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斯温伯恩:冥府歌者

他笔下的爱情往往非常凄清,一种失落的感伤弥漫在其诗歌中。他个人非常向往法国中世纪的浪漫爱情,却发现这种爱情在现实中根本找寻不到。他诗歌中的人物都渴求美好的爱情,却往往拥有悲剧的结局。在他的笔下,对肉欲的歌颂往往导致了肉体的终结,而在这些对肉体、生命和死亡的探讨中都具有古希腊哲学的影子。他认为,人死后会分解为土、火、水和气,这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的经典理论。

爱情和死亡在他的笔下是一种奇妙的结合。在他诗歌中,人物起初都惧怕死亡,后来却渴求死亡的到来。在斯温伯恩看来,因爱而死亡,因死亡而完成爱的悲剧,这是爱情最高的境界,也是神圣爱情的终结。情爱之深处,即天崩地裂、海枯石烂,所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生之肉身只不过是欲望承载之体,而想要完全达到至情至圣的境界,惟有脱离肉身。借由死去之灵魂,情感才能凝聚而升华为永恒宁静的激情。这样的爱是崇高的,这样的死亡是艺术而唯美的。这种对爱的认识和理解,影响了唯美主义其他一些诗人。

对于死亡的诗意描绘,正是因为斯温伯恩在现实中惧怕死亡。他方面挥霍人生,一方面却对人生的逝去有着深刻的醒悟和认识。他在晚年的作品中书写生之寂寥,死之安逸,也正是其生活的写照:在听觉渐渐失去的年月里,在病体愈加沉重的生命中,他对生活的希冀自然日渐消退。或许,没有了希望,没有了恐惧,没有了对生活的依恋,生命才能得到永恒的平息。正如他在那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冥府女王的花园》借由冥后普罗塞尔皮娜之手,写出生命终极的哲学意义

解除了希望,解除了恐惧
摆脱了对生命过分的爱
我们要对无论什么神祇
简短地表达我们的爱戴。
因为他没有给生命永恒
因为死者绝对不会复生,
因为就连河流疲惫地奔腾
蜿蜒到某处,也会安全入海

斯温伯恩的一生,蜿蜒奔腾,最终也安全入海。他曾希冀永恒的生命,也曾享受浮华的人生,最后安静地进入了冥府女王的花园。最终,冥后的“疲倦的嘴唇”要比爱情甜美得多,因为他所追求的永恒死亡之爱要比俗世中一切现实的爱情圣洁美满得多。没有了欲望的束缚,没有了色情的困惑,没有了肉体的羁绊,斯温伯恩体会到了“刹那之快感”和“永恒之宁静”的融合。在一生中古骑土的梦醒之后,在一生孱弱的身体化尘之后,在病魔与酒精的困扰永远摆脱之后,他的灵魂最终安息了。这位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民谣歌手,在生命的最终刻,其毕生的激情终于升华为永恒的哲学。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斯温伯恩:冥府歌者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