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红楼梦》与“兰亭集序”“放浪形骸之外”

《红楼梦》与“兰亭集序”“放浪形骸之外”

作者:杨 杰

“ 放浪形骸之外。”这句话出现在《红楼梦》八十一回“占旺相四美钓游鱼 奉严词两番入家塾” 话说,“……到了午后,宝玉睡了中觉起来,甚觉无聊,随手拿了一本书看。袭人见他看书,忙去沏茶伺候。谁知宝玉拿的那本书却是《古乐府》。随手翻来,正看见曹孟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一首。不觉刺心,因放下这一本,又拿一本看时,却是晋文,翻了几页,忽然把书掩上,托着腮,只管痴痴的坐着。袭人倒了茶来,见他这般光景,便道:你为什么又不看了?宝玉也不答言,接过茶来喝了一口,便放下了。袭人一时摸不着头脑,也只管站在旁边,呆呆的看着他。忽见宝玉站起来,嘴里咕咕哝哝的说道:好一个`放浪形骸之外`!袭人听了,又好笑,又不敢问他……。”(岳麓书社版本红楼梦)

这里,宝玉嘴里咕咕哝哝说的“放浪形骸之外”,是曹雪芹在《红楼梦》创作中引用的一句古文。这句古文出自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是我在翻阅《古文观止》这套书时,无意中看到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有“放浪形骸之外”这句话。这句话正是《红楼梦》中,宝玉看晋文中的“放浪形骸之外”那句话。当时,我阅读王羲之兰亭集序时,看到这句话后,有些兴奋。让我高兴的是,我知道了《红楼梦》中“放浪形骸之外”这句话,原来是引用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话。这让我找到了“放浪形骸之外”这句话的具体出处。这对热爱《红楼梦》的人来说,也是无意中的意外收获。这个意外收获,对读懂《红楼梦》又有了帮助。我现把这段话摘录下来,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古文观止》北京燕山出版社)译文:人与人相处,转眼就是百年。有的人喜欢直抒情怀,聚于一间屋子里畅谈;有的人则借物托志,旷达放纵地生活。(《古文观止》北京燕山出版社)“放浪形骸之外”即指“旷达放纵地生活。”

读了《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宝玉在贾府生活感觉是不自由的。宝玉厌恶学习,贾政却逼他学习。宝玉愿自由自在地生活,每天却有丫鬟们陪着他,也是在看着他管着他,不让他自由。宝玉要离开贾府一步,也得经过批准才能。憋的实在没办法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偷偷溜出去,虽然是溜出去了,心里也是悬着不踏实,这种溜出去的作法也是有限的。而且,每次离开贾府都是提心吊胆,害怕的要命。宝玉非常向往外面的世界,非常想自由自在的活着。象古人说的“放浪形骸之外”那样地生活,这却不能。这让宝玉内心十分痛苦。当阅读晋文看到古文中“放浪形骸之外”一句时,顿开茅塞。宝玉看着书中的文字,心里在想,相比之下,古人都能想往和放浪自由快活地生活,我却不能。越想越恨自己生活在桎梏一般的贾府中。此时,眼睛看着古人的这句话,一时不知有多少复杂心思涌在心头。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所以,宝玉此时手拿着书,托着腮,痴痴地沉思着,想入非非。连袭人送茶说话似乎也没有直接反应。

曹雪芹在贾宝玉睡中觉醒了后,随便拿了本书看的这段描写,非同一般。在这段故事情节中,曹雪芹很自然地引用了“放浪形骸之外”这句古文。用这句古文,十分恰当的衬托出了贾宝玉这个人物。这是任何一句别的语言文字都比不了的。人物、语言、环境、情节自然贴切,天然触合,顺理成章。同时,曹雪芹通过引用“放浪形骸之外”这句古文,也非常准确的描绘出,贾宝玉这个人物的内心追求和向往。“放浪形骸之外”这句话,对贾宝玉这个人物的个性特点,内心活动,一贯向往和欲望,塑造的淋漓尽致。这种对人物性格特点、内心活动刻画把握的准确性,是唯一的,任何别的文字或语言,都无法替代,一字都不可移动。这就是曹雪芹这位语言大师的魅力所在和伟大之处。曹雪芹这种伟大的艺术天才,实在让人羡慕。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红楼梦》与“兰亭集序”“放浪形骸之外”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