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打开书,认识世界

城阳第十七中学 孙莉苹
“一本好书,便是一座社会的熔炉,丰富着我们的阅历,使我们昂首阔步于人生之途。”
——题记
我喜欢读书,读书的范围很杂,从名著到杂志,再到教育论著。只要是我感兴趣的,我都喜欢,在小说名著所营造的氛围中我尽情徜徉。我的书散落在家里的各个角落,窗台上,电脑桌旁,厕所里,甚至是沙发缝里。正如安妮法迪曼《书的婚事》中所说:“我们多年和这些旧书生活在一起,熟悉它们的质地、色彩和气味,就像熟悉我们孩子的皮肤一样。”我熟悉书本,看书成为像呼吸般自然的事情。
我的一大乐趣,就是读书。我的包里、床头柜上、书桌上永远有一本本子,随时把看到的有趣、有创意、对教学有益的句子记下来,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整理,分类到我的教学笔记、读书笔记、美文积累——这些都是我的养分。别人可能是遇到问题才临时找方法,而我是随时都在更新自己的素材库和方法库,有充沛的准备打底,我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腹有诗书气自华,经过自己的不懈追求,我终于也迎来了自己的累累硕果。坚持阅读与积累,我拥有了教学笔记3本,读书笔记4本,美文积累4本。教学中需要什么教学资料,随手可查。坚持写作,原本不会写文章的我,笔力大进,教研报上有我的文章,2012年暑假培训,我的文章也有4篇得到了指导教师的推荐。我渐渐地品尝到了读书给我带来的成功喜悦。
我爱读书,我想让我的学生也爱上读书,让他们在书中观天地日月,感人世沧桑,让他们与书中的名人来一个心灵的交流,让他们从书中认识世界。今天的学生已经越来越成为笼中的金丝鸟,“课堂只在围墙之内、习题之上、竞赛之间”,如今的童年“不长水草不长梦……”,读书被挤占的简直没了市场。
教育是什么?雅斯贝斯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在教育重压之下,我们应该把阅读的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打开书来认识世界,在书中感受自然万物的精妙美丽,在惊讶与慨叹的刹那,领悟到上苍造物的神奇,油然而生一种感动,一种敬畏——这,已足矣。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不必害怕把学校教学的整块时间用在让学生读书上面去!你不必害怕让学生花一整天的时间到‘书籍的海洋’里去遨游。让书籍以欢乐的激情去充实年轻的心灵吧!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书籍永远是一种新奇之物,如果年轻人总想单独地躲起来去享受这种瑰宝,那么,我们的社会目前还不能对付的许多棘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我不由得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发现自己平时所谓的兢兢业业,不过是为应付考试紧扣教材的反复训练。它确实会让学生在平时考试卷面上表现出好成绩,但不能考察出学生真正的“语文水平”,它只是反映出学生“学课本的水平”。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精神生活和内心的空虚,出现心理不健康的现象。阅读贫乏的人,一定是语言贫乏的人,同时也是思维贫乏的人。我们让学生学好语文,却忽视他的课外阅读,这就好比让一个想学游泳的人进浴盆试水一样,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言论为我指明了阅读教学前进的方向。
让学生“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让他们学会“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财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那样我们的学生就会在学习进步时,思想也会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执着的与书相伴而心不悔,为自己挚爱的名著小说,执着地去耕耘。让书籍伴随学生成长,让书中的故事与学生心灵碰撞,让学生心灵溢满书香,让小说名著这朵绚烂的鲜花,永远盛开,不会凋零!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打开书,认识世界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