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为了团圆的历劫 -狄更斯

狄更斯的大部分小说我都看过,《大卫·科伯菲尔》《雾都孤儿》《双城记》《艰难时世》之类的。看狄更斯的小说,在那时的感觉里,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和看雨果、哈代、福克纳等人尤其是巴尔扎克、陀斯妥耶夫斯基截然不同的。虽然眼前的情节中,主人公正在经历社会底层艰苦的磨难,但你知道,你也在和他一起期待——会有一个充满温馨的团圆结局等待着他:在那儿,有一间雅洁的屋子,屋子的中间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点亮了红烛,烛光映照着精美的佳肴,而墙边的壁炉里腾起的火苗则驱赶走了人世一切的寒冷,并最终煨暖了经过漫漫长夜后被冻僵了的双脚。所以,似乎现下所有的艰难困苦也就是可以忍受的了。那个善良的小人物经历的所有苦难,都成为通向那间屋子的必由之路。

近来阅读陈丹青记录的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当谈到狄更斯的时候,木心深情款款地说了一段话,又把我拉回到了那段酷爱狄更斯的日子:“托尔斯泰说,忧来无方,窗外下雨,坐沙发,吃巧克力,读狄更斯,心情又会好起来,和世界妥协。”本来心中充满了莫名的忧伤,而读狄更斯的小说,则可以部分地改变心情,就在于他虽然满怀痛苦和无奈,但由于他本身的温和,而“善于缓和、平衡他的创作里的尖锐刺人的因素”(前苏联文艺评论家卢那察尔斯基《论文学》评),从而往往发展到最后,荆棘变成了鲜花,淫雨变成了阳光。而在托尔斯泰的认识中,这不是世界的现实,却可以让你换另一种眼光来看待世界。

许多的小说却不是这样的,它们厚重,深邃,敏锐,往往还带着点阴郁和残酷,在导引着你直面社会、生活、生命的现实的时候,也让你变得压抑起来,沉重起来;小说中的人物遭遇和故事情节常常在那些青春的敏感主宰的日子里换来汗湿重衣的梦魇。狄更斯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通过主人公自小开始的历劫来反映社会,来映照现实,但当所有的这些结束后,他却匠心独运地布置了一个屋子:那间屋子是属于谁的?那张桌子是谁置放在那儿的?那缕烛光是谁亮起的?在小说中,是那久别了的亲人。所以,给人的感觉,那个氛围是本来就属于你的,但你生命外界的种种因素,却在你懵懂无知的时候剥夺了它。你冥冥之中的使命,就是去把它找回来。这样,生活需要你去经历风浪,去渡过劫难,以此为代价,才会把属于你的以更为温暖、更为和煦、更为完整的形式还给你。而当你推开那扇门进去之后,才恍然发现,哦,原来一切就在这里,就在“我”劫后余生还满怀忧惧的打量中,就在“你们”充溢着失而复得、如在梦中的凝望里。风雨过后,我们都在,以一张圆桌的样子拥抱团圆。狄更斯,以这种仪式,完成了他对生活的诠释。

所以,阅读狄更斯的小说,有一种享受是阅读诗歌和散文一般替代不了的:过去在,轻轻地把书页拨回去,就好像永远地沉寂于前面的情节中;今天在,就在那缕晕红的烛光的照耀下,以窗外的细雨扑灭不了的姿态;关键是未来还在,就定格在彼此的对望中,因为还不相信而紧闭的双唇将启未启,却是一定会走向提问和诉说的,那些话语,全写在合上书之后的冥想中。抬起头,你宛然觉得,生活还是美好的。伟大的作家,总是把希望给予需要它的人。

这样来看,狄更斯式的团圆,就不但是一种心灵的慰藉了。更多的,他提供了一种面对苦难和不幸的心理方式:学会忍耐,学会等待,学会向往,最重要的是学会发现和创造——发现那些能够安慰你的,创造那些能够温暖你的。

但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过去却从来不重视小说。我们重视的是诗歌和散文。只因为按照我们对文学体裁的深度理解,诗歌和散文是最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一面的,它们的背后,不论怎样,都沉淀着作者心灵的投影,是作者对生活、对生命的真挚告白。我们的基本要求,是要从作品中看出一个人来,看出他的情,他的心,他的思,他的感。所以,阅读那样的作品,同样也会让读者怀有一丝期待:生活充满了细碎的莫名的痛苦,但在深味它们之后,就看你能不能给予它以完整的诗意。所以就有了这样的情形:一个百战疲劳的士兵带着伤病回乡,他在深彻的苦痛中居然有暇可以看看从头顶飞过的大雁;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内心充斥着苦涩和悲凉,他在揪心的苦楚中居然还可以怔怔地看看落日……。哀而不怨,温柔敦厚。不论怎么看,那都是一种只属于我们的消解方式——痛苦是不能长期沉沉地背负的,再痛苦的日子里,你都要而且也能找到可以转移痛苦、可以消释痛苦的一抹亮色,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借助自然,因此,中国人是最贴近自然的人,也是最信奉自然的人,而就在那种情况下,我们营造、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团圆。

我们不是生活在小说中,我们——如果拥有这个民族强调的文化人格的话,应该生活在诗意中。从人间走过,我们的历史不是由宏大的叙事组成的,没有那么波澜壮阔,没有那么跌宕起伏,没有那么波折千里。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诸多的辛酸、愁苦、困难、打击、挫折,但所有的这一切,都不会也不能阻碍我们获得内心营造的小团圆:走过荆棘遍生的小路后的那朵开得艳艳的白色的花,绕过狰狞的岩石后的那抹彤红的斜阳,涉过急流险滩后的那片洁净的沙滩,乃至于遭受诟病后等待着自己的那本书,饱受责难后点起在雨夜里的那缕烛光,大病初愈后迎面而来的那股渗骨的萧瑟的寒风……

喜欢那些带着悲苦期盼小团圆的人,更喜欢那些挣脱悲苦享受小团圆的人!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为了团圆的历劫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