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读书笔记《生活在宋朝》吴钩

【宋朝百科】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建立宋朝。
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基本统一全国。1004年宋辽澶渊之盟达成,宋朝逐渐步入治世。宋仁宗以后宋朝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宋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进行熙丰变法,取得一定成效。此后宋朝陷入新旧党争中。1125年金朝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1127年,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偏安一隅。宋孝宗、宁宗时期两度北伐,均以失败告终。1234年,宋联蒙灭金。1235年,宋元战争爆发,至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1279年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
有学者推算,1000年中国GDP总量占当时世界经济总量的22.7%。
此外,宋朝时期,儒学复兴,出现程朱理学,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人口迅速增长,在1124年达到12600万。
中国历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亦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时期。

“文明成就”,
是指政治开明一些;
社会宽松一些;
经济繁荣一些;
生活富庶一些。



113天节假日

宋朝每年有多少天的节假日呢?

可以看出,宋代的法定节假日挺多的,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元日(春节)、寒食、端午、重阳、腊日等传统大节,以及冬至、立春、立夏等节令;一是“天庆节”“天圣节”“先天节”“降圣节”“天贶节”这几个官方设立的政治性节庆日。

在这些普天同庆的节日,宋朝的“节假日办公室”都要给官员放假,其中元日、元宵节、寒食节、天庆节、冬至5个大节各休假7天,合计35天;天圣节、夏至、先天节、中元节、下元节、降圣节、腊日7个节日各休3天,合计21天;立春、人日、中和节、春分、春社、清明、上巳节、天祺节,立夏、端午节、天贶节、初伏、中伏、立秋、七夕、末伏、秋社、秋分、授衣节、重阳节、立冬21个节日各休假1天,合计21天。总计77天(《文昌杂录》的统计是76天,似有误)。

跟唐朝一样,宋代官员每个月还有三天的旬休,一年合计36天;再加上77天节日假,可以算出来,宋朝人一年有113天节假日,与今日中国大陆的节假日天数差不多。但宋朝官员享用的休假天数,应该比今人更多一些,因为还有探亲假(父母住在三千里外,每三年即有30日的探亲假)、婚假、丧假等未计在内。

 

 

元宵是宋人的狂欢节

东风夜放花千树,一夜鱼龙舞

对于生活在宋朝的人们来说,最盛大、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并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

 

宋朝人的元宵夜,恰如辛弃疾《元夕》词所形容:“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青玉案·元夕
[ 宋 ]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朝元夕,“华灯宝炬,月色花光”。比月色更迷人的是人间的灯火;比华灯更动人的是观灯的美人。

 

奏舜乐,进尧杯,传宣车马上天街

 

拟一份大宋“元宵联欢晚会”节目单

节目一:唱赚《升平乐》

(“唱赚”为南宋盛行一时的说唱艺术之一,金赛兰等人则是当时临安府唱曲唱得最好的官妓,《梦粱录》说她们“娉婷秀媚,桃脸樱唇,玉指纤纤,秋波滴溜,歌喉宛转,道得字真韵正,令人侧耳听之不厌”。)

节目二:说浑话《齐谐》

(“说浑话”是流行于宋代的说话节目,类似于今天的脱口秀,以诙谐、讥讽为特色。北宋汴京有位“说浑话”艺人,名叫张寺,“以诙谐独步京师”,“其词虽俚,然多颖脱,含讥讽,所至皆畏其口”,是当时最著名的毒舌。蛮张四郎则是南宋临安最有名的“说浑话”艺人。)

节目三:相扑竞技赛

(相扑是大宋的国技,逢重大节庆,如“朝廷大朝会、圣节、御宴第九盏,例用左右军相扑”。元宵联欢晚会,相扑表演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节目。)

节目四:女相扑表演

在宋朝“元宵联欢晚会”上,女相扑表演是最火爆的节目之一。嘉祐七年的元宵节,宋仁宗驾临宣德门城楼,“召诸色艺人,各进技艺,赐与银绢,内有妇人相扑者,亦被赏赛”。此事还引来司马光的抗议。)

