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百年孤独》读后感 ——童年的静坐

每逢这样的黄昏,他都感到格外难过。他不知道大人们出于何种心思,一到下午六点钟,就让他坐在这个旮旯里,命令他不能乱动,对于他,其他地方成了禁地,属于他的只有这一片小小的天地。可这是怎样的一方天地啊,四周的墙壁在地上投下浓重的影子,风就从那里面生出来,不怀好意地掀开他的衣服,钻到里面,让他浑身起鸡皮疙瘩,墙头的树叶沙沙做响,仿佛有人在喃喃自语,常使他惊疑不定,当他大着胆子回头去找寻时,却又没有什么,可他一旦坐稳在那张属于他的小椅子上,那声音又响起在耳边,搅得他一刻也得不到安宁。长时间地坐在这儿,许多听过的见过的事情冷不防地闯到他想设防可防不住的心里。

在他的面前,他似乎还能看到那个刚去世不久的姨妈,她曾经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妇女,她和蔼可亲的面容就在他面前晃动,有那么一回,她就坐在他现在呆的地方,忙忙碌碌地做着什么。他好奇地走过去看时,却发现她在织裹尸布,于是他问她,您干吗要织裹尸布呢?她抬起白发苍苍的头颅,望着他说,孩子,因为我马上就要死了。他吓得不敢再靠近她身边,远远地躲开了。果然,等她织完裹尸布,她就躺下来,呜呼哀哉了。那天的情形清清楚楚地留在他的记忆中,他亲眼看到,大家就用她自己织的那件裹尸布把她的尸体给裹了起来,然后从这个院子里将她抬了出去。以后的许多天,他的脑海里老是摆不去那个面容,她生前的慈爱的,和气的,可是死后她的形象却变作另一番模样窜到他记忆里,让他一回想起来就感到浑身不舒服。他想离开这个地方,摆脱这种恐惧,但是大人们却阻止了他,就让他一动不动地呆在这儿,享受着黄昏来临后随着大树的阴影而来的恐怖。

还有这座院子,它是属于外祖父母的,这是多么阴森恐怖的一座房子啊。仿佛常有鬼魂出没,从来没有人告诉他应该怎样去面对这种情况,他只有沉浸在这摆不脱的阴霾中消磨时光。这座阔大的宅院里每一个角落都死过人,都有着难以让他忘怀的往事。每天下午六点钟后,人就不能在宅院里随意走动了,除了静坐在这儿的他。他的眼光一遍遍地从院子的这头扫到那头,努力想从中找出一个虚空的没有恐怖与神奇的房子,可是他失望了,记忆真是个好东西,他可以让你记住生活中最美好的,也可以让你记住那些最惨淡最可怕的。那间屋子,佩特拉姨妈就死在那里,那儿,就在那个角落,现在空无一人的,拉萨罗舅舅在那儿咽了气,此外,还有许多他没有亲眼见到但听说过的。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据大人们说,他们虽然死了,但他们的魂灵就在这个院子的上空飘荡,一旦他不听话,在这儿乱动了,不定是谁的鬼魂就会从他们各自的房间里走出来,到他这儿,哥伦比亚的乡间流传着许多诸如此类的迷信,那些迷信就随着大人们的诉说种到他心里,他深深地知道他如果不听话将会落到什么样的结局。就这样,在黄昏的阴影里,一个年幼的儿童睁着惊恐的大眼睛稳稳地坐在椅子上,编织着那些不以他意志为转移的恐怖故事。
等他成年后,他将这些经历写在了他的《百年孤独》里,他就是哥伦比亚杰出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他曾说过,没有童年的那些见闻,他写不出这样的作品。那些令他恐怖的经历成了他创作的源泉。

[简介]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一)哥伦比亚作家,记者。生于马格达莱纳省阿拉卡塔卡镇。他自小在外祖父家中长大。1948年,哥伦比亚发生内战,中途辍学。不久,他进入报界,任记者,同时从事文学创作。197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称号,1972年获拉美文学最高奖——委内瑞拉加列戈斯文学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幻想与现实的巧妙结合,以此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审视人生和世界。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家长的没落》、《霍乱时期的爱情》等。

[马尔克斯获奖演说词节选]
一个新的、真正的理想王国,在那里没有人能决定他人的生活或死亡的方式,爱情将变为现实,幸福将成为可能;在那里,那些注定要忍受百年孤独的民族,将最终也是永远得到再次在世界上生存的机会。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百年孤独》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