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杜拉斯和她的《情人》

原创 shine颖 Shine的写字台

电影《情人》壁纸

第一次知道杜拉斯的小说《情人》还是看王小波的《青铜时代》,他谈起自己的师承,来自王道乾先生和查良铮先生这样的翻译大家,其中引用了一段王道乾先生对《情人》的翻译片段,《青铜时代》我翻了几十页就看不下去了,因为感觉自己无法理解王小波在文字中要表达什么,大抵是积累和阅历都还不够,《青铜时代》到现在还一直搁置在我的书架里,但是那段小说译文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文字太美好了,美好到我不知道该怎样形容: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得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候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

今天才读完《情人》,而我也仅仅能说我把文字部分读完了,至于理解,是远远未达到。

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杜拉斯已经是年逾七十的老人了,残年之际,所有的疯狂都如身后零落的树叶,寂静落地,一切回归平淡,却依然用一颗赤子之心,写下了通篇情欲涌动的文字,浪漫估计是长在法国人骨子里的基因,超越年龄和阅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摈弃的。

《情人》是杜拉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部小说,讲述了她年少时期不为人知的秘密爱情。

杜拉斯的特立独行,我略知一二,从她说出“我如果不是作家,我应该会是一个妓女”,就宣誓了她的惊世骇俗。大概能写出誉满世界、有口皆碑的作品的作家,都有着别于芸芸众生的独特,再加上他们传奇色彩的经历,似乎比我们这些普罗大众有着更敏锐的观察力和更丰富的体验力,对人生有着不拘一格的体会和觉悟。

好的和坏的创造历史,平庸的人就只能繁衍种族了,不过当一个平庸的人,用欣赏的眼光去看那些熠熠生辉的历史,未尝又不是另一种欢喜。

我很诧异明明《情人》中讲述的故事是杜拉斯自己的,但是我读到的文字,让我一度觉得她像一个局外人,置身事外,风轻云淡地讲着他人爱恨情仇,又像是一位年迈老妪,备受烟酒、纵欲的摧残后,跟一个稚嫩无知的少女之间的对话。

“我在十八岁的时候就老了。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我从来不曾问过什么人。好像有谁对我讲过时间转瞬即逝。”

“对你说什么好呢,我那时才十五岁。”

杜拉斯在十五岁的时候,遇见一个中国男人李云泰,这个中国富商的儿子,帮助家庭困难的杜拉斯度过难关,成了她的第一个情人和终身难忘的情人。

一个老人透过半世纪的幕帘回望过去,把爱和恨都写在自己的笔下,这个情人该有多刻骨铭心,但是又拼命压抑着自己,好像在嘲笑着自己,无数次挣扎的妥协,在矛盾里翻涌不止。

“他把我当妓女,下流货,说我是他唯一的爱,他当然应该那么说,就让他那么说吧。……没有多余的渣滓,一切渣滓都经过重新包装,一切都随着急水湍流裹挟而去,一切都在欲望的威力下被冲决。”

“他的钱我也想要……他正坐在那辆汽车上,本来就是有钱的。”

似乎想要辩驳什么,自己无比清醒,从未坠入爱的深渊,才不是什么无知少女。事实不过是假装无情,不过是痛恨自己的深情,反而呈现出了一个在心知肚明中的谎言中不停自嘲的形象,痛苦而又无奈,过尽千帆,爱的人依然是你。只是互相自私占有的爱,注定要是一个悲剧,注定要是一个错过。

当然在爱情的主旋律下,小说也透露了杜拉斯不幸的童年和家庭,也许她人生的浪荡,是对内心痛苦的发泄。

没有感受到王小波所说的杜拉斯文字的韵律感,留待以后慢慢品尝吧。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杜拉斯和她的《情人》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