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商鞅谋求变法,却顾虑民众不信,就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南门,以十镒黄金招募能搬运至北门之人。

民众不明官府这是何意,哪敢轻举妄动?然而,在赏金追加到五十镒时,终于有人按捺不住上前照办,果然得到奖赏。于是,再也没人怀疑。

商鞅见已取信于民,立即宣布变法。历史上商鞅徙木立信的典故,曾让18岁的毛泽东心潮澎湃。

1912年6月,考入湖南省立高等中学的他,挥笔写下《商鞅徙木立信论》,国文老师看后大为赞赏,破例给了满分。

毛泽东在文章中对商鞅推崇备至:“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

商鞅,当之无愧。

变法中有人怂恿太子犯法,他铁面无私处置相关人员,对得罪权贵、被权贵记恨的风险,毫不考量。

三年时间民众习惯新法,五年秦国富强,十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

之前秦国不过小国,民众勇于私斗,怯于公战。改革之后社会面出现更多公平和公正,战场上秦人左提人头,右夹俘虏,这才成为虎狼之师。

秦孝公临终欲传位给商鞅,他却坚决不受。待惠公即位,曾经得罪的秦国宗室乘机发难,商鞅被诬告谋反,遭车裂而亡。

前些年,朱镕基总理观看话剧《商鞅》,到车裂一节时,凄然泪下……

商鞅主张“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就是宣扬获得赏禄只有靠农耕和作战这一个途径,民众于是专注“农战”,心无旁骛。

表面上,“力出一孔”是战略方向的集结,“利出一孔”是奖赏范围的锁定。其背后,却是对人性真相的深刻洞察、人心向背的精准把控。

这种思想深深影响到今天的任正非。

如果说通过“力出一孔”,商鞅把秦国变成一个农场和军营,那么任正非则是让整个组织只在一亩地里打粮,只朝准一个城墙口冲锋。

而“利出一孔”,商鞅从人性出发,以功名利禄满足秦人的欲望,个体的活力被充分激发,造就了强大的国家。

任正非又是怎么说的呢?

“跑到最前面的人,就要给二两大烟土。”“升官发财,请来战略预备队!”

如果对“利出一孔”认识不足,受挫在所难免,连历史上堪称半个圣人的曾国藩也不例外。

早期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他认为仅靠道义便可招贤纳士。后来发现人才纷纷投奔胡林翼,才觉不妙,遂请教幕僚。

赵烈文一语道破:“集众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

这话绕不开人性,即以满足众人私欲为前提,而聚众力成就一人之公权。

图片​

北方的天空伟
感谢支持?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