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铺下情,盖上爱——读梁有劳《铺盖》有感

铺下情,盖上爱
——读梁有劳老师《铺盖》有感

文/杨小均(四川)

读罢梁有劳老师的小小说《铺盖》,心里是酸酸的,眼睛是湿湿的。
小说中的“我”与我应是同一个时代的人。文中所写,我虽不曾亲身经历过,但周围的同学、朋友的境遇我是亲眼目睹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农村的生活景况,就如梁老师笔下所叙一样,很多家庭在为一家人温饱发愁的同时,还要尽最大努力供家里的孩子读书。因为我们的父辈明白一个道理:无论哪个时代,只有多读书、多学知识才能改变自己乃至整个家庭的命运。像梁老师笔下这样的父亲有很多很多,他们想为整个家庭提供更好的生活,想为自己的儿女提供更好的读书条件,他们想要做得更多更好,想要做得更周更全,但心有余而力不足,那种无奈与酸楚只能深藏心底。
在那个生活物资十分贫乏的年代,一个家庭,父亲是顶梁柱,没日没夜地在外打拼挣钱;母亲是主心骨,在家操持家务、抚育孩子、伺候公婆的同时,还得尽心尽力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挣钱,协助丈夫补贴家用。一个家庭,如果家人天天吃了上顿愁下顿、孩子又上不了学,别人不会说这个家的老婆不能干,只会说这个家的男人没出息,连家都养不起,还娶啥老婆、生啥孩子?
那个年代,作为一家之主的男人既苦又累,真的是压力山大。为了一家人的温饱有保障,男人们辛苦奔波,拼命挣钱。读到此情节,不禁让我想起以前在老街生活时,那些在城里拉板板车做苦力的男人,不论年长的还是身强力壮的,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每天早早就等候在五星花园的街边上,随时等候有需求的人召唤。他们黑瘦的身躯拉着小山一样的货物,弓着身体艰难地前行,汗水“啪嗒、啪嗒”往下掉,砸进身下的尘埃,让人看了心疼不已。虽然笨重的货物压弯了他们的腰,却压不垮他们的意志,为了给家撑起一片天,为了让家人吃上饱饭、让孩子们读上书,再苦再累也值了。逢年过节,这些男人们身上穿的虽然还是那件洗得发白的旧衣服,但看到家人都穿着新衣服时,脸上是发自内心满足的笑容。这也许就是以苦为乐最好的诠释吧。
梁老师小说的结尾画龙点睛,也是最感人之笔、最动情之处,让整篇小说熠熠生辉。
“第二天放晚学前,班主任老师说,去看看,你爹给你送铺盖来了。真的?我问老师,老师点了点头。当我跑到学生宿舍门口时,看见满脸汗水有些疲惫的爹,提着一卷新被新褥子。我问爹,哪来的钱。爹说,别管,住校吧,好好念书!能住校了,我高兴地蹦了起来。送走了爹,就去上课了。晚上就寝的时候,当我欣喜地打开铺盖一刹那,一个小红本从里边掉了出来,我急忙拣起一看,是县医院的献血证,上面写着爹的名字,扉页下边加盖了一条红色印戳:营养费已领取……”
这位父亲太了不起了,为了儿子能安心的读书,为了儿子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样住上校,在确实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从本来就单薄瘦弱的身体里抽出殷红的鲜血换取营养费,为儿子置办了一床铺盖,有形的举动支持儿子读书,无声的父爱关心孩子成长。一床铺盖,现在看来是再普通不过的物件,但在那时却显得异常珍贵,它铺就了孩子的成长之路,也托起了家庭的希望。有了这床铺盖,孩子就少了每日上学途中的来回奔走,不但保证了安全,还避免了日晒雨淋,为孩子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休息时间。
铺盖,铺下的是情,盖上的是爱。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铺下情,盖上爱——读梁有劳《铺盖》有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