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读书篇 | 白鲸

作者简介

赫尔曼·梅尔维尔(1819-1891),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之一,与纳撒尼尔·霍桑齐名。梅尔维尔生前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20世纪20年代声名鹊起,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文学的巅峰人物之一。英国作家毛姆认为他的《白鲸》是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其文学史地位更在马克·吐温等人之上。梅尔维尔也被誉为美国的“莎士比亚”。
· · · · ·

内容简介

捕鲸船“裴廊德”号船长亚哈,在一次捕鲸过程中,被凶残聪明的白鲸莫比·迪克咬掉了一条腿,因此他满怀复仇之念,一心想追捕这条白鲸,竟至失去理性,变成一个独断独行的偏执症狂。他的船几乎兜遍了全世界,经历辗转,终于与莫比·迪克遭遇。经过三天追踪,他用鱼叉击中白鲸,但船被白鲸撞破,亚哈被鱼叉上的绳子缠住,掉入海中。全船人落海,只有水手以实玛利(《圣经》中人名,意为被遗弃的人)一人得救。
· · · · ·

闲谈

如果有人说假设上帝能把一个碎嘴,整天胡思乱想,并且喜欢炫耀自己丰富文史知识的教员送上船,没准这人能写出一部史诗。先别急着否认,这世上或许真有部这样写就的传奇故事,比如《白鲸》,没准就是的。

《白鲸》作为一部传奇色彩的作品,它显得有些过于真实,以至于被誉为“捕鲸业的百科全书”。但这种来自亲身经历的真实却并没有束缚住想象,反而化作记忆的海洋,任由白鲸在海面之下,不断成长。结果证明,那些穿插在情节中,关于鲸鱼、船只的大段详实描写并没有让故事在枯燥中死去,当那些浅显易懂的文字汇在一起时,它带来的远非乏味,而是真实。

除了真实,《白鲸》一书在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上亦有独到认识。在世界各处的船友间,似乎有一种超脱种族的义理流淌。它在辛贝德福的教堂神坛,在新几内亚的海岛,在非洲的荒凉海岸发源,又在大海上成长。

在汹涌的大西洋上,在广袤的太平洋上,在遥远的中国海、印度洋上,航行数年,蓬头垢面,忍受风霜,远离家乡,只有野蛮人才能做到这样。而当所有人都变成野蛮人时,黑人野蛮人与白人野蛮人,异教徒野蛮人与基督徒野蛮人,也就没什么两样了。艰苦的环境培养出了真挚友谊,接受与转化,相比决绝的禁止与抵制,或许是另一条出路。我想,如果它能像《汤姆叔叔的小屋》一样热销,或许南北战争就不会打响。

最后,关于生命,海洋似乎给予了作者一种颠覆性的启示。当眼睁睁看着那大鲸被人杀死肢解,自己的肉被自己的油享制时。作者不禁想到,在审判日上,或许一个为了抵御饥荒,而把某个削瘦传教士杀死腌制在储物室的食人生番似乎比一位故作优雅,用骨制餐具吃着小牛肉的绅士坏不到哪里去。人们畏惧死亡,却没有想过那些挂满四足动物尸体的市场对于两足动物稀疏平常,对于四足动物们却不亚于人间地狱。

《白鲸》,如果你把它当作世界名著、传奇故事,那么它多少有些生涩乏味、刻板讽刺,但如果你把它当作一本纪实文学,一部写在纸上的纪录片,相信我,它绝对称得上幽默风趣,甚至还有点戏谑讽刺。

策划 | 鹿鸣编辑部
作者 | 张里奥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读书篇 | 白鲸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