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通天之路:李白传》读后感 -年少时不懂李白,如今再读才懂诗中的深邃

转载自: 麦家陪你读书

在过去的一周,我们在哈金的指引下,陪伴一代诗仙李白走过了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身为绝世天才,他也像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那样,经历了人生的冷遇、挫折、刁难、冤屈和幻灭。

因此,虽然我们不是天才,但也能从这位天才的一生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李白是天才,这毋庸置疑。

他的诗歌中,那种喷薄的才华、巨大的能量、旺盛的激情浑然天成,凝聚成一股极具辨识度的强大魅力,后世或许再也没有人能够望其项背。

但即便如此,李白也并非无师自通。在青少年时代,他也经历过一段拜师学习、勤学苦练的人生阶段。

他从小被父亲送入私塾,十岁就已经熟读诸子百家,而道家思想的种子也是在这个时候就深深扎根在他幼嫩的心中。

他开始初步尝试诗歌创作,不仅打牢了理论基础,还初步摸索出,古风、乐府和楚辞正是适合自己的诗歌形式。

完成基础教育后,十八岁的李白辞别家乡,师从隐士赵蕤深造。这一学,就学了三年。

他向赵蕤学习治国平天下的方略,也学习道家的思想精神和生活方式,对现实世界和道家世界都有了更深的理解。

正是这些相对系统的教育,为李白打下了知识理论、为人处事、人生追求的大框架,奠定了他跌宕起伏人生的总体基调。

但有个大框架是远远不够的。

挺身冲进更加复杂、也更加残酷的现实生活,才能不断为这个大框架添砖加瓦,拥有真正强大的内心。

青年时代要找工作,找出路,当然要五湖四海到处跑,一面漫游,一面干谒。

人到中年成了家,有了老婆有了孩子,他仍然坐不住。

高兴了要出门走走,郁闷了更要出门走走,朋友来了要一起逛逛,朋友相邀更要立刻出发。

到了晚年,他也想过回家,却发现自己的脚步已经无法停下。他的家早已不是哪个县城,而是他心中的天地。

李白这一生,“宅”在家的时间很少,“在路上”才是他的常态。

他的脚步几乎遍布盛唐国土,他的眼睛几乎看遍盛唐风光。

正是这些经历开阔了他的胸襟和眼界,而“在路上”遇到的那些真挚无私的友情又丰盈了他的感情。

李白用自己的人生告诉我们,天才尚且要勤学博学、四处游历、日积月累才会可能被成功眷顾,更何况普通人呢?

活到老,学到老,向浩如烟海的书本学习,更要向真实的生活、优秀的人物、广大的世界学习。

当你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看到更好的世界,拥有更好的人生。

勤学是成功的基石,可很多人生难题,却并不是仅靠勤学就能解决。

“通天之路”,这是作者哈金对李白波澜起伏的一生的高度概括。而李白毕生追求的“通天”,其实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一条路通往世俗世界的权力巅峰——朝廷。在这条路上,李白渴望出将入相,建功立业,最后功成身退,隐逸山林。

而另一条路则通往道教世界的至高境界——仙境。在这条路上,李白渴望潜心修炼,羽化登仙,从而超尘脱俗,长生不老,成就真正的不朽。

然而事与愿违,这两条路,李白都没能走通。在《长歌行》中,他只能失落地哀叹:“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一代诗仙,才能毋庸置疑,名声蜚声四海,为什么却一直兜兜转转,始终求而不得?

说到底,这与他对自己的人生定位有直接关系。

论才华,他的艺术造诣登峰造极,但他的治国才能却实在不敢恭维。

比如,他潜心学习赵蕤的那一套治国理论,却没有考虑他的理论是否符合时代的潮流。

论个性,他就更不适合官场。他的光芒太过耀眼,却又不懂得收敛锋芒。

在那个阶层分明的时代,他商人家庭的出身,意味着他需要依靠权贵的提携,才能完成自己的理想抱负。

可他偏偏又要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终其一生,李白总是在这两条“通天之路”之间摇摆不定,他既渴望建功立业,但一旦仕途失意,他便将希望的目光暂时转向道家而。

而一旦世俗世界向他递出橄榄枝,他又会毫不犹豫就抛下道家追求,立刻满腔热忱地投身世俗权力的角斗场。

因此,他总是徘徊在失望,困惑和挫折之中。

但其实,如果李白肯心满意足地做一个诗人,或者全心全意投身道教,或许他会活得更轻松,更开心,也更洒脱。

当然,或许正是生活中的这些挫折,丰富了他看世界的视角,丰盈了他心灵的内蕴,增强了他艺术的张力。

可置身于如此短暂的人生中,又有谁不希望求仁得仁、志得意满呢?

李白用自己的人生告诉我们,天才尚且会有志难舒,更何况普通人?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最大限度运用自己的天赋,对未来抱有合理的期待,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虽然李白寻觅一生,奋斗一生,终究还是没能如愿“通天”。但我们能仅凭这一点就简单判定,他的人生是失败的吗?

