杰克,在离开以后想念杰克的设定,使得这个人物感染力增强了许多。

最后,就是结局。小说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结局,没人知道Red有没有去找Andy。电影中选择了让Red与Andy重逢,这个只能见仁见智,但显然团聚的结局更被多数人所期望。

可以说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既没有画蛇添足,也没有失了小说内味。


P3
电影镜头语言包括光影色调、角度。

接下来将从两个方面讲述该电影的镜头语言,个人水平业余。

1

光影色调

首先,来看这一组图。故事剧情大概是Red和他的朋友在修缮房屋屋顶,Andy帮助他的朋友们获得了每人3瓶啤酒。

前者色调较之后者更为生动,接近现实,后者色调更暖,好似晨昏。而通过原片台词可以了解到,其实后者的时间是早上10点。通过这一晨昏色调的渲染,把阳台之上狱友们放松、享受、舒适、慵懒的感觉传达的美妙无比。

后面,还有类似的色调请看下图。

这一组的时间段,是Red出狱以后,准备去寻找Andy,做一个自由人。同样,他们在监狱屋顶喝啤酒的时候,Red的独白曾提到“阳光洒在我们肩上,感觉自己又自由了,好像在修理自家的屋顶,我们就像造物主一般自在“这一个色调除了给人温馨的感受,还有就是象征自由。

经典的光影构图,前面张图里,Andy刚被关了几个月的小黑屋,又因遭受打击郁郁寡欢。站在阳光下的Red走向阴郁的Andy给与安慰。

一番交谈以后,Andy决定越狱,他走出黑暗,准备奔向自由。而Red还是只能在狱中等待假释出狱或是一辈子呆在监狱。

前面一张,时间段是Andy刚入狱。封闭的空间,窗户零星投进的阳光把人的影子照射在地上,任人踩踏。棱角分明的光影,外面的光和密闭空间的黑,都给人以压抑之感,并宣布Andy失去自由。

后面一张,是典狱长诱骗知道Andy案件内情的囚犯走出监狱大门。典狱长由黑暗中走向囚犯,预示着在他为了让Andy继续帮自己洗钱,将囚犯杀害。

2

镜头角度

这是一个全景航拍,给观众介绍肖申克监狱环境的同时,也展现了人和肖申克监狱相比时的渺小,无力。

仰视镜头,从心理学上来看,低角度镜头的效果是使得主题看起来强壮且有力(来自度娘)。也是Andy进入监狱时以他为视角的主观镜头,当然这里不是强壮而有力,而更是一种引申的肖申克监狱高墙之高,对即将失去的自由无能为力,同时给人一种害怕,压抑的感受。

俯视镜头,这一场景发生在Andy通过广播播放一首意大利歌曲。狱中广场的所有人放下手中的事情,一动不动安静的听着广播里的音乐。用在这里,可以表达出狱友们被歌曲所深深吸引,而这首歌曲对于Andy而言,是一种对于自由的追求。二者相结合,可以暗示出狱中人对自由的渴求。


P4
电影中的各类意象

小说里的各种意象可以作为线索,电影也不例外。很多电影里都有经典的意象,例如《盗梦空间》里最后旋转的陀螺,就给人很多思考空间。《肖申克的救赎》的有着很多经典意象,有的作为时间线索,有的作为前后呼应,有的作为暗示。

这两组图就很好的诠释了典狱长道貌岸然的形象,同时也狠狠的嘲讽了典狱长,也交代了观众对于剧情的疑惑。Andy的锤子藏在了哪里,居然可以不被发现。

这三组图,是Andy视角的一条时间线索,同时还加入了各时代的特色。

这三组图,是Red视角的一条时间线索,三次假释过程。

除了两个主要主角,配角也可以作为发展的线索。基佬、老布、帅小伙的先后出场与下场,代表着Andy狱中的前中后期生活。

这张也很经典,枪象征死亡,指南针象征着自由。

以上,就是我对《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的鉴赏。

感谢您的观看,能看到这都是我邹富贵的真爱粉。

END

作者
拾伍一一哈乐根的数百万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