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司马光在哪儿砸瓮?

司马光在哪儿砸瓮?

●高军成(四川)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家喻户晓。但是,史料上均记载的是司马光砸瓮,而不是砸缸。

北宋僧人惠洪于熙宁四年至南宗建炎二年著的《冷斋夜话》卷三活人手段:司马温公童稚时,与群儿戏于庭。庭有大瓮,一儿登之,偶堕瓮水中。群儿皆弃去,公则以石击瓮,水因穴而迸,儿得不死。这是最早关于司马光砸瓮的记载。南宋罗大经进士著的《鹤林玉露》乙篇卷六临事之智:小而文潞公幼年之浮球,司马公幼年之击瓮,亦皆于仓卒之中,有变通之术。《宋史》记载: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那么,司马光砸瓮在哪里发生的?根据《广元县志》记载,天圣九年,司马池出任利州路转运使,司马光随父亲司马池来到利州,生活五年之久。时年,正是司马光读书时,司马光常去皇泽寺旁听。寺前舟航日上下,车马不少闲,父亲觉得太嘈杂不适读书,初到利州人生地不熟又没办法可取,只好在皇泽寺山洞里给司马光搭了一个读书台。不久,经友介绍,旺苍琉璃寺中办有名师执教的学馆,求学者甚多,颇有名望。于是,司马池将司马光送到琉璃寺。老师得知是转运使之子,特给了司马光一个读书台。有一天,一群孩子爬在琉璃寺前的小山坡上玩耍,其中一个孩子不小心掉到装满水的瓮里,眼看被水淹没,大家百惑交集,司马光连忙捡起石头砸破了瓮,救出了小孩,大家高兴不已。

《广元县志》载:琉璃寺,宋司马池父子祠在焉,今废,尚有司马温公读书台遗址。台在寺前,小山一突,仅容台址。下瞰龙潭,左顾丹口,绿薄青涧,颇足娱情。《旺苍县志》载:琉璃寺在今竟成,北宋利州转运史司马池驻此,子光随父在此读书,后为名相,当地于此建司马父子祠。琉璃寺在宋时属嘉川县,《四川通志》记载,神宗熙宁四年,司马光重游广元,拜访琉璃寺,题《嘉川驿》诗一首:嘉川之西过新栈,几里朱栏绕青壁。我行落月尚在水,水影照人襟袖白。繁英杂缀修蔓上,绿锦缬带垂百尺。青香满马去未休,赖尔春风慰行客。

琉璃寺位于旺苍县大德镇工农村,虽然璃琉寺和读书台被毁,但是原璃琉寺前的两个石狮、读书台原址原石、寺前的小山坡依然保存,还能看出历史留下的遗迹。总之,无论是司马光曾经在此砸的是瓮,还是砸的缸,并不重要,重要是通过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和困难,都应该沉着冷静,善于思考,勇于进取,勇于救人。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司马光在哪儿砸瓮?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