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盛爱颐的故事 -有格局的女人,不会和烂人烂事纠缠

慈怀君说

民国期间,上海滩有两个颇负盛名的“七小姐”,一个是张爱玲的后母孙用蕃,另一个则叫盛爱颐。

盛爱颐出身名门,父亲是晚清重臣、“中国商业之父”盛宣怀,母亲庄夫人同样出身名门望族,不仅知书达理,还持家有道。

作为盛宣怀最宠爱的女儿,盛爱颐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她曾就读上海圣约翰大学,精通英文,能画善绣,写得一手好字,是十里洋场有名的才女和社交名媛。

不过,世人对盛爱颐的了解,似乎都源于她和宋子文那段夭折的爱情,殊不知除了这段风花雪月的故事,盛爱颐的人生也是历经波澜。

她看似柔弱秀美,但其实内心坚韧刚烈。

她是中国女权案第一人,更是中国第一个涉足娱乐业的女企业家,自始至终盛爱颐都将命运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

爱人,却从未失去自我

作为上海第一豪门的千金,盛爱颐十七岁时,就已传遍上海滩,更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大家闺秀”。

此时的宋子文,刚从美国留学回来,虽然有心从政,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门路,于是便成了汉冶萍钢铁集团总经理盛恩颐的英文秘书。

盛恩颐是盛爱颐的亲哥哥,他少年多才,经商有道,是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大少爷。

当时规定宋子文每日八点要去盛公馆汇报工作,但盛恩颐不是一个守时的人,经常睡到日照三竿。为此,宋子文只能在客厅里等。

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宋子文见到了让他痴念一生的盛爱颐。

十七岁的盛爱颐,有着少女的清丽和烂漫,也有着大家闺秀的优雅和从容。初次相见,宋子文就被她独特的气质迷住了。

自此之后,盛爱颐就落在了宋子文的心间,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追求到盛爱颐,她就是他理想中妻子的模样。

其实宋子文并非单相思,盛爱颐对他也颇为欣赏,毕竟宋子文是留美高材生,他谈吐儒雅、为人风趣,眉宇间自带一股英气。

一个是青年才俊,一个是亭亭玉立又满腹才华的少女,他们之间可谓是天作之合,只是差了一点机会。

很快属于他们的机会来了,因盛爱颐要学习英文,拥有留学生身份的宋子文就成了她的英文老师。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了师生关系后,宋子文开始追求盛爱颐,而盛爱颐也默认了这段关系。

然而,就在宋子文幻想着将心爱的女子娶回家时,他们的爱情却遭到了盛夫人的阻拦。在得知女儿恋爱后,盛夫人便派人悄悄打听宋子文的家世。

当时的宋家虽然是小康水平,但和盛家的上千万资产相比,实在是赤贫。爱女心切的盛夫人断不允许女儿嫁到这样的人家。

为了阻止这段恋情,她要求儿子盛恩颐将宋子文调走,但已陷入这段恋情中的宋子文并没有就此放手,在外地待了几日,他又跑回上海,一切只为了盛爱颐。

进不来盛家门,他就在门口守候,只要看到七小姐的车,他就不顾危险地跑过去拦车,有一次,差点被撞伤。

盛爱颐虽然是新派女子,但骨子里还很传统,她希望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可以得到母亲的祝福,一时之间她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就在她不知如何是好时,宋子文接到了孙中山的电报,让他南下广州,宋子文在走之前,找到了盛爱颐,想带她一起去。

若是一般女子,大概会为爱而失去自我,选择一路同行,但盛爱颐毕竟是名媛,她虽然深爱宋子文,但却不能丢了尊严。

于是,她拒绝了宋子文,她深情款款地说:“还是你自己去吧,我会在这里一直等你回来,”还将一片金叶子送给他,作为定情信物。

但在宋子文看来,盛爱颐的爱是不够的,她的定情信物在他眼里更像是一种施舍。

于是,在功成名就后,宋子文娶了江西富商张谋之的爱女张乐怡,他找到了携手一生的人,却不知留在上海的盛爱颐为了等他,足足七年未嫁人。

1930年,宋子文带着荣耀、地位和太太回到了上海,当盛爱颐知道自己的痴情等待化为一场空时,她大病一场。

这也是盛爱颐一生中,仅有的失态。

大病初愈后,她没有延续痛苦,而是和过去彻底挥手告别,穿上华丽的旗袍,化上精致的妆容,她依然是才貌双全,满身傲骨的盛爱颐。

两年后,盛爱颐嫁给了她的表哥,江南庄家嫡子庄铸九,既然你已成家,我也该转身,去走我自己的路。

爱人可以,但千万不要被对方牵着走,唯有保留自我的人,才不会患得患失,更不会在对方离去后,陷入无边的悲痛中。

属于自己的东西,就要去争取

没有谁的人生,会一直顺风顺水,盛爱颐也如此。

1927年,在宋子文和新欢享受风花雪月的浪漫时,盛爱颐的人生却遭遇了一场重大变故,那年,她最爱的母亲盛夫人因病去世,偌大的盛家,成了一盘散沙。

盛夫人走后,留下了七百二十七万的“颐养费”,如果大家按照之前分配好的方式去处理这笔遗产,就会相安无事,一家人依然会相亲相爱。

可没想到,盛爱颐的亲哥哥盛恩颐却动了歪心思,他和盛家义庄的一个董事狄巽公一起,向上海临时法院提出,

要求由盛家五房(盛宣怀的三个儿子盛恩颐、盛重颐、盛升颐,以及孙子盛毓常和盛毓邮)平分包括已经用作慈善资金的五百万银圆在内的七百二十七万盛夫人遗产。

一时之间,盛家掀起了遗产争夺风波,盛爱颐首先不服气,已归入公产的基金若要讨回,按照民国的法律,未出嫁的女子也有继承权,她和八小姐都有份儿。

于是,她向哥哥提出要十万银元的留学费,可自私的盛恩颐却不同意,这下彻底激怒了盛爱颐。

为了得到自己应得的遗产,盛爱颐一纸诉状把盛家五房全部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重新分割财产。

