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茨威格——生于和平年代却几经战乱

原创 时臼

斯蒂芬 茨威格(1881年11月-1942年2月)
1.生于和平年代
19世纪末的维也纳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这个存在了几百年的王朝带来了维也纳的全面繁荣,繁荣引起各阶层对艺术的强烈追求。每当人文中学放学铃声响起,驾着马车的大叔就能看到四五成群的学生涌出黑色的铁栏校门,十三四岁的学生按着兜里的零花钱奔向同一条街的皇家大剧院,只为抢一张今晚《罗恩格林》首演的站票。这种生活安宁又平稳,就好像时间的波浪会一直慢慢荡漾,把他们从摇篮送到坟墓。
维也纳的中学制度为八年,学生往往在前四年就学到了中学的全部知识,之后的四年里课堂的知识已经难以吸引学生,几乎全部人都把目光放到了校外缤纷的艺术世界,戏剧、绘画、文学、音乐等等,兴趣相投的同学往往会组成一个小团体,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在咖啡馆和剧院里一起讨论学习。
当我们讨论时,有人提起尼采,突然从我们这些人中间冒出一个人,带着故作姿态高人一等的神气说:“不过就自由思想而言,克尔恺郭尔还超过他呢。”听了这句话,我们感到惊奇不安。“克尔恺郭尔是什么人,为什么只有他知道,而我们却不知道?”第二天,我们全都挤进图书馆,去追踪这位丹麦哲学家的著作。

这让我想起《红楼梦》中那群同样十三四岁的孩子,咏物、争联即景、作灯谜等,诗词功力就连21世纪的文学系教授都不见得比得上。

再说回欧洲,大学毕业的茨威格由于家庭富裕,当游历世界的念头起来时不久就动身了,第一年去了自由开放的巴黎,接着去往印度批判那里狂热的种族偏见,然后坐船来到纽约这里专注发展经济没有娱乐场所可把茨威格闷坏了,在与各类人相识的过程为创作积累下丰富的素材。出了小说和剧本受到当时知名人士的欢迎,这也使得茨威格以更积极喜悦的心情盼望着欧洲的统一,相信欧洲的前途大好。

2.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的夏天,维也纳一连几天的晴朗天气,许多游客穿着夏装到郊外旅游,人们以为这天依旧和自己印象中的。随着皇储斐迪南被刺杀,恶劣的消息越来越多,但海边的旅馆依旧爆满,人们以为这次也将和过去一样,外交家们不过是虚张声势。直到奥地利向塞尔维亚宣战,平民隐约相信战争开始了,维也纳大街上支持战争的队伍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狂热。

3.荣誉的巅峰
期间出版了1922年出版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受到高尔基的称赞为“最懂女性心理的作家”。
50岁时茨威格回顾一生,写作、旅行、学习、读书、搜集、玩乐。
1934年被搜查房间后,机敏的茨威格就带上家人离开了奥地利,前往伦敦,1938年奥地利被帝国吞并

4.尚无尽头的流亡
和平年代,需求荣誉。流亡年代,需求安全。也许是这巨大的差距导致他对生活绝望,在巴西同夫人服毒自杀时还不到61岁。现在看来要是他再坚持3年,反法西斯战争就能取得胜利重回欧洲,还能再写几本畅销书,还能和众多的文学朋友欢聚一堂。
压抑的中学,渴望能对世界有所影响。追逐着艺术带来的美妙体验,喜欢和音乐家长时间地在一起,曾因一封信帮助到一个家庭免遭死别而感到无比的满足。对自己作品广受欢迎而感到欢喜。

这不仅仅是茨威格的经历,更是这整整一代人的经历。还没有哪一个时代的人经历了这么激烈的动荡,也少有人像茨威格那样条件优渥,大部分人的遭遇更悲惨。

战争的震荡将一个个活着的意义震碎。流亡八年的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写下这句话——震荡戏剧性地把我抛入一片荒漠,在此境中我清醒地认识到:“我不知道要奔向何方”。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茨威格——生于和平年代却几经战乱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