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读后感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鲁迅与周围的矛盾仍然难以化解,导致内心不堪重负】

原文标题:《直到生命尽头,他也没有和外界妥协》

作者:麦家
来源:麦家陪你读书

昨天共读中,我们了解到鲁迅在给社会诊病的时候,还是照着老思路,抄旧方。用《新青年》做文章的习惯,拿外国的事情来衬显自己的缺陷。

直到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他都不断地重复中国人必得向外学习的“五四”式启蒙主张。

“惟无产者才有将来”的信仰也好,和一批年轻的布尔什维克联盟也好,似乎都不能帮助鲁迅走出精神的危机。

在危机中陷得越来越深的鲁迅,又是如何面对死亡的呢?

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共读。

从20世纪三十年代初开始,鲁迅一面说“惟无产者才有将来”,一面又读起了中国的史书,尤其是宋、明两代的野史。

这说明了鲁迅对现实的绝望,正如他自己说的:“一个人处在沉闷的时代,是容易喜欢看古书的。”

鲁迅向来有一种从今天看出昨天的锐利眼光,三十年代的中国恰似大厦将倾,一派末世景象,越是细读宋、明野史,越是觉得自己正活在那样的年代。

于是,在鲁迅三十年代的私人通信和公开文章中,不断出现以古喻今的文字。

他在1934年,写出《儒术》、《隔膜》、《买<小学大全>记》等一系列文章,从当下的小事,引出古书中一段记载,再用古书记载,来解释今天的现实。

文字从容洒脱,笔力遒劲,再次焕发出如同十年前《春末闲谈》和《灯下漫笔》那样的深沉透彻的神采。

直到1936年,他还不断以明末事情,比喻现实中的文学家的“逸民气”和老百姓的怯懦性,那种以为自己活在宋、明的强烈感觉,始终没有消散。

沉浸在这种感觉中的鲁迅,不知不觉的倾向于历史循环论。

正是依据这种认识,他写出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和《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

心存着一面古代镜子,脑中时时闪过历史循环念头的鲁迅,对现实中的人事,看法上自然会和周围的人很不一样。

1930年的秋天,上海文化界的友人给鲁迅办了五十岁寿辰宴,他说了一段非常扫兴的话:

“我要是真装作一个无产阶级作家,那就幼稚可笑了。我也不相信中国的知识分子青年,没有对工人、农民的生活、希望和痛苦的体验,就能创作出无产阶级的文学…”

