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所有的悲剧是爱玛贪慕虚荣,不顾伦理的结果,爱,需要真诚,否则将走向毁灭】

原文标题:《在金钱和利益面前,她的爱情成了笑话》

作者:麦家
来源:麦家陪你读书

在昨天的共读中,我们读到爱玛因为罗多尔夫的抛弃病倒了,在夏尔昼夜不分地照顾下,她渐渐好转。两人赴鲁昂看戏散心的时候,遇见了老朋友莱昂。

1

三年的时光改变了很多东西,莱昂现在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

在学校里他人气颇高,在校外他找到了律师事务所的实习工作,他的人生正处于最精彩的阶段。

爱玛的巅峰时期却早就结束了,她身体上累积了许多疾病,心灵的负担也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她,经过失败的婚姻和情夫的抛弃之后,她的脸上黯淡无光。

也许上天不忍心看到爱玛的堕落模样,在爱玛郁郁寡欢之际把莱昂送到了她身边。

唯一没有被时光腐蚀的是爱。

也许三年的时间很短,短得让莱昂没能忘记包法利家的夫人。初见爱玛时的惊艳、餐桌上的心动在这三年里变得模糊,但从未消失。

心动的感觉在见到爱玛的那一刻尽数寻回,莱昂不知道的是,爱玛也和他有同样的感觉。

那段被定义为遗憾的秘密情感在当下死灰复燃,他们在旅馆中互相倾诉当年未敢明说的感情,谁也没想到对方对自己用情如此深刻。

水到渠成似的,他们很自然地无视道德法则,确立了情人关系,他们感情正浓,受不了哪怕一分一秒的分离,所以爱玛绞尽脑汁地找借口往返永维镇和鲁昂。

夏尔父亲去世时,爱玛向夏尔极力渲染财产继承的困难,提议去鲁昂咨询在事务所任职的莱昂。

被蒙在鼓里的夏尔不知道自己的放任为爱玛争取到了与情夫会面的机会。

不过爱玛觉得三天两头找由头去鲁昂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她突然对音乐表现得极为上心,夏尔看到妻子重拾昔日的爱好十分欣喜,他认为妻子各方面都开始好转。

爱玛看出夏尔的想法之后就故意弹错曲子,尽量显得自己在音乐方面变得生疏以便提出去鲁昂学习钢琴的想法。

尽管家境已经很难负担这笔花销,但为了不让爱玛失望,夏尔咬牙答应了爱玛每周可以去鲁昂学一天钢琴。

2

面对爱玛,夏尔经常把理智抛在脑后,他把爱玛当做最亲密的人,所以舍不得怀疑她。

狡猾的爱玛正是发现了这一点,才肆无忌惮地欺骗夏尔,利用他的爱达到自己偷情的目的。

她无比期待每个周四的到来,学琴只是借口,她谎称郎布勒小姐是她的钢琴教师,但夏尔偶然得知郎布勒小姐并不认识爱玛。

撒下一个谎就得用一百个谎来圆。

爱玛并不承认自己的谎,并声称自己有郎布勒小姐的学费收据,所以她伪造了收据,也在冥冥中欠下了莫须有的学费。

她为了有更多的钱为她所用,在黑心商人勒乐的唆使下偷偷变卖了公公遗留下的一处房产,但爱玛没有立即用到手的现金还清之前的债务,而是留下一部分自用。

她想让自己过得再宽裕些,所以再次向勒乐借了一笔钱。

除此之外她还在夏尔不知情的情况下向夏尔的病人催诊费,并且在信中叮嘱对方不必通知夏尔,这些诊费自然是尽数花在了自己身上。

爱玛俨然成了钞票的粉碎机,每一分钱在她手上都停留不了多久。而且勒乐那儿的借据很快又到期了,她不得不续借,也顾不得高的吓人的利息。

现在的艾玛像失去了理智的野兽,把本就穷苦的家庭啃食得鲜血淋漓,于是他们的家成了这副模样:

“三天两头有商人上门逼债,然后怒气冲冲而去。手帕之类的东西乱扔在灶头上;小白尔特(女儿)穿着破袜子,连奥梅太太见了都不忍心。

夏尔偶尔畏畏缩缩说两句,爱玛就怒目回答说,又不是她的错!”

包法利一家沦落到这么困苦的境地,不是爱玛的错,又是谁的错呢?

