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米兰花香和《背叛》半本

原创 畅读姐 畅读读后感

这礼拜有点小忙,于是读书写作都有了犯懒的理由,连擦地也有了犯懒的理由……

这周米兰开花了——本来我是注意不到的,因为米兰太平常了。
我来往工作习惯骑自行车,所以在路上,空气中总有时断时续的幽香出现,这是哪里来的呢?
这种香味,有点小腻,但又不讨人厌,味道香而长,味虽腻却无侵略性,有点小厚却不压人,忽而的一阵香味像长了手一样就来勾鼻子了,眼睛不自觉的找寻:“这哪里见到什么花了,怎么会这么香?”
左右寻找,又找不到,这味道不同于槐花闻起来的有清爽感,也不像丁香闻起来有颗粒感,若说这个腻又比百合轻,特别是这个香味有点调皮,它来的时候是活的一般,忽的来了便会勾人,但你一寻它,它又藏起来了,闻不见了。
直到我细细找,降低了视线才发现,原来是绿化带里的米兰开花了。
米兰的花很细小,像缩小版的丁香,成淡淡的米色,给我的感觉,花期也不长,似乎也就是这一周,花香味便消失了,花虽未凋,香味已无。

米兰开花的这一周,是我觉得漫长的一周——当然五月份我觉得一整个五月都漫长——往往假期前后的日子都是难熬的。这一周是端午假期前的一周,工作很集中,因为大家恐怕想的都是节前忙一忙,过节好好躺平几天。
但其实,不过是多休一天而已。可心情就完全不同。

小忙是宜人的,也是磨人的。宜人在不挑战身体承受力,身体是舒服的,又有了好多可以偷懒的理由。磨人在时间碎片,头脑空虚,对于偷懒又总能生出失落感。
虽我一直没有大忙和大闲,但我觉得大忙和大闲于人是舒服的。
大忙呢让人旋转起来,无暇想七想八,一心在事上磨,头脑是满的,身体虽累,却实则也舒服。
大闲则考验人的自控力,时间完全自由,靠自己安排。不过若安排得当,头脑也是满的,一天充实有趣,也是惬意的很。

可大多数人都是小忙小闲,半忙半闲。忙的时候,事不满脑半空,容易迷糊。闲的时候又略有疲惫感,总想犒劳自己,犯个懒如同中奖,舍不得这半刻闲。

伴着米兰开花,我只读了《背叛》半本。对于宋一坤,我发现他对于“作为”二字过于执着了。他的这种执着是对“大忙”的执着,若说起来他也算是一个享受,因为事满脑满,不迷糊。
《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如此看来,宋一坤非贤圣,他是凡人,人味重,凡心重。
和《遥远的救世主》里的丁元英比,丁元英是宋一坤的进阶版,“大忙”已过,静待“大闲”。丁元英两个爱好,一个音响一个喝茶,丁元英虽无事却脑满,也是舒服。可惜,丁元英的凡心在于他非要等三年德国的钱解压,他还是想实现经济自由在踏实的“大闲”。所以丁元英还是有局限性。

内什么,此文里的“脑满”可不是脑满肠肥的那个脑满,我的意思是精神充实。我写东西,确实喜欢自己编词,这也是一种偷懒的习惯。

接着说,直到《天幕红尘》里的叶子农,叶子农真正实现了“大闲”,不再执着于经济条件,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研究里。事满脑满,这才叫圆满。
叶子农看起来无事业,无正经追求,甚至他的笔记也不让公开,研究成果无需世人知晓与肯定,可以说,叶子农完全沉浸在精神充实中了。
叶子农的研究,从事儿上说,这个事儿平凡人看来便不是事儿,不是正经事儿等于是无事。可于叶子农来说,他的事儿是满的。
叶子农的研究,从脑上来说,若没有劳务输出这件事证明叶子农的大脑里的东西能够变现,那么叶子农的脑在大众看来也就是无用,等于是无脑。
所以叶子农的“大闲”,于他自己看是事满脑满,于大众看他是无事无脑。

为了给自己这周一个交代,给自己这小忙小闲的一周记上几笔,此记,祝好!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米兰花香和《背叛》半本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