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平凡之路

高二文(8) 刘蒙恩

“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怎么二十多年来,还在人海里浮沉”,听着毛不易的歌,对于平凡,我们不甘,对于平凡,我们无奈。直到看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我才学会了如何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走好自己的平凡之路。
正如书名,故事很平凡,并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是作者正是用朴实的语言,征服了读者。
在这一部书中,以孙少平和孙少安为中心,描绘了中国七八十年代,时代变革之际,一群平凡人的故事。生动朴实地描绘了那时的时代风貌。
从孙家两兄弟身上,我们可以找出不少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哥哥孙少安身上,就能发现一种奉献精神。他十三岁从高小毕业,为了那个破败的家,选择了回家务农,放弃了读书的机会。他成为了孙家唯一一位全劳力,只为撑起那个愈来愈穷的孙家。看到这处,我想了想自己,我十三岁在干什么?有没有这种奉献自己的精神?然而十三岁的我还在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的给予,没有想过去奉献什么,哪怕是一件小事。
从孙少安身上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一种奋斗的精神。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他带着他的生产大队,在公社没有指标的情况下,优先将承包责任制在大队中推行。之后,他到县上,借下一笔可能一辈子还不完的巨款,办起了砖厂。用自己的勤劳和努力,让家庭更加好了起来。成为了村里的“冒尖户”。可是在那以后,砖厂突然垮了,背负着银行数万的贷款,想必若是我们,怕早已承受不住。可是孙少安,他选择了奋力一搏。最终,他成功了,承包了一个大型砖厂,事业发展了起来。我想这与他那奋斗的精神有极大的关系。试想一下,即使知道砖厂能办起来,我们敢去借下巨款吗?更何况他并不知道。可以说,是他的奋斗精神促使了他的成功。
还有他的弟弟孙少平,他为我们学生面对学习树立了一个榜样。他生长在一个烂包家庭之中。在学校,吃不起“亚洲票”,甚至连“非洲票”都吃不饱。可是他没有去抱怨,即使在如此辛苦的条件下,也无法阻挡他对于知识的渴望。在刚入初中时,贫穷所带给他的自卑,在他对知识的渴望之下,消失不见。想想我们,我们的家庭优于他很多。可我们对知识的渴望,远远不如他。
除此之外,孙少平身上自立自强的精神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在哥哥孙少安的砖厂办起来之后,他实际上可以去哥哥的砖厂,之后便可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可是孙少平并没有这么做,他孤身一人进入县城。当小工,卖力气赚钱,后来进了大牙湾煤矿,成为了一名煤矿工人,他知道这工作危险,但是这就是他的平凡之路,他走的很辛苦,走的很励志,走的自强不息!
整本书的情感纠葛,时代发展和普通生活的矛盾冲突,各个阶层人民走过的平凡之路,不是三言两语可以道尽的。但是我体会到了很多,也许我以后不会飞黄腾达,也不会大富大贵,但是在我的平凡之路上,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不会轻易跌倒,遇到困难时,更不会轻易放弃,遇到不幸时,我也会独立坚强。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正如朴树唱的,经历过的都会逝去,拥有过的也会失去,当这一切都消失的时候,我们认清:这个世界很平凡,我们的人生也很平凡。但这并不不妨碍我们努力,奋斗,拼搏。也许会成功,也许会失败,至少我们心中无悔了。
夕阳西下,静谧的湖面,微波粼粼,闭上眼,再睁开眼,我将踏上征程,开始我自己的平凡之路。
(班主任:杨建成;语文老师:李学凤)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平凡之路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