爱玛从来不在意丈夫和女儿,她把所有精力花在莱昂身上,而此时的莱昂却对爱玛越来越不满。

3

莱昂母亲向莱昂施压,敦促他专心地打拼事业,事务所的同事也常常笑话他与爱玛的恋情,加上自己就快升职,他发觉自己不能再沉溺于这段乏味的感情之中:

“现在,每当爱玛依偎在他怀里啜泣时,他就感到厌烦。

他的心,恰如人们只能忍受某种限度的音乐,如今听到这种爱情的噪音,再也领略不到其动人之处,而是无动于衷,麻木不仁了。”

爱情的新鲜感很快褪去,爱玛和莱昂相互厌倦。

祸不单行,债务的魔爪迅速向爱玛伸过来。

她收到了一纸公文,上面写着:于二十四小时之内偿还全部的八千法郎,若不照办将依法制裁,扣押家具及衣物。

这公文相当于催命符逼得爱玛喘不过气,她不相信自己居然欠了勒乐这么一笔巨款。

当她去找勒乐争辩时,事实却不容置喙,这八千法郎确实是她一笔一笔欠下的。

火就快烧到眉毛,爱玛逼不得已,哀求勒乐是否能宽限还款日期,她使出浑身解数也没能让勒乐松口。

到了第二天,她只能眼睁睁看着几个人把家中的家具和衣物一件件清点、登记。

而她支开了夏尔,想在夏尔知道真相之前为自己争取一些借钱的时间。

爱玛先找的是莱昂,但莱昂只是一个实习生,上哪儿弄这么一大笔钱呢?他谎称自己会向朋友借,接着就告别了爱玛,可爱玛不知道她永远等不到莱昂的借款。

她接着向富有的公证人求助,这位先生表面上是彬彬有礼的绅士,背地里却是个好色的无耻之徒,他委婉的表达出用金钱换爱玛肉体的想法,吓得爱玛尖叫着离开了。

最后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小镇的税务人身上,她希望税务人能够因她的恳求而心软,允许她能缓付税款,但还是一无所获。

现在爱玛只能指望下午三点的到来,因为莱昂承诺了如果能借到钱会在今天三点给她送来,很不幸的是,莱昂食言了。

爱玛像是被雷劈中,可她不能倒下,最后,一个男人的名字闪过她的脑海——罗多尔夫,她打定主意,这次就算出卖肉体也非得借到钱不可。

然而现实无情地嘲弄爱玛的天真,罗多尔夫根本没有把往日的情分当做一回事,爱玛在他眼里连八十法郎都不值,更别说八千法郎了。

4

这回,爱玛真的是走投无路了。她无法收拾自己造成的残局,也没有勇气面对夏尔,为了解脱,她选择自杀。

她吃下了奥梅老板放在配药室的砒霜,没有一丝犹豫。

满世界寻找爱玛的夏尔看见她回家了,便急着问债务的事,但毒药开始发作,爱玛止不住地呕吐,胃里的东西都吐完了就开始呕血,最后昏迷了。

年轻夫人的暴毙在镇上不是一件小事,奥梅先生怕爱玛的死连累自己,所以对外编造了谎话,他称爱玛是误把砒霜当白糖吃了才不幸离世。

大家也没有追问爱玛离世的细节,只是向夏尔表达了各自的惋惜,毕竟爱玛的死对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但夏尔不同,自己深爱的妻子无缘无故地服毒自杀对他来说是天塌似的的打击,而且爱玛还留下了一笔巨大的债款等着夏尔偿还。

好在夏尔没有因为这些困难而倒下,他还有女儿需要照拂。

爱玛生前总觉得夏尔是一个懦弱无能的人,但夏尔始终扮演着家中顶梁柱的角色,只是爱玛一直没发觉真正无能的人其实是她自己。

夏尔在这场婚姻从头至尾都是退让的一方,而爱玛一直是“施暴”的一方,即使她已经离世,对夏尔的伤害依然没有结束。

夏尔在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了爱玛全部的秘密——爱玛与罗多尔夫的书信。此时谁也不得不佩服夏尔对爱玛的爱,因为夏尔心里居然在为爱玛辩解!

