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把机会还给孩子——读《童年美术馆》有感

– “明师读书慧”读书心得 –

  第一次看到《童年美术馆》这本书时,我就被它的书名给吸引了。作为一名从事艺术教育的老师,也曾去过大大小小的美术馆,却还没去过一所专门为孩子定制的童年美术馆。当我翻开这本书后,让我对儿童美术馆有了新的认知,越看越觉得它似乎在改变着我们,读懂它或许真能改变我们教育者,更深的了解孩子这个群体。

  《童年美术馆》这本书是2021年9月出版,2022年1月它获得了“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本书作者李杰是“麓湖·A4”美术馆的副馆长与首席策展人。每年8月,A4美术馆如期开启“iSTART”儿童艺术节,自2014年举办第一届,至今已进行到第九年。这本书记录了他工作的历程和心得,如何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想方案。

  全书都是用作者自己真实的案例和思考进行叙述,看书时,仿佛我已经走进A4美术馆,与孩子一同探索美术馆中那一方未知的天地。下面,我将分享我读此书的三点感悟。

感悟一:

打破固有思维,察觉儿童声音

  我们一起来思考三个问题,或许能找到答案。

  思考一,儿童美术馆是什么?

  一提到美术馆这个词,大家会想到什么呢?不妨从儿童的视角来想想,可能是到处都贴满“禁止拍照”“禁止触摸”的字样,灯光也可能昏暗,孩子在大人的带领下,仰望着不可靠近的艺术品,让孩子与艺术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从另一个角度看,对美术馆本身而言,孩子们的到来,不能否认的是有可能会出现调皮捣蛋的孩子,或许他们会给美术馆带来意想不到的意外,并且还会打破一向安静的艺术殿堂。又或许有的美术馆是一个打着教育名义的迪士尼游乐场,门口处会有许多的课程顾问、玩具销售员不断上来搭讪推销,他们指向已经不仅是孩子,而是孩子身后的巨大客群,这样的美术馆早已背离教育的底线。但是作者李杰却反其道而行之,打破固有思维,每年与1000名小朋友合作做展览,以儿童视角策划布置美术馆,打造出专门为儿童而建设的美术馆。

  思考二,这样的美术馆,有什么用呢?

  它能让孩子发出“真”声音。《小王子》的作者曾说,所有大人起先都是孩子,可是他们中间不太有人记得这一点。可能是因为大人离开童年太久了。又或许是孩子接触的这个世界是一个成人们为了方便所布置下的园地,儿童只能在这个难以适应的旧秩序中生活,从而我们难免会对儿童产生认知上的隔阂。因此,当我们不能察觉儿童发出的真实信息,而是习惯于享受他们迎合我们需求的“表演”,这时候,其实我们已经离孩子越来越远了。

  很多时候,青少年由于心理的悄然变化,不再想什么就说什么,这时言语的交流往往比较低效,而艺术则是更立体的沟通与纾解渠道,这也是让孩子发出“真”声音的渠道。

  思考三,怎么样布置童年美术馆?

  把尊重孩子放在首位,用孩子的视角想问题。很早以前看过的一组照片展示了现实生活中很多公共设施都只是为大人设计的,大人打一把大伞,虽然是为孩子撑伞,可是孩子却在伞下较低的位置被雨淋到。

  在书中也记载了一次展览事故,作者正给168位小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布置,这些画被放到一个个圆盘上,运用特别的荧光色,非常特别。当开启蓝色荧光灯后,整个展厅就像聚集了黑夜里飞舞着的萤火虫。作品是在展厅天花板上打满了固定点,用安全隐秘的细鱼线将作品错落有致地悬挂起来。这个展厅进门处也特别有趣,参考了孩子的想法,将门的高度缩小到1米,并且制定了一个说明:所有成年人谢绝入内,门外的成人只能在门上的小洞洞里观看里面孩子情况。

  但是在展览开幕当天,事故还是发生了。孩子们把挂好圆盘拽得满地都是。当天闭馆后,展览部的同事抱怨起来,觉得就应该把这些“熊孩子”关到外面,不能放任没人管的小孩进来,这次行为太草率了。

