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忆旧游

周末下午从老家回来的路上,路过丁桥。见两个年少的女孩儿趴在桥栏杆上望着,不知是在看河岸上垂钓的人们,还是在观赏水上的秋景,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

这条河因两岸满是芦苇,所以叫苇河,离我的初中母校不远。

记得读初三那年,中考在即,大脑的那根弦绷得太紧,神经性头痛便不约而至。秋见我痛苦,临近中考的几个黄昏,便在同学老师回家吃晚饭的间隙陪我骑单车到苇河边呼吸几口新鲜空气。

黄昏的苇河是很美的:落日的余晖铺洒在微波荡漾的河面上,恍如万千枚金币浮于水面,粼粼闪烁;两岸的芦苇绿油油,葱郁无边。秋双手扶栏,放声吟诵:“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我被秋的诗情感染,迎着圆圆的落日也诵道:“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随之,两人击掌而笑。

“秋,预选考冒了上重点高中,你去吗?”

“不去!我算着分答题,冒不了。还是上中专牢靠!”

“是啊,念完高中,考不上大学,还是等于零。”

“玉,你最想去哪里?”

“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背靠山盖座小房子,门前淌条小河,种几株莲藕,养几只鹅。你呢?”

“西双版纳。那里到处是各种各样的热带树,一年四季花常开,树常绿,书上说的那么美,我想一辈子生活在那里。”

……

那年秋天,我考上了县重点高中,秋因二分之差与中专失之交臂。

……

我高考落榜那一年,秋在初三三年复读后拿到了州城纺织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秋终于走出了母校,而我则回母校代课疗伤,准备一边教书一边自己复习参加来年高考。她有时回家会来学校看我,但我们再没去过苇河。

我考上大学后和秋同在一座城市,周末我们会一块儿骑单车去湖边玩,但没有苇河边的愉悦畅想,或许是心境不同,少了当年的那份压力吧。

……

一路走着,回忆着,苇河渐渐被我抛在了身后。走过公路边的村子时,路边堆了一大堆玉米,四五个人围坐着边说笑边掰玉米皮儿,占了车来车往的路,我便放慢骑车的速度,小心通过。

“玉,是你吗?”一个体态丰满的中年女子从玉米堆旁站起来惊喜地冲我喊。我一惊,停下车子,摘下口罩:“你是——秋?”我只觉得此人像秋,但看她一身的珠围翠绕,实在又不敢断定。“我就老得让你认不出了吗?”她哈哈一笑,拍拍我的肩,“你倒是没多大变化。来,坐下玩儿会儿吧,我也是昨天刚从南方飞回来。咱两快20年没见了吧?真想你。”我笑了,觉得人真是奇怪,刚经过苇河想到秋,几分钟后竟见到了。

“笑什么?”秋问。

“刚从苇河过来,正想着你呢,就见到了。听说你下岗后,去南方做生意,发达了,去过西双版纳吗?”

“西双版纳?跑生意去过两回。云南倒是经常去,你有什么人在那儿吗?有事尽管说,咱俩谁跟谁。”

“没,随口问问,听说那里风景不错。”

“也就是树多,热带嘛,一年四季都绿乎乎的。”

……

告别秋,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不免感慨:时间能够改变一切!今天的我们永远都回不了20年前的青葱岁月了,回不去了!秋“西双版纳”的梦已被时光的水流涤荡无踪,而我“背山面水”的桃源亦无处可寻。少年时期的梦只是最纯粹的梦。但是,它明如秋水,美如璞玉,不曾沾染尘俗分毫,它是青春无邪过的最明媚的佐证!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忆旧游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