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一周书讯 | 那些亲手杀死家人的普通人,到底经历了什么?

原创 书讯 贝书单

01

看护问题在老龄化的日本日益严重,看护人才流失、社会福利支持不足,最终演化成家庭看护中的激烈矛盾。近几年,日本接二两三地发生因身心疲于看护而杀害家人的“看护杀人”事件。夫妻、亲子之间理所当然的家庭看护模式逐渐走入绝境,没有尽头的持久战最终酿成人伦悲剧。如何避免亲人间的纽带扭曲断裂的“着魔瞬间”?每日新闻大阪社会部采访组倾听来自“加害者”们的声音,采访事件相关人士,深入家庭看护者的内心世界,揭开家庭看护惨烈的现实,探寻预防惨案再度发生的可能。

02

别再窥探我的生活。没有肢体接触,就不构成侵犯了吗?一个奇怪的男人,闯入了一个年轻女孩的日常生活,比如在她外跑步时,跟在她一边,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对她近乎于偷窥般的观察,仿佛女孩的一切举动都在他的掌握中。他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侵犯举动,这种潜在的骚扰超越了法律的审判范围,却真真实实地影响了主人公的正常生活。而年轻女孩的遭遇却被邻里谣传为一段与送奶工不堪入目的私情。而且身边的人不仅不指责送奶工,反而将责任压在了女孩自己身上。这本书道破女性承受的流言和恶意,要如何面对、反抗和笑看它们。

03

电影《穆赫兰道》壁纸

当回顾20世纪的电影史时,我们已经无法绕过林奇。而关于大卫·林奇,评价始终褒贬不一。他的《蓝丝绒》《我心狂野》《双峰》《穆赫兰道》,看得懂的人会沉迷,看不懂的人会鄙夷。

电影《双峰:与火同行》壁纸

三次陪跑奥斯卡,而最终却仅仅收获“终身成就奖”。是实至名归,还是好莱坞“碍于情面”?从绘画开启艺术生涯,再由画布走向银幕,身兼导演、编剧、制作人、画家、音乐人、摄影师等多重身份,大卫·林奇的人生经历可谓嘈杂,每个领域都像梦境中的蒙太奇。《梦室:大卫·林奇传》向我们展现了一个阳光少年从懵懂走向成熟的一生,一个天才导演从籍籍无名到走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一生,一个艺术家为梦想信念而执着勤奋、与困难抗争的非凡一生。

电影《蓝丝绒》壁纸

04

1969年,阿波罗11号在月球成功着陆。阿姆斯特朗迈出了自己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登月第一人就此成为传奇。航天史学家詹姆斯·汉森根据诸多独家的第一手私密资料,详尽记录阿姆斯特朗复杂而传奇的一生。从阿姆斯特朗的家族史开始,一直讲到他的童年、初恋、婚姻生活、丧女之痛、飞行生涯、登月全过程以及成名后的私生活。他深入挖掘阿姆斯特朗的过去和现在,揭开其神秘而光辉的面纱,为读者呈现一个和我们一样呼吸、奋斗与生活的人。阿姆斯特朗在看完书稿后,赞叹说:“你是真的按照你跟我说的那样写出了这本书。”

05

赫尔曼·布洛赫是乔伊斯之后欧洲最伟大的小说家——乔治·斯坦纳。《梦游人》是布洛赫的首部长篇小说,创作于1928年至1931年间,是一部开辟了现代小说新方向的巨著。小说分为三个部分,从1888年德皇威廉二世登基开始,到1918年他退位为止,跨越了威廉二世的整个统治生涯,展现了现代世界的价值崩溃的进程。

06

这本书是一部关于疫苗和人类免疫系统的历史,回顾了疫苗和疾病的对抗历程,讲解了病原体伤害人类的机制,告诉我们稳定、有效、副作用小的现代疫苗是如何相继问世并得到应用的,它们如何挽救无数人的性命,又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本书拆解疫苗谣言,告诉读者安全、有效的疫苗如同精准的手术刀,可以定向清除有害微生物而不破坏有益微生物,由此避免抗生素耐药性带来的恶果,带给我们成功对抗源源不断的变异新病毒的可能。恐惧源于不了解,本书将带你穿越恐惧的迷雾,推开现代医学的希望之门。

07

鲍勃是一位冒险家。他的狗里克在一次探月行动中被陨石砸中不幸身亡,他因此而一蹶不振。但是,在死去小狗的指引下,他进入量子的世界,找到了与里克重聚的方法。他每遇见一位物理学家,便会经历一次有惊无险的奇遇,从而展开了一段非凡的旅行!量子力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在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但是,量子世界却与我们日常观察和感受到的世界有着天壤之别。让我们一起出发,去遇见发现和创立量子理论的重要人物:普朗克、爱因斯坦、德布罗意、海森堡、薛定谔、玻尔、玻恩、艾弗雷特……听他们亲口告诉我们量子世界的真相!

08

翻开《诸子百家闪耀时》,你将通过31个平时知道、想过但并没有深入思考的问题,和孔子、墨子、老子、孟子、韩非子……这些“子”们一起回到中国哲学现场,寻找“拯救世界”“点亮中国”“发现自我”的答案。这一次,你不仅会牢牢记住各位“子”到底“曰”了些什么,还会从不同角度了解“子”们的多副面孔,真正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想、这么说、这么做。全书特邀社科院哲学所老师把关审读,每一个故事和“段子”都有严谨来处。

09

这是托尔斯泰在 1910 年,也是他在世的最后一年写下的日记,从1910年1月2日写起,到11月3日结束,共计266篇。托尔斯泰对自己生命最后306天的观察和记录,他记述日常、家人、不能避免的开心或不开心,也记述了他计划了40年的离家出走的始末,以及人生最后一篇日记。这些日记呈现了托翁跟我们每个人差不多的生活:每天散步、玩牌、骑马兜圈子的日常,开心或者不开心的情绪,每天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是像你我一样的日常,让人非常有代入感。除却这些,他每天还在亲力亲为,校对、修改自己的书稿,回复全世界各地的来信,帮助民众解决问题,进行很多关于宗教、人类、创作等的思考……一位82岁的老人,还能有这样旺盛的精力和清晰的头脑,会让人由衷地升腾起一种敬意。

执行制作人/金寒芽
栏目策划/郑筱诗
编辑/鞠欧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一周书讯 | 那些亲手杀死家人的普通人,到底经历了什么?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