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读 画 作 《 春 》

【画评】

本刊编委 王春晓(山东龙口)

画面人物从左到右:信使墨丘里、三惠女神、比丘特、爱神维娜斯、花神芙罗拉、仙女克罗丽丝、风神赛费尤洛斯。
画家波提切利意思是“小水桶”,家人觉得这名很萌。
这幅画是为当时意大利统治者罗伦佐的侄子婚事而作,画里人物比实际人稍小。诞生500年后才与公众见面,亮相即惊艳。
波提切利是冒着道德与宗教双重风险而画的,当时绘画的故事多来之《圣经》,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绘画的前沿,罗伦佐亦是贵族文艺的代表,他人很开明,给《春》的创新提供了绝佳机会。画里隐约有宗教的讯息,如维娜斯身后拱形的树型,让人联想到一贯在拱形下的圣母玛利亚,上方的儿子丘比特,让人联想到圣婴。
这幅画采用蛋彩画法,就是颜料里掺着蛋黄,干后呈现透明的效果,如水彩样纯净。此画作没有明暗对比,波提切利善于运用用线条,使人物呈立体感。构图采用平面装饰手法,一字排开,人的姿态都是曲的,而背后的树是笔直的,曲直结合出和谐。三女神分别是“爱”“贞”“美”,她们罗衫轻飘,蝉衣婀娜。极具美感的感官人体和挑战性高的构图,厚重的情绪和轻盈的笔触,500年后的今天看,仍然是前卫和现代感的作品。
画取意于罗马诗人奥凡提奥斯的长诗《行事历》中描写春天的情景,舞蹈、繁花、丘比特,初看画面这是一幅描绘大地回春,欢乐愉快主题的作品,但再看,发现画面笼罩着惆怅氛围,似乎隐藏着莫名的忧伤。三女神神情慵懒,没有发自内心的欢愉。维娜斯若有所思,旁若无人,淡淡的忧郁,被风神追逐的克罗丽丝神态惊恐。
难道西方古代女子也伤春?
波提切利绘画追求梦幻般的妩媚,精神上忠于现实,画面蒙着一层惘然的哀愁,它寓含对现实的惶恐不安,有画家本人个性,同时,这种情调是当时文化的通病,如罗伦佐的一首诗中所写的:“青春虽然欢乐并不长久:让我们尽情歌舞吧,莫问明天是否吉祥”。
数世纪以来,这幅画的主题或寓意一直众说纷纭,仅仅用“春”主题概括显而易见不够,里面能读出“爱情”“婚姻”“哀愁”等。有人从芙罗拉的眸子里读出了“欲望”,她的眼神具有穿透力,这幅画有神秘的魅力吸引着人。
如果仔细看,会发现墨丘利与罗伦佐相貌很相似,当然进行了美化,以取悦于罗伦佐。
植物学家对《春》也很感兴趣,因为画上有500多朵各类花卉,种类达170种,不仅是点缀,也有寓意。
波提切利终生未婚,年轻时他痴迷于有倾城之美的西莫内塔,可惜贵族出身西莫内塔名花有主,可叹红颜多薄命,西莫内塔23岁离世,波提切利情注笔端,凡画作中有女性主角皆是西莫内塔形象,波提切利去世后葬于佛罗伦萨诸圣教堂,与西莫内塔为邻,愿死后结为“连理枝”。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读 画 作 《 春 》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