盛爱颐是何其刚强,不是我的给我也不要,是我的谁也别想拿走,这就是名媛骨气。

这是民国以来,第一个女权案,而且由盛爱颐发起,一时间轰动整个上海滩,当时处于新旧社会交替的时候,有人支持男女平等,但也有觉得女权就是一纸空文,对盛爱颐指指点点。

面对外界的关注和褒贬不一的评价,盛爱颐无所畏惧,她是按民国法律办事,拿出属于自己的财产,哪怕和骨肉至亲打官司,她也问心无愧。

为了打赢官司,盛爱颐由一个弱女子,瞬间化茧成蝶,成为无坚不摧的女强人,她必须要赢,而且要赢得坦坦荡荡。

在法庭上,盛爱颐落落大方,以一人对五房,她从容不迫,每说一句话都掷地有声,让哥哥们感到震惊的同时,也刮目相看。

最终,在宋庆龄、宋美龄的鼎力支持下,盛爱颐成为胜利者,法院判决她可以分得遗产50万银圆。

做人不要太贪婪,但属于自己的东西,就要积极去争取,在自私的人面前,不必太礼让,不能让别人践踏你的底线,只有挺直了腰板,世界才会对你温柔以待。

哪怕衣食无忧,也不坐吃山空

拿到遗产的盛爱颐,原本可以过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她可不是那种空有皮囊,只会享受的名媛,她是有魄力的女子。

1932年,结婚后的盛爱颐,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她投资创办的产业,就是民国上海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百乐门舞厅”,她也成为中国第一个涉足娱乐业的女实业家。

百乐门舞厅还未开业,就已经名震上海,各大报馆竞相报道,开业当天更是风光无限,上海市市长亲自光临剪彩,嘉宾席上,贵客云集,都是上海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自开业后,百乐门更是夜夜笙歌曼舞,炫目的舞池之中光影交错,舞厅里聚集的都是上层社会的男男女女。

也因此,百乐门被称为“远东第一乐府”,最鼎盛时期,这里犹如闹市区,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豪车就有几百辆。

在当时的上海,走进百乐门代表了身份和地位,张学良、宋美龄,黄金荣、杜月笙,都是这里的常客。

周璇在《夜上海》中唱道:“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一座不夜城。华灯起,车声响,歌舞升平。”这句歌词就是描绘“百乐门”的繁华盛况。

盛爱颐终究不是普通女子,她深知女人的价值在哪里,继承遗产只能说命好,创造自己的商业帝国,才是真本事。

盛爱颐继承了父亲的胆识、魄力和智慧,在事业上大有作为,她和盛宣怀一样,为中国实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此外,盛爱颐还有很深的家国情怀,她也致力于慈善和教育事业,把盛家愚斋藏书楼的十多万卷书全部捐给了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圣约翰大学。

真正内心富足的人,是不会满足于现状的,他们会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创造更广阔的天地,只有拥有冲劲和魄力,才不会虚度此生。

繁华落尽,享受岁月静好

盛爱颐的前半生,虽然有过失恋,但她依旧精彩纷呈,但她的后半生,却并不太平。

那场波及无数人的十年风暴,也让盛爱颐的人生跌入谷底,她的丈夫和孩子纷纷遭殃,她也被赶出了住了几十年的三层联排别墅,“发配”到了五原路一栋旧房的车库中居住。

动乱之中,盛爱颐的丈夫不幸去世,留下她一个人面对这惨淡的人生,但到底是民国名媛,糟糕的人生际遇和艰难的环境,没有击垮盛爱颐,她凭借坚强的意志,走过了那风雨飘摇的十年。

值得欣慰的是,她的一双儿女都在各自领域有所作为,儿子去了美国,女儿则一直留在国内陪伴她。

晚年时的盛爱颐,喜欢吊着雪茄,坐在五原路上一个菜市场的角落里,烟雾缭绕中她看着人来人往。

此时,她不再是上海滩的七小姐,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妇人,路过的人大概不会知道,这个吊着雪茄的老太太,是盛宣怀的女儿,是宋子文的初恋,是百乐门的创始人。

对于过去,盛爱颐也不多提,繁华落尽,她只享受当下的岁月静好。

1983年,在众多亲人的目送下,盛爱颐走完了她不平凡的一生,这位从晚晴走到民国又跨入新中国的民国名媛,和世界说“永别了”。

回望盛爱颐的一生,她有过遗憾,有过错过,但她从未被命运牵着走,她拿得起,放得下,终究铸就了传奇的一生。

她的人生经历也给我们一个提示,不论何时,都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要做那个被动者,只有这样才有赢的可能。

*作者:晨夕。本文首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因书明理,以慈怀道,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盛爱颐的故事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