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读书有感】 《寒夜》一书,处处让人觉得被夜笼罩的压抑感

近期阅读的巴金先生的作品,读出他对时事的再现,对文中人物思想的关注,对于苦命人挣扎的悲悯,也读出他作品中透露出来的一丝光亮,给当时的人们和后来的读者一份信心。像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像今天我要写的《寒夜》。

寒夜,这个标题实在很是贴切!

夜,原本就给人一种黑漆漆的笼罩感,伸手不见五指,四处奔突,四处碰壁,似乎永远无法找到一个突破口;夜,还暗藏着太多的危险,让你不敢贸然前行;夜,还给人无法可知的渺茫前途。作者又在“夜”前面加了一个“寒”字来修饰,更见其冰冷,无情,让人呼吸中都带着凉气。

小说的男主人公汪文宣,从出场到生命终结,近乎没有快乐可言。母亲永远看不上儿媳妇曾树生,永远要在儿子面前编排儿媳妇的不是,争吵也是家常便饭,张口就来的,即使男主角已经病得无法喘息,也不能终止她们的争吵;儿子上寄宿制学校,即使回家,与父亲的关系也是冷得很,他身上有着男主角清晰的影子,性格抑郁,不善言辞;妻子呢,有着自己的事业和前程,比男主角能赚钱,家里开销基本上都是由她来支撑的。当然,男主人公和他的母亲,既不愿意花妻子的钱,又没有能力赚来钱养活家小,所以纷争也由此一次次地产生。

男主角的病情越发严重,咳血,气喘,眼花,他也被单位无情地开除了。即使后来单位换了领导,他被好心的同事推荐又返回了编辑部。可是,他的病情,让他很难面对工作的繁重,只能是勉强度日,还要继续用着妻子的钱来向前生活。

最让我读得痛苦的是,汪文宣的母亲反复强调的一番话,不该让儿子读书啊,读书的人也得不到好的前程,还不如人家单位的一个工人;她自己也不应该念书,连个老妈子都不如。读书人,读书人!包括汪文宣的初中同学唐柏青,也是有高学历的人啊,他依靠读书过上好日子了吗?没有啊!

战争起,妻子随单位离去,文宣终于倒下了,母亲也带着儿子离开了。妻子回来,看到曾经住过的屋子已经易主,家里的其他三个人的影子都没有了,包括她的爱人,她的亲生儿子,还有那个从来不喜欢她的婆婆。她又该如何继续今后的生活呢?

《寒夜》一书,还塑造了男主人公的一个中学同学唐柏青,妻子难产死去,他痛苦不堪,以酒来麻醉痛苦的灵魂,最后被一辆大卡车无情压死。

那位好心的同事钟先生,也身染霍乱而死。在公司草草的办理下葬在了时疫医院附近斜坡上的一块小地方。

还有文宣路上见到的小孩儿,穿着破烂,孤苦无助,流落街头,和《家》中写的大宅门外拥抱取暖的流浪儿有相似之处。

躲警报,躲战争,卖东西,无休止的争吵,爱情的摇摆,前途的渺茫,一切都让人觉得读起来心很重,很累,与“寒夜”这个标题特别配合!佩服巴金先生的文笔,以“寒夜”为标题,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记叙了这些人物在黑夜中的苦苦挣扎,是那么微不足道。

当然,夜,尽管很黑,总是要有尽头的。小说也写到了战争的结束,也写到了曾树生想着自己还有十二三天来做一些决定。寒夜结束,黎明总会到来的。

这样一部反映时事的优秀作品,实在是值得反复品鉴。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读书有感】 《寒夜》一书,处处让人觉得被夜笼罩的压抑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