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经验主义美学

采禾小主 朗园美学

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的英国,在欧洲是一个先进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在英国比在其他欧洲国家都要早一百多年。政治上的“自由“概念,宗教上的“自然神“概念,哲学上的经验主义以及文学上反映上升资产阶级要求和侧重情感想象的浪漫主义理想都是由英国传到欧洲大陆的。
在美学方面这个时期的英国美学著作和文艺实践也成为法国,德国等国家美学思想发展的推动力。英国的戏剧成就帮助了狄德罗和莱辛发展出市民剧的理论,打破了新古典主义的束缚;英国的小说成就帮助了卢梭和其他法国作家发展出反映市民现实生活的小说;英国略带伤感的气氛的歌颂自然的诗歌在欧洲唤醒了浪漫主义的情调。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们,他们所代表的倾向,对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影响,有力地证明了感性认识的直接性和重要性以及目的论和先天观念的虚幻性,对莱布尼茨的理性主义树立了一个鲜明的对立面,推进了经验主义的发展,正是经验主义美学与理性主义美学的对立,才引起了康德和黑格尔等人企图达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先驱。十六世纪末到十八世纪中叶的西欧哲学,无论是大陆的理性主义,还是英国的经验主义,因为本体论问题受到中世纪的影响都开始转向认识论、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分歧和论战,都是围绕着认识问题而展开的。因为侧重点在认识论问题,就是我们如何能认识这个世界的问题,所以这两种学派有一个共同点:无论是作为思想的还是感觉的,就是都关注认识主体。这个主题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体现着大陆唯理论的特征,而洛克的“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的,而且导源于经验的“却可以作为英国经验论的旗帜。
不论是唯理论还是经验论,它们的目的都是相通的,只是研究方法上的差别,或者说是所强调的重点不同。唯理论重理性,强调演绎,抬高理性的地位;经验论则强调从感性经验出发,重视对客观现象的差异,推崇实验,力求通过经验的分析和归纳的总结而得到真理。经验有两种,一为对外物的感觉,二为对内心活动的反省,这两种经验都离不开人的心理活动。强调经验归纳,必然强调心理活动,因为经验必然是心理活动和感觉的结果。
英国经验论美学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经验论哲学的基础上和背景下的,因为哲学的本体论基础和认识方法的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美学家把经验论强调主体感觉经验的世界观、倡导归纳和试验的方法,应用到美学研究中,这样就必然要看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分析审美主体的感性经验的性质和特点。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把对审美主体的研究放在重要的地位,随之就有对审美经验相关的感觉、想象、情感、意志等问题的研究,这些方面成为经验主义美学家关注的主要问题,这个时期美学家的兴趣是艺术欣赏的主体,他努力去获得有关主体内部状态的知识,并试图用经验主义的手段去描述和解释这种状态,关注的不是美的本质是什么、美的对象的性质是什么,而是关心主体的心理体验和审美主体吸收、认知艺术作品的一切心理过程。
这个时期英国经验论美学所获得的美学成果是“内在感官说”和“审美趣味论”,有的学者把十八世纪称为“趣味的世纪”。也就是在研究对象上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把审美主体和审美主体的经验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侧重归纳和分析的方法;在概念的解释上力图使古典的美学概念获得新意,从而把古典美学的成果包容进来。本次我们简要的介绍具备代表性的培根和洛克的美学思想。

培根是英国的散文作家、哲学家、政治家,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尽管他的哲学有许多地方欠缺圆满,但是他拥有永久不倒的重要地位。他被称为“科学之光”,“法律之舌”,被马克思称为“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什么是观察实验呢,我们看看黑格尔所举的例子:人并不是停留在个别的东西上,也不能那样做,他寻求共相,共相就是思想。精神必须从差别上升到类,太阳的热与火的热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葡萄在太阳曝晒下成熟了,为了弄清楚太阳的热是不是特殊的,我们又去观察别的热,发现葡萄在温室中也成熟了,这就证明太阳的热并不是特殊的。这就是观察实验.
培根对自己的方法评价是:它告诉我们如何整理科学必须依据的观察资料,他说我们不应该向经验派哲学家(比喻为蜘蛛)那样从自己肚里抽丝结网,也不可像蚂蚁单只采集,而必须像蜜蜂一样又采集又整理。
培根对于美学的贡献,首先应从他的科学观点和科学方法去认识。由于它奠定了科学实践观点和归纳方法的基础,美学才有可能有玄学的思辨领域转到科学的领域。而在实际上由培根思想发展出来的英国经验派的美学,也正是朝着科学的道路前进,特别是在对审美对象进行心理学的分析方面。
从古罗马西塞罗以后,美在于形状的比例和颜色,在西方已经成为流行的看法,培根却认为“秀雅合度的动作的美,才是美的精华,是绘画所无法表现出来的“。这句话实际上区分了美与媚,以及说明了绘画不宜表现动作。还有培根强调想象虚构、理想化和艺术家的灵性妙用的美学思想,已经含有了浪漫主义的萌芽。
经验主义美学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洛克。

洛克出身于贵族,是一名清教徒,毕业于牛津大学,他对亚里士多德和经院哲学感到厌恶,转而向实验科学,他精通医学和化学,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在哲学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的影响。
洛克是不列巅经验主义的开创者。他认为“心灵原本是一块白板,一个暗室或者一张白纸,其中没有任何先验的观念和文字。我们的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而向他提供精神内容的是经验观念,经验观念分为两种:感觉的观念和反思的观念,感觉来源于感官,感受外部世界;而反思则来源于心灵观察本身。洛克强调,这两种观念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洛克认为美是一种观念。洛克的经验主义美学是哲学的一部分,直接就是经验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审美领域的应用。洛克认为美就属于复杂观念之一种,有几个简单观念所合成的观念,我们叫他们为复杂的观念,就如他认为美是一种观念。把美学研究的对象由客体转向主体自身分析观念,也就是从分析获得观念的主体心灵活动中寻找美的本质。他实现了西方美学的主体性转向,而不是像以前在主体心理之外的理念中或形式中去寻求美的本质。洛克美学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他从分析认识主体的角度去探讨美,为经验主义美学提供了哲学上的基础和方法论上的指引,侧重审美心理分析,注重主体的感觉经验,正是经验论美学的主要特征之一。
需呀我们引起谨慎的是:洛克的审美的教育是极端功利主义的。他认为在诗神的领域里,很少有人发现金矿银矿,除了别无他法营生的人以外,诗歌和游戏一样,不能对任何人带来好处。
我们继续强调:英国经验论美学所获得的美学成果是“内在感官说”和“审美趣味论”,十八世纪被称为“趣味的世纪”。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经验主义美学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