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读《面纱》 毛姆 著 :揭开面纱后的人生

揭开面纱后的人生

——读《面纱》 毛姆 著

文/苏醒

题 记

我从来都无法得知,人们是究竟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我猜也许我们的心上都有一个缺口,它是个空洞,呼呼的往灵魂里灌着刺骨的寒风,所以我们急切的需要一个正好形状的心来填上它,就算你是太阳一样完美的正圆形,可是我心里的缺口,或许却恰恰是个歪歪扭扭的锯齿形,所以你填不了。

——毛姆《面纱》

( 电影《面纱》)

这是一本令我震撼的书。毛姆自己说这是他唯一一部由故事情节而不是人物形象为契机发展而成的小说。确实,看完后对书中人印象并不深刻。无论是主角凯蒂、瓦尔特、唐生还是配角贾斯汀夫妇、韦丁顿和修女们,都像一个个的影子浮在眼前。记忆深刻的反而是发展的情节。

凯蒂和唐生偷情,瓦尔特与凯蒂摊牌,被逼到绝境的唐生露出真面目,瓦尔特与凯蒂去霍乱现场贵州湄潭府,凯蒂在修道院里的醒悟,瓦尔特感染霍乱后死亡,凯蒂与唐生重逢,凯蒂带着腹中孩子回故里决定重新生活。

情节的推进偶有突兀之感,有些事情让人觉得不像是真的。然而毛姆对人性探索的深度又深深吸引着我。凯蒂——顶级美貌和三流智慧结合的女人,瓦尔特——顶级智慧和三流魅力结合的男人。这两个人的结合注定是一场悲剧。

凯蒂热衷社交、跳舞和各种吃喝玩乐,瓦尔特喜爱研究,思考和竞技游戏。当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唐生出现时,凯蒂按捺不住欲望和美貌的诱惑,不顾一切投入唐生怀抱。她天真地以为唐生会像她一样为爱不顾一切,愿冲破阻挠与她在一起。到此为止,这还是个俗耐的婚外恋故事。

接下来的发展就越来越有戏剧性了。瓦尔特为让凯蒂看清唐生真面目,让她在去霍乱之地和离婚之中二选一。但他同意离婚的条件是:唐生也必须和妻子离婚并同意娶凯蒂。慌乱中的凯蒂与唐生商量。唐生毫不犹豫地表示要保全自己家庭、工作和社会地位,巧言劝说凯蒂与瓦尔特同去霍乱地湄潭。看到这里,仿佛看到了包法利夫人和罗道尔夫借钱时的情景。

现实如此残酷。瓦尔特无法忍受凯蒂的背叛带来的痛苦,一起去湄潭府相当于双双自杀。除了出于细菌学家想做的研究之外,更多是出于心如死灰的漠然。他夜以继日工作,在死人堆中与细菌作战,最终死于这场霍乱。凯蒂却因对他人的奉献和与修道院修女们的相处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智慧的价值。过去她所看重的浮华生活渐渐不值一提。在生死边缘,在对修道院孤儿们的照料中,在与修女们及韦丁顿的深度沟通后,她开始意识到独立自由和真正的爱的意义。

只可惜一切来得太晚,瓦尔特不幸撒手人寰,“死的却是狗。”他说。他把自己比作凯蒂收养的狗,曾相处融洽,却因结下怨恨伤害了她。他把凯蒂带来此地,有着让她自生自灭的意思,但他对凯蒂的感情却又让他不忍伤害她,默默中还想保护她。他的死成了凯蒂通往重生之路的一道门,她开始想要撕下一道道虚伪的面纱,过真实的生活。

以下是毛姆通过书中人说的几句话,太有力量,不由得我不分享:

安宁,在工作中是找不到的,它也不在欢乐中,也不在这个世界上或这所修道院中,它仅仅存在于人的灵魂里。

美丽是上帝赐予的礼物,最罕有、最珍贵的礼物。如果我们幸运地拥有美丽,就应该心怀感激。如果我们没有,那么就应该感谢别人的美给我们带来了愉悦。

道,有的人从鸦片里寻求这个道,有的人从上帝那里,有的人投奔了威士忌,有的人想从爱情里寻个究竟。而有了道,你还是什么也没得到。

我要把女儿养大,让她成为一个自由的自立的人。我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爱她,养育她,不是为了让她将来和哪个男人睡觉,从此把这辈子依附于他。

记住,分内之事、举手之劳并不值得夸耀,那是赋予你的责任,就像手脏时要洗一样理所当然。唯一弥足珍贵的是对责任的爱,当爱与责任合二为一,你就将是崇高的。你将享受一种无法言表的幸福。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读《面纱》 毛姆 著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