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白鹿原》读书分享

书目简介:《白鹿原》是陈忠实历经四年撰写的一部达50万字的长篇小说,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作品描述了关中平原白鹿村半个世纪的历史故事,以白鹿两家几代人的人生起伏为主线,形象深刻地再现了那个年代底层社会人物的生存现状和所处的时代背景。

分享环节

1.独特的地理位置: 《白鹿原》里所描述的白鹿村位于西安古城郊,它属于关中平原。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平川”,自古以来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因为关中平原四周是三山一水,易守难攻,有“举天下兵不敌关中”的传说。

2.反思文学:《白鹿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部描写关中平原50多年风雨历程的民族史诗。形象鲜活的人物描写得惟妙惟肖。白鹿两家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跌宕起伏的故事里让我们看到了关中平原50年的历史变迁所处的时代背景: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国共合作与分裂、抗日战争、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依次出现在作品的暗线里。从小说的描写中封建传统礼教在人们骨子里是根深蒂固。革新,在白鹿原很难进行,传统的“祠堂”的至高无上、“长工”的无怨无悔、“一夫多妻制”的畸形婚姻、“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标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愚昧思想等处处能体现出来。这些,让读者能更加详尽地去了解那段历史,那个地方,那里的人们,还有那些无法挽回生命的无名烈士们。痛定思痛,别让黄土地上悲壮的牧歌再次响起。

3.设置矛盾,让故事跌宕起伏。作者是黄土地孕育的中原好汉,他朴实而又深刻的文字就像他生活过的黄土高原一样,历经沧桑而又不乏生命的厚重。《白鹿原》所表达的内容非常全面,如果从故事的发展来看,矛盾是促进人物和情节发展的主要架构。白嘉轩和鹿子霖就是一对从始至终的矛盾焦点,白家的兴——鹿家的衰,反之亦然;白灵的革命过程——黑娃的土匪经历;白家的2亩水田——鹿家的2亩旱田;鹿兆鹏的“共”性——鹿兆海的“国”姓;既有反对封建思想的禁锢,还守护和宣扬儒家文化;即反对战争——又投入战争;一面是谨慎遵从“三从四德”的妇人们,另一面是违背道德伦理、不守贞操的小娥;人性的善与恶;思想的陈旧与新潮等等。这些都是作者在小说中设定的矛盾点,紧接着就是解决矛盾,这样使文章内容就更加丰富,有可读性,情节高潮迭起,带动故事顺理成章、生动有趣地发展,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4.鲜明的人物性格:

(1)白嘉轩,一个有原则、有定力、有智慧,坚守“耕读传家”古训、恪守着“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文化,是普通民众中不普通的一员。他语言不多,骨子里浸透了中原文化、儒家文化。他有族长的威望,有家长的威严,有做雇主的善良和仁爱,有做人的谦卑和豁达,他是集所有淳朴农民所有优点于一身的人物。是腰杆子挺得很直的一个人。陈忠实说“白嘉轩就是白鹿原。一个人撑着一道原。”

(2)朱先生,是一位博学儒雅的知识分子代表,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典范。他无私、无畏、淡定、坦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深明大义,能看透世事,不能不说朱先生就是传统优秀文化的智慧象征,是男女老少都敬重的灵魂式人物,是白鹿原上的“精神领袖”,也是作者通过朱先生近乎完美的人物形象刻画,在客观上对传统文化的肯定,和对文化学者的敬重,也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心里夙愿:知识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更能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劝退兵20万人)!

(3)田小娥:一个命运多舛的苦命女人,原本善良、清纯的人,因为被亲情抛弃而对爱有着强烈的渴望;因为自己缺乏独立性,所以内心深处对男人有很强的依附感,她懦弱而又任性地放纵自己。她的身上有地位卑微的女性形象、有被人利用的愚昧、有放纵情欲的浅薄、有不知错在何处的悲哀。她有最好的青春年华,有姣好的容颜,她和白灵同是青春年少,同样有冲破世俗的行动,但是田小娥走了一条让人唾弃的道路,虽然她追求真爱和幸福没有错,但是,她没有白灵的求知欲,没有白灵的坚定信仰。所以原本清纯善良的田小娥,却成了伤风败俗的坏女人,最后惨死在公公的刀下,是一只不能成蝶的“飞蛾”,在黄土坡的破窑里灵魂都没有得到安放。可怜、可悲、可叹!

5.其实,对于这样一部长篇巨著,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几个论点来论述这样一部作品显然是不够的。无论我们从中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一点不能否认,不管你心中的“哈姆雷特”是什么形象,只要读了、想了就有收获,只要读了就是对作者的一份首肯。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白鹿原》读书分享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