的确,李白的人生中有太多遗憾。而这种遗憾,甚至还远远不止世俗官场和道教修行中的“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就算置身于家庭之中,作为儿子、丈夫和父亲,李白也实在算不上称职。

他的父亲李客身为商人,却以自己的灼灼慧眼,为儿子选择了读书这条路。

他又用自己丰厚的家财,纵容李白“千金散尽”,为他走向广阔天地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

可李白青少年时代离开家乡后,就基本没有再回归自己的原生家庭。他很少提及自己的亲生母亲,对父亲也几乎没有尽到赡养的义务。

李白一生中有两位妻子,两位妾室。

她们欣赏李白的艺术才华,尊重李白的个人追求,心甘情愿为李白生儿育女,料理家事,并为此付出了很多,牺牲了很多。

正因为有了她们的支持,李白才能在外面的世界潇潇洒洒,尽情闯荡。

艺术激情需要他广泛漫游,个人追求需要他背井离乡,可这势必将耗费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造成了他在家庭中的长期缺位。

获得任何美好的事物,都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巨大代价。最终,李白成就了浪漫主义,乃至古典诗歌的巅峰。

可与此同时,他没能建功立业,没能羽化登仙,也没能做成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可就算已经逝去,他浪漫的情怀、豪放的气度、不羁的性格、横溢的才华、潇洒的姿态、独特的魅力,即使穿越千年时光仍然熠熠生辉。

而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巨大的成功吗?

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李白全情投入,走遍了千山万水,尝遍了酸甜苦辣,经历了大起大落,领略了大喜大悲。

他这一生,并不完美,却足够丰盈;充满遗憾,却分量十足;满是伤口,却璀璨绚烂。

李白用自己的人生告诉我们,天才尚且会遗憾重重,更何况平凡人?

人生的成功与失败,不要简单粗暴地用“得”与“失”的标准来衡量。不要犹豫,不要计较,只管义无反顾,迎面闯进世界的纷繁复杂中去。

永远热泪盈眶,永远热血沸腾,尽情去经历、去体验、去付出,世界就终会让我们看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下周我们要共读的是——日本作家太宰治的《斜阳》。

《斜阳》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相信大家对于太宰治《人间失格》中的这句话并不陌生。

但不同于《人间失格》中的所透露出的绝望和毁灭的气息,《斜阳》则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平和与宁静。

作品《斜阳》对当时战后日本社会进行了反思,写出了人们心声,引起一时轰动,甚至在当时出现了“斜阳族”一词。

这部作品在当时为何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呢?

让我们期待下周的共读吧~


精彩点评:

1,回答阿谷:如何看待运气和努力之间的关系?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必定会为你开启一扇窗;一切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无论得与失,都是一种人生经历,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要时刻保持平常心,不要因为有了点成绩就骄傲自满,也不要因为失去而丧失信心,因为失去的从未真正属于你;不努力运气来了也抓不住,相反如果你没有运气再努力也白费;人生即是未知,我们只要跨过荆棘用自己好心态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只有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只要我们真正优秀了,或许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2,解读:哈金《通天之路:李白传》第七章,李白十岁就已经熟读诸子百家~十八岁即辞别家乡从师隐士赵蕤深造~而李白的通天之路,一条通往世俗世界的权力巔峰一一朝廷,另一条则通往道教世界的至高境界一一仙境,然而最后却事与愿违,因为他学习赵蕤的治国理政没考虑是否符合时代潮流~终其一生他总是徘绯在失望困惑和挫折之中,也正是生活中的这些挫折丰盈了他心灵的内蕴,增加了他艺术的张力。他的人生并不完美,却足够丰盈,充满遗憾却分量十足,满是伤口却璀璨绚烂;李白用自己的人生告诉我们,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最大限度运用自己的天赋,对未来抱有合理的期待,才能走得更远。

3,李白的故事结束了,在他一个甲子的生命中,没能建功立业,没能羽化登仙,也没能做成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可是,他生时,中国封建时代的高峰正在孕育,其卒时,盛唐落幕的帷幔安史之乱正要结束。李白一生,正如他所处的大唐王朝般跌宕起伏,其风头正盛时,玄宗亲为盛汤,名扬国内,其风华落幕时,荒草埋骨,荆棘莽莽。
尽管李白终其一生,总是在两条“通天之路”之间摇摆不定,他既渴望建功立业,但一旦仕途失意,他便将希望的目光暂时转向道家。而一旦世俗世界向他递出橄榄枝,他又会毫不犹豫就抛下道家,立刻满腔热忱地投身世俗权力的角斗场。
因此,他总是徘徊在失望,困惑和挫折之中。
但是,李白浪漫的情怀、豪放的气度、不羁的性格、横溢的才华、潇洒的姿态、独特的魅力,以及留下的诗作,即使穿越千年时光,仍然熠熠生辉。这才是那个永远在路上,永远热泪盈眶的李白……

4,李白大概就是中国的唐吉诃德,即使一路困顿波折、孤独失意,始终豪情万丈、奔赴理想。他是个官迷,是个侠客,也是个自认虔诚的道教徒。愚鲁天真、自由奔放是他,狂傲不羁、自负轻狂也是他。他是一个无惧无畏的梦想家,即使理想不合时宜,即使时代不合时宜,依然坚持天真地追寻,至死不渝,也算成就了他的个人英雄主义。

5,原来写了一首关于李白的小诗:

我相信,他是捉月而死的

看古诗赏析
评论讲,李白是病死的
公元762年
最后的李白
捉月,只是浪漫的传说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空中皎皎的一轮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水中莹莹的一弯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心中纯洁的一个
一生望月,邀月,对月的李白
我相信,他是捉月而死的
舞剑,醉酒,挥毫
为一轮明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手持绿玉杖,脚蹬谢公屐
伴一轮明月
放浪山水
追日的夸父
逐月的李白
从大唐到现在
床前明月光
如此的白
从现在到未来
床前明月光
如此的白
我相信,他是捉月而死的
公元762年
最后的李白
微笑的李白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通天之路:李白传》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