这段致辞,好像故意强调他和那些给他祝寿人的精神差别,后面几句,还夹着刺。

刺的是那些明明和他一样,现在却摇身一变以无产阶级自居,还要大骂他落伍的人。

鲁迅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只要有机会,就会指责他们善变。

他在指责别人时,自己也会警惕,在影响激进的青年表示奋头的决心时,也很注意分寸。

直到1935年,他还对自己一位亲近的朋友描述自己:“使我自己说,大概也还是一个破落户,不过思想较新”。

骨子里还是“五四”式知识分子的鲁迅,在上海文学界,和那些尊他为领袖的人,还有着直接的矛盾,起因是“左联”。

“左联”其实是一个仓促建立的组织,鲁迅和创造社、太阳社那些年轻人在报刊上斗得昏天黑地,“左联”的领导人出来调停,强拉双方坐到一张桌子上来当战友。

想想看,如果不是出于“大敌当前”式的利害考虑,彼此怎么肯这样克制。

表面上,虽然握手言和了,心里依然还梗着。

鲁迅依旧讨厌成仿吾,蒋光慈依然看不上鲁迅,钱杏村虽然服从命令,不再写文章骂鲁迅,在心里,他却并不认错。

直到“左联”成立以后,他都说,不觉得自己前两年批评鲁迅有什么错。

造成这些的矛盾,大概因为鲁迅和这批年轻人在思想上完全是两代人。

鲁迅看他们是浅薄做作,他们看鲁迅是落伍守旧,这样的两种人,在一个战壕里,难免会有磕碰。

鲁迅和这批年轻人的矛盾,从“左联”成立的第一天就暴露出来。

在1934年,随着矛盾的激化,一位“左联”的青年成员化名“林默”,说鲁迅当时在报纸副刊上发表的短文是“花边文学”。

就在这一年,周扬等人以“内奸”的嫌疑,革去了胡风的左联书记的职务。胡风与鲁迅素来亲近,所以他被革职使得鲁迅非常不满。

胡风当书记时,鲁迅每月捐二十元作“左联”刊物的印刷费,周扬来了之后,他就不捐了。周扬就在背后指责鲁迅“吝啬”。

到了1935年夏天,又有一位“左联”中的人化名指责鲁迅,说他和敌人“调和”,而使追随他的青年人“死得不明不白”。

攻击的言辞,一次比一次激烈。

鲁迅又是特别敏感的人,几乎每一次都能猜出化名攻击者的真实面目,他的反击往往也相当厉害。

1936年,周扬他们按照来自“共产国际”内代表的指示,将“左联”解散,另外建立一个几乎将上海文学界的各种头面人物包容在内的“文艺家协会”,又提出“国防文学”的口号,取代原先的“无产阶级文学”。

对这一决策,身为“左联”盟主的鲁迅,明确表示过反对,周扬只是派人通知鲁迅,并不管他是否赞同。

同周扬为代表的年轻人的矛盾激化,使得鲁迅的处境非常尴尬。

他已经和国民党政府为敌,现在又和身边的盟友决裂,所以格外痛苦。

他的身体开始越来越差,人也日渐消瘦,颧骨凸起,牙龈变形。

1936年的春天,他体重降到三十八公斤,穿着棉袍走在街上,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吹倒。

衰老不仅是一种生理现象,更是一种心理现象。

随着健康状况的恶化,鲁迅心理上的衰弱也日渐明显。他对物质生活条件的依赖越来越大。

从青年时代父亲去世开始,鲁迅一直扮演着被人依赖的角色,可是,进入老年的他成为一个依赖者,依赖许广平整日在家,对他的生活上的照料。

在朋友鼓动许广平出去参加社会活动时,还没等许广平答应,鲁迅就沉下脸说:“广平不要出去!”

因为他已经无力独自填补放许广平跨出家庭后的生活空白。

在有儿子海婴之后,鲁迅的经济负担就更重了,扶老携幼,后悔自己以前没有积攒下足够的钱。

鲁迅当年指责国人只会生,不会养,在自己有了儿子海婴后,在教养上格外用心,为了助长孩子的天性,甚至到了只要有可能,都尽量顺应儿子心意的地步。

过去不忤逆母亲,现在顺应儿子,能够违逆的只有自己。

一面行着孝子慈父的苦役,一面又忍不住牢骚,虽然对生活有不满,可是他只是说说,心里并没有将这些担子从肩上卸下。

晚年的鲁迅脾气之所以越来越坏,大概源于他内心不堪重负的怨苦,只能靠发泄来维持心理的平衡。

对于自己的衰老,鲁迅其实是非常敏感的。尽管他强自振作,不肯对人承认自己病得很严重,可是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生命之路,已经快走到尽头。

1936年10月18日凌晨,鲁迅气喘病发作,捱到天明,还是没能挺过去,与世长辞。

他在苦苦跋涉56年之后,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没有正式的遗嘱,只留一下篇名为《死》的文章。

读完这本书,你对鲁迅的精神世界是否有一个新的认识呢?鲁迅对现代中国又有哪些影响呢?让我们期待明天的共读。


文章存档:《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读后感
系列文章:
《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读后感 【鲁迅先生是一位真正的具有民族忧患意识的爱国者】
《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读后感 【你嘴巴那么毒,内心一定有很多苦】
《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读后感 【时代给了鲁迅巨大的痛苦 /但也成就了这位文学巨匠】
《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读后感 【来到上海的鲁迅,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局外人”,精神上也陷入了危机】
《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读后感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鲁迅与周围的矛盾仍然难以化解,导致内心不堪重负】
《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读后感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但不是伟人,主要是他肚量小了一些】



精彩点评:

