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所谓真相

《明朝那些事儿》也真是一部奇书,不管从哪一本看起,我都会毫无障碍的读下去,而且越读越觉得有意思。
尽管前几本书都没看,但第7本书还是带给了我期待中的惊喜。

1. 无政府的真相
尽管没有看过《万历十五年》,也没有搞懂那个特殊的年份的特殊之处,但我也大概了解了万历同志的性格和工作特点,那就是,无为。
再明确点,就是,不上朝。
万历同志不上朝,官员们干着也没意思,还斗来斗去,以至于很多官员岗位都是空缺的。
所以说,万历的政府,就是无政府。
无政府状态的真相是什么?是不是朝政昏庸,民不聊生?
非也。
真相远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正如市场经济会带来市场的活力和利益最大化一样,无政府也激发了民间的活力。
一个是经济发达。因为不受管束,经济自由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二是百姓自由。因为不需要政府的介绍信,百姓自由流动,甚至农民涌入城市打工,成为明朝的农民工。
三是文化自由。为迎合所谓市民,市民文化读物兴起,什么《金瓶梅》《三言》等等,肆无忌惮的在人们手中眼中流传。
四是着装自由。不像朱元璋那会,什么身份必须穿什么衣服,而是,你想穿什么就穿什么,什么男女混穿、露腿露腰,甚至……不穿,都没人管,真是比现在都自由……
五是思想自由。你可以骂孔孟,你可以崇拜心学,也可以摒弃封建礼教,甚至开始性解放。
所有你能想到和想不到的,在万历这几乎都可以实现。
政治纷乱几乎可以带来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生机勃勃……
但毕竟只是几乎,没有完全实现。
没有实现的原因在于美好的无政府状态的自然经济吸引来了可怕的敌人:努尔哈赤

2. 努尔哈赤的真相
勇猛励志的真相
努尔哈赤在众多家人(父亲、爷爷、堂姐夫等)被明朝猛将李成梁等杀死后,为报仇雪恨,韬光养晦,接受安抚,然后25岁的他仅凭十三副铠甲,奋发图强,统一女真,然后就是一次次击败明朝势力,夺取地盘。
多么光辉的励志史啊。
然而真相真的如此吗?努尔哈赤就这么牛X吗?
非也。

在努尔哈赤的身后,挺立着一个人,李成梁。
他是努尔哈赤的杀父仇人,也是努尔哈赤的知遇之人。
因为正是此人,一步步提供帮助,扶持起了这个无比强大的敌人。

李成梁,一代猛人大将,强敌的终结者,胜仗的包揽着,为什么会扶持和培养努尔哈赤呢?仅仅是因为歉意?还是没把努放在眼里?还是因为惺惺相惜?
他到死也没想到,努尔哈赤从一只温顺的猫长成了一个凶悍的虎,最终成为大明掘墓者。
历史的真相有时就源于偶然。
而努尔哈赤反目的真相,或许也不是预谋已久。
在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老师,是生存。
不会生产的游牧民族,选择用掠夺来获取生存资料。

成功的真相
努尔哈赤是勇猛的,甚至曾几何时也是战无不胜的,因此一度成为某些人心中的英雄。
甚至可以说,他曾经是成功的。
可在这成功的背后是什么呢?
努尔哈赤征战之后的做法是这样的:人口带走当奴隶、粮食带走自己吃、留下一片荒芜地。
像不像成群的蝗虫扫过粮地?
努尔哈赤比蝗虫还要狠,因为一片没有人耕种的地,是不会再长粮食的。
他,是竭泽而渔。
不仅如此,他还留下了无数尸骨,被饿死的平民的尸骨。
正如作者所言:
“无论什么角度、什么立场、什么观点、什么利益、什么目的、什么动机、什么想法、什么情感、什么理念,都应该承认一点,至少一点:这是掠夺,是自私、无情、带给无数人痛苦的抢掠。”
成功的征服荣光背后,是没有任何正义理由的残暴的抢掠。

3. 抗倭援朝的真相
万历年间,朝鲜作为明朝的附属国被日本欺负,于是明朝派兵攻打日本,历时7年,胜。
史称,抗倭援朝。
日本的史料大概是这么记载的:这场战争中我国涌现出了名将及光辉,虽然未必光彩。
朝鲜的史料大概是这么记载的:此战之所以能胜利,主要功劳是我朝李舜臣大将和义军,其他方面的原因微乎其微。
而明朝的史料,几乎没什么记载。
如此来看,明朝没出什么力呀。
然而真相却是:明朝先后派出李如松等诸多名将,及十二万五千兵力,英勇奋战、毫无畏惧、无私牺牲,击退了邪恶,捍卫了自由与正义。
明朝仅诏书天下: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明朝之所以不大肆宣扬,不是没做,而是觉得这是我明朝的责任,我们职责在此,而且,我朝势力强大,此小战,不足挂齿。
所以,真相不仅是明朝将领和士兵的正义奋战,力挽狂澜。
更是,明朝真正骨子里的强大。
强大到不去争所谓功绩。

4. 人性的真相
申时行说,主战者未必勇,主和者未必怯。
更难以看到的真相,往往躲在看似简单的事件背后。

万历末年有名的廷击案(案情复杂,感兴趣请自行百度),大致是说一个无名小人被人指示去拿棍子打太子,后来被及时发现,于是彻查,一直想立自己抚养的孩子为太子的郑贵妃浮出水面,太子为郑贵妃辩护,想要不追究责任,深爱郑贵妃的万历陷入两难……
史书大都如此评价:郑贵妃狡猾、万历昏庸、太子老实,最后老实的太子在正义的东林党支持下,战胜了狡猾的郑贵妃。
然而真相却几乎相反。
郑贵妃蠢,万历老奸巨猾,太子城府深,东林党不单纯。
一个蠢人办了件蠢事,被一群想挑事的人利用,结果被老滑头万历镇了下来,如此。

所以,
许多你曾无比熟悉的人,其实十分陌生;许多你曾坚信的事实,其实十分虚伪。
历史如此,当下的社会也如此。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