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由乌鸦喝水想到的

文  |  三人禾

| 01

清澈的池水,倒映着翠绿的青松。一只乌鸦在树上跳上跳下,不时地发出嘶哑的“哇”声,似乎丢失了什么宝物,显得烦躁和惶恐。

由此及彼,我脑子里浮现出《乌鸦喝水》的情景,思绪的野马又遛进了娃们的课堂,不禁现场留下手机版“指文”——

乌鸦找水瓶

城池,青松,

鹅唱莺歌煞是快活。

惟有乌鸦叫得凄凉叫得惆帐,

跳上窜下急如心火。

 

碧水,蓝天,

野鸭忽地腾空向世人解说,

它是找不着那只装水的瓶子,

忍饥受渴惶惶难过!

 

禽在做,人在看,

过客诧异无不疑惑,

俯首便是池水清泉,

干吗于己这般刻薄?

 

百鸟嘻嘻,乌鸦不屑,

填石取水智慧多多,

我乃素质教育的标杆,

情商智商岂能像猪啰?

| 02

同类题材,同一篇课文,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要求。五十多年前,老师对我们就是照本宣科“裸讲”,学生的所得就是认识和会写了几个生字、记住了这个故事和掌握了中心思想:遇到困难,要自己想办法动手去解决。据说,这是凯洛夫教育思想加“启发式”的效果。

“文革”中,这类题材退出了舞台。其后,再悄然回归,在“片追”的“应试教育”中受到青睐。到了“素质教育”时期,《乌鸦喝水》更受宠爱,在施教方法艺术及目标效益上扩展广度、挖掘深度,公元前六世纪希腊伊索寓言的教学价值,发挥到“极致”。

纵观全局,其教学方式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探究、体验。据“经验介绍”:某小学在上这篇课文两周前就让学生做实验——“如果你是那只乌鸦,怎么喝水”? 孩子们在家里搬弄了上十天,有个孩子还买来鹦鹉,模拟演示。

其教学思想一般都聚焦于“培育、保护学生智慧的火花”。当然,方式还是以交流、质疑发问为主。据说同学们发现了十多种喝水方法:往瓶子里放石头、用麦秆做吸管、请猴子或猩猩帮忙,……

同学们的发问也“很显智慧”:丢石子后,水脏了怎么办?石子装满了水升不起来怎么办?瓶子的主人不让喝,怎么办?……

据说,现今要的就是这种新发现、新探索和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效果,而且科学课、美术课等还有好多后续文章要做。

天呐,这是教语文吗?哪来的这么多时间教和学啊?且不说会不会“偏靶”,一篇课文、一节课做这么大的文章,教得好繁啦!学得好累啊!以前我们“抱到教材打滚儿”就行了,现在你“围绕专家打转儿”,还要自我开发。

| 03 

我当老师时,感到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是教学时间,总感到总课时太有限、一堂课的时间太短,由此,我最认可的道理是“突出重点,精讲精练”,跑不得野马,打不得“花岔”(方言,分散精力、花费时间、偏离主题的行为表现)。当然,前提是精备(课),适度融入体验、探究,那也是必要的。班级授课制和传授式半个多世纪攻而不破,其根源可能就在于它的高效和集约。

我这种可怕的落后观念,在近二十年前就有了。那年,参加省级中小学教师录像课观摩、评选活动,展出的有一节语文课《死海不死》。当课中出现几位同学用白水、水瓶、食盐做情景演示的场面时,我不禁心头一紧:天呐,这是教化学吗?上十分钟百搭啦!不过,我能自醒:这是在搞综合改革,不容杂音。

你可以“固执己见”,但你不能逆考试而动,“指挥棒”前人人得“伏法”。十多年前,某地的一道中考数学题,我至今记忆犹新,其材料是旅游方面的:给出了一组交通、酒店、餐饮、门票的相关数据,其中一个考点是计算旅游收入。结果,有些学生把“旅游收入”理解为“门票”计算,导致误解丢分。

在同情、可惜之余,我内心感叹:这是在考数学吗?不就像在考社会常识或经济常识吗?

这些年,我有个“错觉”:好像“素质教育”也重拾考试这块“臭豆腐”,旗帜鲜明地利用“应试”手段来推动,中考、高考的大棒再次加大砝码。仅举两例,如,为了加强体育锻炼,就搞了一个体育中考,据说“游泳”也要纳入其列。又如,为了加强中小学生阅读,就推出了“考试倒逼说”。费解,可怕,一边喊“减负”,一边“下猛药”,强推“海量阅读”、“无边界阅读”,不“挑灯夜读”还有什么解呢?苦啊,不知道要把孩子们“逼”到哪里去?

如此,不断扩充的“素质”目标绑上弃而不舍的“应试”手段,不就犹如下雨背稻草吗?!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由乌鸦喝水想到的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