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张玉庭: 控制、分寸感和美

控制、分寸感和美

作者:张玉庭

A

提起喋喋不休,人皆讨厌。
这道理正如一件古代的趣事。一次,一个总爱喋喋不休的理发师给马其顿王理发,曾问道:“您喜欢什么发型?”马其顿王回答:“沉默型的。”
漂亮!回答得真棒!
为什么喋喋不休惹人烦,说白了,就是因为喋喋不休者不会控制,说多了!

B

多了,常常意味着不妙,正如腮上只有一颗痣时,常会有个雅名:美人痣,可是,只要再添上一个,就会顿时变得可笑!
还有个例子更值得细品,这就是两条貌似奔放的广告,一是某服装店的广告:“放纵您的美丽--包您穿了漂亮!”一是某照像馆的广告:“挥洒您的笑容--热心为您留影!”
也许店家觉得,这样的广告挺新潮,挺摩登,但稍加细品就会觉得别扭。
先看第一句:“放纵您的美丽”。“美丽”这玩艺儿,的确令人神往,但,不论是谁,只要他敢于“放纵放纵”他的“美丽”,他就肯定有点“蠢”!不是吗?“放纵美丽”是个什么样?不就是“得意洋洋”,“使劲烧包”吗?其实,别说是普通人,就是西施,只要她稍稍“放纵放纵”她的美丽,她的“端庄”与“雅致”就会在顷刻间变得荡然无存!既然如此,何必“放纵”?
再看第二句:“挥洒你的笑容”。“笑”这玩艺儿,的确灿烂得象阳光,但不论是谁,只要他敢于随意“挥洒挥洒”他的“笑”,就准会显得神经兮兮!不是吗?笑从来都是内心世界的写照,如果不该笑也笑,还非要使劲“挥洒挥洒”,岂不是反而成了“挤眉弄眼”?
于是想起了关于“美”的一个既朴实又深刻的定义:适度即美!显然,谁简单地以为“放纵”“挥洒”即为美,谁忘了“美离不开节制”的道理,谁也就把美庸俗化了!
既然如此,把握好广告词的分寸感,显然大有必要。
    

C

还有,知道歌星最烦谁吗?居然就是他的发烧友。
为什么?就因为过度的发烧常意味着糟踏!
这就是,因为发烧,就不分白天黑夜地唱那歌星的歌,全然不顾别人正在休息!尤其不能令人容忍的是,明明是个左嗓子,却偏要挤眉弄眼地模仿着歌星的声音,还硬说那就是爱!
歌星的歌本来很美丽,可让他们这么一糟踏,就全完了!
不是吗?人们听歌星的歌,本来是要欣赏美丽的,可由于这种连天加夜的糟踏,人们反而烦了!愤怒了!欣赏美丽的美好期盼居然变成了水深火热的痛苦煎熬,怪谁?
就怪全然不懂控制的发烧友!
于是出现了这样的小诗《如果我是歌星》:

走开!发烧的姑娘小伙,
如果你真的爱我,
就请你学会庄重,
不要老缠着我……

尽管你们的赞美,
热得像一团烈火,
但你们那远离理智的狂热,
却偏偏在败坏着我--

老是重复我的歌,
那歌就会变味,
冷静地欣赏我吧!
那才意味着深刻!

别把我变成泡泡糖,
老含在你的嘴里!
你要真的疼我,
就请你离开我!

D

是的,在关于“美”的众多定义中,有一个既朴实又深刻:适度即美。
正如人们着装时的准确把控,把浅色衬衣的领子翻出来,使之与深色外衣形成一种色调上的对比,这叫“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只不过千万小心,这浅色的领子“只能”是一个,如若翻出来两个、三个或者更多,则只会使人感到俗不可耐。
再举个例子。宋诗中有一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头。”这里的蜻蜓,就只能是“一只”!唯其只有一只,这才格外亮丽,格外活泼,如果不是一只而是一群,岂不败兴?
原来所谓“适度”,是指一种“恰到好处”的“分寸感”,只有有了这种分寸感,才可能有了“真”,有了“善”,有了“美”,反之,一旦忽略了“分寸感”,就会立即沦入尴尬,陷入狼狈!
如此看来,美的确离不开“适度”,离不开恰如其份的“分寸感”!
有一句著名的规劝:“真理只要再前进一步,就会立刻变成谬误!”真理尚且如此,何况写文章和写广告语呢!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张玉庭: 控制、分寸感和美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