1,解读:鲁迅《无法面对的人生》鲁迅传第六章,看到中年之后的鲁迅对当时社会现状不的满但仍坚持自己的主张,他说,我要真装作一个无产阶级作家,那就幼稚可笑了,……也表明了如果知识分子没有对工人、农民生活希望和痛苦的体验是创作不出所谓无产阶级文学的观点;沉浸在这种感觉的鲁迅,不知不觉地傾向于在历史循环中徘徊;临近晚年的鲁迅骨子里虽然还是“五四”式知识分子的新思想,但与周扬为代表的所谓“左派”已经产生了认识上严重的分歧,一方面他同国民党政府为敌,后又和身边的盟友决裂,让他精神倍受摧残,衰老不仅仅是一种生理现象,更是一种心理现像;晚年的鲁迅一面行着孝子慈父的苦役,一面又忍不住牢骚脾气变坏,但并未将这些担子卸下。之后终于精疲力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那么鲁迅对现代中国又有哪些影响呢?让我们期待明天的共读。感谢麦家阿谷一周读书的陪伴,早上好!

2,在这一节里,我们看到鲁迅在公开的文章和私人信件中不断出现以古喻今的文字,这让鲁迅时时闪现历史循环的念头,他对现实的人和事的看法也和周围人不同,他和他们格格不入,这些矛盾的造成可能因为鲁迅和这批年轻人在思想上完全是两代人,先生看他们浅薄做作,他们看鲁迅落伍守旧,这就难免存在磕磕碰碰,随着矛盾的激化,这让鲁迅的处境非常尴尬,他已经和国民党政府为敌,现在又和年轻的盟友决裂,在此鲁迅的痛苦跃然纸上。进入老年时的鲁迅,身体健康的下降,让以前被人依赖,现在依赖别人的鲁迅更是十分的痛苦,面对家国、父母、幼子,他一面行孝,一面又不断地牢骚满腹,对现实及生活的不满,他并不是仅仅说说而已,而是根本没有把这些担子从肩上卸下,他脾气越来越差,内心痛苦不堪,只能靠发泄来坚持以维持心里的平衡,直到心力憔悴忧愤而死。

在这字里行间里,我们看到处在晚年时的鲁迅矛盾的心情及不愿妥协于当时的人和事,由于个性的关系,他的精神世界不被人知,他和许多人格格不入,但是他的文学成就是当时许多人所不及的。我们敬佩鲁迅,就是因为他一直以真实的面目活在世上,他那倔强的性格和嫉恶如仇的革命精神,代表着一代大家的风度,他尖酸刻薄的笔,似匕首似投枪,是中国一个时代的影响,后人无论对他是褒是贬,但他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永远是这个民族的脊梁。

3,呐喊——鲁迅先生“无法直面的人生”。今天共读,反复听了两遍,看了两遍,想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视度去“直面”鲁迅先生的一生。然而,真的是“年少时读不懂鲁迅,如今再读才知句句深刻”。

一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就这样在苦苦跋涉56年后,陨落在历史的长河里。带着遗憾和不满,带着不舍与留恋,甚至没有留下一份正式的遗嘱。然而,鲁迅先生却用他毕生的心血,给中国和世界文坛留下无数宝贵的文化遗产。如我们熟知的短篇小说集《呐喊》(共计14篇);小说集《仿徨》(共有11篇);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一共10篇);还有2006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鲁迅.故事新编》等,鲁迅作品极其精神至今影响着无数世人。

王晓明笔下的鲁迅先生,是客观真实、矛盾鲜活的,给我们展现出人性最真实的一面,感觉基本没有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更多是以心理学角度精准的探讨鲁迅先生的一生。感谢作者王晓明的创作,感谢平台推送的精读,才让我们本周有机会,再次走进和了解鲁迅先生,这位伟大的历史文人背后更多的故事。

一声长叹,叹不尽鲁迅的万千无奈;一声长叹,叹不尽先生的爱恨离愁;一声长叹,叹不尽文人的岁月沧桑!周末愉快,期待平台明天的精彩点评。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