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命运无常/匈牙利/凯尔泰斯/集中营的“屈服”与思考

作者简介

凯尔泰斯(1929~ ),出生于布达佩斯一个犹太人家庭。15岁时,他被纳粹抓进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第二年转到德国布痕瓦尔德集中营,1945年5月才获救。在大屠杀中,有600多万犹太人死亡,凯尔泰斯成为少数幸存者之一。在半个多世纪漫长的岁月里,他在布达佩斯一套简陋的一居室里翻译了尼采、霍夫曼斯塔尔、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等德语作家的著作,并创作了多部小说和文论。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他的一些作品才被介绍到德国、法国、瑞典等西欧国家。由于他的作品印数极少,而且不被官方认可,他实际上长期处于默默无闻的孤寂状态。

名家点评

对没有在集中营生活经历的人来说,凯尔泰斯的文风使其作品很容易为人所理解。

——霍勒斯·恩达尔

我代表政府衷心祝贺凯尔泰斯·伊姆雷为祖国赢得这一荣誉。

——迈杰西·彼得

相关链接

1975  小说《命运无常》

1988  小说《失败》

1990  小说《为一个未出生的孩子祈祷》

1993  散文《作为文化的大屠杀》

1997  散文《我,另一个:一种变形史》

1998  散文《行刑队重新上膛时静默的瞬间》

2001  散文《被流放的语言》

阅读指导

作者采用意识流手法,把笔触深入到人物心内深处,从心理剖析入手,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着的精神危机以及被金钱腐蚀了的灵魂。小说在联想、梦幻与现实之间随意切换,形成了一种多视角、多层次的立体结构。

命运无常/匈牙利/凯尔泰斯/集中营的“屈服”与思考

背景介绍

集中营的生活使凯尔泰斯严肃地思考人类的本质和生存状态,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凯尔泰斯在作品中描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孜孜不倦地探索了这样一个主题,即一个人在自己所属的群体被迫屈服于社会强权的时代是如何生活和思考问题的。

名著概要

《命运无常》是凯尔泰斯的处女作,这部小说写于1960~1973年间,一问世就遭到出版社的退稿,最终在1975年才得以出版,但当时它的面世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后来,凯尔泰斯将其在集中营的经历又写进了《失败》、《为一个未出生的孩子祈祷》中,这些作品组成了他的集中营三部曲。

第一部《命运无常》的叙述者是个名叫捷尔吉·科韦斯的15岁犹太少年。他在纳粹大搜捕中被关进了集中营,完全不知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在等着他。渐渐地,他发现并体验到了种种恐怖。但他却学会了生存,学会了适应,并且在残酷恐怖的生活中,他居然还能时不时地找到一些快乐。这部小说没有强烈的义愤和反抗,其巨大力度在于对集中营生活的真实描写。

第二部《失败》于1988年出版。小说中,成年后的科韦斯写出了一部有关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小说,起初他以为根本不可能会出版。出乎他意料的是,小说竟然出版了。望着自己刚刚出版的书,科韦斯却感觉不到丝毫喜悦和欢欣,反而因为原只是属于自己生活一部分的隐私被暴露无遗,而感到巨大的空虚和失落。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命运无常/匈牙利/凯尔泰斯/集中营的“屈服”与思考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