然而爱玛出轨的事实还是对夏尔产生了毁灭式的打击,在心魔的不断折磨之下,他伤心而死。

他们的女儿被送往姨妈家,进工厂做了纺织工人。

不久之后,永维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今天我们一同读完了《包法利夫人》的全部内容,这部巨作还有许多细节值得大家品味,明天的共读将会和大家一同整合人物内心世界,探讨《包法利夫人》的时代意义。


文章存档:《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系列文章: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看似简单的情与欲,其实是件很复杂的问题】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看书内人的生活,仿佛在在警醒书外人。人生只有一次,且行且珍惜】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爱情的鲜活,家的温馨,源于相愛,彼此热情、欢喜的为之付出】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不禁为爱玛深感无奈,当然也无比同情她】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艾玛精神的贫瘠,浅薄的见识让她成年之后还做着落难公主的幻梦】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爱没有错,是爱玛的选择错了,夏尔也是悲剧的受害者】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所有的悲剧是爱玛贪慕虚荣,不顾伦理的结果,爱,需要真诚,否则将走向毁灭】



精彩点评:

1,有一个词形容爱玛再适合不过:不作死就不会死。只是可怜了夏尔和女儿,要为这样一个妻子和妈妈付出惨重的代价。

纵观爱玛可悲的一生,纵然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更是各种方面不匹配的结果。一个富裕农夫的女儿,偏偏接受了贵族教育;贵族教育应该是通过各种方式塑造一颗高贵的内心,偏偏爱玛只钟爱那些皮毛;一个少女应该活泼天真,偏偏要被教育要装模作样;嫁给乡村大夫做老婆,偏要贵妇的生活品质;对无条件爱自己的老公视而不见,偏偏追逐臆想中的爱情……这一切的不匹配,说明爱玛没有对自己清晰的认知与定位,她也就分辨不出善恶、对错、美丑,只能被自己的各种欲望裹挟前行,直至最后一刻,她才知道情夫不过都是和她逢场作戏,才知道有些人是口蜜腹剑,才知道无条件爱她的只有夏尔,只是一切都太晚了,她能选择的只有死路一条。

夏尔在爱玛面前除了发自内心的爱和信任,还有某种懦弱和自卑。在他眼里,高高在上的爱玛美若天仙,他除了欣赏也不敢忤逆爱玛任何事情,正是这种无条件的纵容,爱玛才可以胡作非为,夏尔却一直被蒙在鼓里,以至于爱玛死后他还不敢接受真相,最后活活被真被折磨致死。爱玛是夏尔的深渊,各种诱惑是爱玛的深渊。只是在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他们。

2,福娄拜《包法利夫人》第六章,故事到此终结了,但引发人深思的是,主人公爱玛由始至终都是沉醉于虚无缥缈的幻梦中,对丈夫家庭没有责任感,所谓的爱情都是让人鄙视她徒有外表内心虚荣空虚的内壳,一个经济精神没有独立的女人还不安分守己,爱玛与夏尔人格都是互有缺憾的,一个无条件盲目信任纵容妻子,一个是肆无忌惮大胆妄为受尽宠爱,但两个人之间没有精神一致的沟通才造成让人不寒而栗的悲剧。可怜的夏尔最后也因伤而死!可怜无知的爱玛到死也未醒悟吧,一场时代的悲剧。

3,上帝也叫不醒一个想睡的人。大病一场后的爱玛,没有及时反思自己的问题,却在和夏尔去城里看戏时又偶遇莱昂。但是时过境迁,离别三年在城里呆惯了的莱昂,早已经变得自私圆滑,善于谎言。他还告诉爱玛,“有什么不合适,巴黎就是这样”。

糊涂的爱玛又为这段“爱情”,让本就贫困的家庭欠下大量债务。她和夏尔在彼此没有沟通的情况下,两人都稀里糊涂与乐勒签订了借款和授权合同,他们根本不懂这样做的危害,最终导致家庭破产,爱玛走上服毒自杀的绝路。

故事虽然结束了,让人扼腕叹息,但它的影响却深远不息。爱玛悲剧的根源在于,她追求不切实际的浪漫而理想的爱情,终于与现实发生冲突,让她走上了毁灭的道路。她在实现自我价值的现实中,把自己全部的感情和生命都奉献给了爱情,追求完美浪漫而又理想的爱情,成了束缚她一生的镣铐。

夏尔的悲剧是,他不懂得与爱玛精神层面上高度不一致时,该如何去交流沟通缩短彼此之间的差距。他爱得那么卑微彻底小心翼翼,像供着一尊佛。

但两个人之间真正的了解,应该是精神上的高度契合,灵魂上的互相懂得和珍惜。所以,精神灵魂上高度不匹配的婚姻,都是鸡同鸭讲,对牛弹琴,即使一方付出再多,也注定不会有喜剧的结尾。期待明天的精彩的解读!🌷🌷☀️☀️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