节目五:说书《中兴名将传》

(《梦粱录》记载,南宋临安的说书艺人,“敷演《复华篇》及《中兴名将传》,听者纷纷,盖讲得字真不俗,记问渊源甚广耳”。)

节目六:弄影戏《群仙会》

(2014年春晚,来自匈牙利的Attraction舞团表演影子舞《符号中国》,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实际上这种利用光影进行表演的艺术形式,宋代已非常流行,叫作“弄影戏”。《武林旧事》载,南宋元夕,“或戏于小楼,以人为大影戏,儿童喧呼,终夕不绝”。)

节目七:舞绾《寿星》

(“舞绾”即舞蹈表演。)

节目八:杂扮《四时欢》

(“杂扮”为杂剧散段,情节简单,以逗人一乐著称,风格有点像赵本山小品,好模仿乡下人口音取笑,“多是借装为山东、河北村叟,以资笑端”。)

节目九:筑球比赛

(“筑球”为宋代蹴鞠的比赛形式之一,类似于今天的足球赛。宋人逢盛大节日,通常都会举行精彩的筑球表演赛,以庆祝节日。上面列出的表演者为(“筑球”为宋代蹴鞠的比赛形式之一,类似于今天的足球赛。宋人逢盛大节日,通常都会举行精彩的筑球表演赛,以庆祝节日。上面列出的表演者为南宋的“皇家足球队”,叫“筑球三十二人”。)

节目十:傀儡戏《踢架儿》

(“傀儡戏”即木偶戏,分为悬丝傀儡、杖头傀儡、水傀儡等,还有一种“药发傀儡”,利用火药与机关自动操纵木偶表演,非常精彩。)

节目十一:杂技《永团圆》

(宋代的杂技表演,按不同类型,称为“顶撞踏索”“踢弄”“打硬”等。)

节目十二:魔术《寿果放生》

(刘谦的春晚魔术曾风靡一时,宋代也有专业的魔术表演,叫作“手法”“撮弄”,最著名的南宋魔术师是杜七圣,擅长表演“杀人复活”的把戏,“切人头下,少间依原接上”。不过元宵佳节,估计不会表演这种惊悚的魔术。)

节目十三:弄虫蚁

(宋代风行一种训练虫蚁出来表演的把戏,叫“弄虫蚁”,擅于此道的艺人摆出一个水缸,以敲小铜锣为信号,“凡龟、鳖、鳅鱼皆以名呼之,即浮水面,戴戏具而舞,舞罢皆沉”。可惜宋代之后此技就失传了,“自后不复有之”。)

节目十四:沙画《月中仙》

(2015年春晚有精彩的沙画表演《丝路》。其实宋代已经出现了沙画的表演形式,叫作“沙书”。临安出名的沙画好手有余道、姚遇仙、李三郎等。)

节目十五:武术表演

(今人多以为宋代民风纤弱,但实际上,宋朝盛行习武之风,武术是民间常见的文体活动,临安城设有使拳、踢腿、使棒、舞刀枪、舞剑、打弹、射弩等协会。)

节目十六:滑稽戏《吹牛》

(“滑稽戏”是风靡于宋代的一种曲艺形式,以简约的情节、滑稽的台词、关键处“抖包袱”,逗人一笑,是现代相声的渊源。宋代滑稽戏有个传统,即敢于讽谏时政,讽刺高官,开涮的对象可不是小小的“马科长”,而是当朝宰相,这一风格,有点像美国的脱口秀。宋理宗朝宰相史弥远当政,权倾朝野,“士流无耻者多以钻刺进秩”;史弥远本人也多提拔家乡四明人为官。这样的宰相,当然少不得要被滑稽戏艺人拿来开涮。下面我根据宋人记录,稍加敷衍、修饰,拟一篇滑稽戏梗概,题目姑且叫作《吹牛》,作为大宋“元宵联欢晚会”的压轴节目。)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读书笔记《生活在宋朝》吴钩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