  但是作者努力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并且鼓励团队,坚持不能拒绝孩子进入这间儿童展览室的信念。最终花了一个通宵,将绘制好的圆盘升高悬挂,并且增设了上百个空白圆盘放在地毯上。第二天再次迎接孩子们的“检阅”,他们守在洞口处观察到原来年幼的儿童并没有“看画”的心情,他们更愿意探索空间、触碰物品,他们自在地推着圆盘滚动,同时年长的孩子认真地观看着一幅幅作品,与幼小的孩子一起分享此处空间。展览一直开到月末,再也未曾现开幕时的事故了。

感悟二:

给孩子表达机会,唤醒孩子创造力

  创造力的本源是不断更新我们对寻常物品的认知,只有我们发现唾手可得的日常事物也能产生无限的创造时,才是真正唤醒了人的创造力。

  艺术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的生活;艺术也不是高高在上的,每个孩子伸手即可触及。在现代社会中,作为大人往往只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安全问题,很少让孩子主动去创造,害怕一旦放手他们会受伤,又害怕他们不会照顾好自己,其实孩子眼里有自己的世界,他们眼里,跟大人世界并不一样。

  在童年美术馆中,展出的作品并不是特别写实,或者是一些说不上特别像的作品。我们应该观察图像背后更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儿童流露出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自身的真问题。

  曾经有位母亲抱怨,说她的女儿向展览投递了7件作品,美术馆却选择了一件她认为最差的。那是一幅铅笔绘制的即兴涂鸦作品,一共画了不到10笔,画的是一个笑容灿烂、头发与裙摆飞扬的新娘,那是女孩儿时的“新娘梦”。这件作品创作于女孩5岁时,此画在技巧方面比不上其他运用水墨、线描以及拼贴画的作品“成熟”,但其他漂亮作品中却看不到孩子的想法。如果拿其他作品与她同班孩子课堂作品相比,会发现孩子只是更好地完成老师的指令。

  在此刻我也想到,近期在评选活动中发现一个现象,一幅幼儿园手工作品中,第一反应我想到的是老师背后的用纸片卷造型,用颜料精心刻画细节的情景,最终形成一幅唱戏曲的花旦形象作品,作品虽好看,甚至远胜于高年级作品,同样的是在“成熟”技艺中却缺少了孩子最真实的想法。

感悟三:

走进儿童世界,改变美育观念

  在“双减”的背景下,美育教育显得更加重要了,但却存在许多现实问题。作者发现80后以及更早的家长从小接受的美育教育是有限的,所以家长对待儿童的艺术培育,就像消费者选择产品一样,“但往往这么做,会扼杀掉孩子对更广泛的美的感知”。此外,美术馆、社区以及学校也都处在过去的惯性之中,它们往往认为自己是权威,是儿童的代言者或引领者。这就造成了儿童作为参与者和创造者的角色被削弱,只能成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最后孩子既不想和家长交流,也不想去逛美术馆了。

  在童年美术馆里,我们可以发现孩子性格各异,有外放张扬的,也有内敛寡言的。其中有一个喜欢蚂蚁的孩子给李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位小朋友不善表达,但李杰和他聊天时发现,他对蚂蚁情有独钟。孩子不但会观察,还会自学一些知识来研究这个种群,它们的习性、怎么繁殖、如何进食、有哪些天敌……这些问题他都了如指掌,甚至成功说服了父亲同意他将蚂蚁养在家里的地板上。李杰觉得很神奇,便鼓励这个孩子在美术馆里也造一个“活”的蚂蚁乐园。

  这个有些“冒险”的项目,最后还吸引了另外50多个小朋友一同创作。在这期间,李杰见证了这个孩子的变化,孩子变得爱交流了,并且非常自信。此刻,我们在意的并不是小朋友们最后的作品,而是在这个内容里发出的命题,或许它自始至终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但他给我们呈现的是生动的、有温度的东西。而这,恰恰是最好的艺术与生命的状态。

  目前,社会、学校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儿童艺术节、多元测评等等的活动,希望在策划布置的时候,一定要守住教育的底线,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多去征集孩子的意见,让孩子从接受者转变为参与者与创作者,它们正悄然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这些微小的变化,会一步步推动社会教育向更好方向发展。

  《儿童美术馆》是一本真实正在行动的书籍,文中拥有参加展览活动机会的孩子,在活动中不断地蜕变、成长,这才是美育观念正确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梁泰斌,男,东莞市长安镇教育管理中心,小学美术二级教师,美术教研员,兼任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

指导:闫德明

美编:长安融媒体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把机会还给孩子——读《童年美术馆》有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