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院前的无花果树 - 这首《无花果》,是出自诗人陈志岁的作品

文/朱燕
院前的无花果树

炎炎酷暑三伏天,缕缕香甜又飘前。
最是一年好时光,美味垂涎美景赏。
盼望着,盼望着,家门前的无花果又陆续成熟了,球根状的紫红色果实藏在枝丫间,浓绿的叶子衬托着膨胀的果实,越发诱人,伸出胳膊压低一枝,掰下一个个熟透的小精灵,瞬间满手也黏黏糊糊起来,哈哈,果子底部的乳白色粘液在手上拔出了长长的丝。顾不上洗,把无花果掰开两半,贪婪地吃起了它的果肉,真的好甜啊!

院前的这棵无花果树,是父亲亲手栽下的,还记的当时它只不过就是一个小枝条,是父亲托熟人给压的一个枝子,挪过来种在了家门前的寸土地上,严格的说,不纯是土地,而是半硬半土,也是父亲拿着铁锹,费了半天劲才开垦出来的一点点“土窝”,在城市里居住,难寻乡野的土壤,脚下是水泥、石子、沙子等硬化了的路,踩不出一片脚印,这是城市的特征,却也让人们渐渐远离了充满烟火气的劳动生活。小小无花果枝条,不嫌贫瘠的土壤,抵过风雨侵蚀,慢慢长高椟杈,父亲精心呵护它的成长,给它围起了四周,避免谁家的小猫、小狗的触碰到它。每到冬天,还用保暖材料给它裹上枝杈,怕它冻坏。经过几年成长,最初的那根枝条已经长成树的样子,长成了父亲家门前的一道风景,那一树的浓荫蔽日,让院前的窄巷有了几分清新和诗意。说实话,管理这棵无花果树,也成了父亲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成分,让它有了生命的意义。

从未想过从这棵无花果树上能摘到果实,享受它的那般甘甜,因为它实在就是父亲家门口的一棵小树而已,每年春天转暖,光秃秃的枝干上开始冒芽,慢慢舒展开来,直到长满一树浓密的绿。除了观其绿还是观其绿,随绿叶生长的就是每个叶杈处都生出了一个绿果果,绿叶绿果,不仔细看,以为都是绿叶,看多时便再不以为是风景。想不到的是,那颗小绿果会神奇变成丰盈的深紫色果实,它成熟的样子真的好诱人。此时,似乎这棵无花果树比以前要耀眼夺目了,对它的关注度高了,每天深情地注视它、仰望它,那是为了发现它树身上熟透了的果子,以入口解馋。父亲住的这一栋家属楼,一楼都有个小庭院,左邻右舍的大爷大妈们都走前门,于是这棵枝繁茂盛的无花果树,不光属于父亲栽植的风景,更是这栋楼前的一道风景。每年果实飘香时,邻居们走过,抬头望见甜果果,也便顺手摘了吃。密果期,硕果累累,父亲便拿个凳子踩着,折着枝子摘果子,母亲又分成一小份一小份,送给邻居们都尝尝,小小无花果树,成了这个院子里邻居和睦生活的见证。

其实,我小时候是不吃无花果的,还记的十几岁的时候,在舅舅家屋门口有一个小树,长的奇形怪状,当时去舅舅家,发现这棵树上结了很多小果果,也正是成熟的时候,个个丰盈饱满,有的都裂开了,露出了里面形似小虫子的种子,看上去很瘆得慌。心生好奇,遂问舅母,得知是无花果树,结的无花果。舅母摘下许多让我吃,告诉我说可甜了,我坚决不吃,我觉着这个小怪果不能吃,因为感觉这不是吃的东西,似乎只有树上结的苹果、梨、桃子之类的水果才可以吃。哈哈,当年孩童的我,也是少见多怪了。无花果树在我们鲁西北并不是常见植物,百度无花果得其是开花植物,其实结的果就是花,它主要生长于一些热带和温带的地方,属亚热带落叶小乔木。果实呈球根状,尾部有一小孔,花粉由黄蜂传播。无花果除鲜食、药用外,还可加工制干、制果脯、果酱等,其果味道浓厚、甘甜,独特的清香味,生津止渴,老幼皆宜。

现在,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食无花果,再者说无花果树枝繁叶茂,树态优雅,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是良好的园林及庭院绿化观赏树种,当下在很多人家的院里都栽种了无花果树,春天赏绿,夏天食果,直至深秋,还能把树上的不熟果摘下来做果脯、制果干、果茶,深得人们喜爱。还有很多种植户专门发展起大片的无花果种植基地,小小无花果成为了致富奔小康的大产业。一如我,不记的是什么时候吃了第一个果,从而上了瘾,喜吃甜食的我对无花果越来越爱,对无花果树也有了更深的感情。我想,还是吃的原因,实在是让我对它爱不释手。父亲疼女儿,每年院前无花果成熟时,总把第一个摘给我吃,一直不断给我送,直到最后一个成熟鲜果也是让我咽下了肚子,父母亲看到我吃的开心,他们便很开心。无花果甜,父母的牵挂和关爱更暖更甜,无论我长到多大,我都是他们倍加呵护疼爱的孩子……

许栽平地许栽山,常叶常枝似等闲。
从不示人花样子,但将果实现人间。
这首《无花果》,是出自诗人陈志岁的作品。“诗的前两句写物的形状,后两句写物的品格。无花果之可贵,就在于不向人们显示花样,只向人间展现果实。无花果的品格,谁能比的?谁愿学得?”……欣赏无花果的高贵品质,咏物寓意,一生心血浆晶蕾,静守柔光结硕嫱。看透富丽不舞俏,淡泊素雅立篱旁。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院前的无花果树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