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时代的樊篱:盘点英雄电影 -《天国王朝》《洛奇》等

谈及传统英雄的时代难题,有个问题必须先搞明白,英雄,到底是怎么回事。

恰好我们伟大的先人曾总结说:“时势造英雄”。可见,英雄也是按需分配,只是此“需”非彼“需”,是指特定时代环境。至于什么人该被崇拜,礼记祭法有昵确规定:一是“法施于民”,二是“以死勤事”,三是“以劳定国”,四是“能御大灾”,王是“能捍大患”。换言之,就是圣人、劳模、明智国君和救危图困者。而圣人,像孔子、请葛亮之类,基本上已经不算人,是神了,归上帝管:“劳模”和“国君”则是从特定身份出发,从来都不缺少著书立说,用不着我们这些市井小民浪费笔墨、锦上添花。如此一来,这里所说的英雄,就只剩职业解危救困者,放在大银幕上,自然得专门为平头百姓伸张正义,恰好自古坏人多计,又擅长以寡敌众、恃强凌弱,于是,银幕上的英雄往往只剩下一种面孔——替大众代言的,能一个人干掉一群人的灵长类生物然也会有机器人什么的客事一下)

以此看来,历史背景不同,银幕英雄们自然是面目各一。

《十诫》

《十诫》中摩西象征着肉体和精神的高度完美统一,能仗神迹劈海斩波,率领大家远离苦难;

《天国王朝》中的小铁匠,追求的同样是真理永恒而非个人荣辱,所以他能为救百姓而降,归回成一个普通人

《特洛伊》中阿基里斯在大战中立下功劳,却不像他人那样朝首领摇尾,显示效忠,因为在他看来,留下千古美名才是此行目的…

就连《侠盗罗宾汉》这样的典型山贼,都被扣上了劫富济贫的高帽,可见昔日水深火热的老百姓多么需要天上掉馅饼。

追根究底,这源自日条件恶劣,生存环境千疮百孔,阶层差距巨大。

所调自由也好、真理也罢,说到底就是”抢钱、抢粮、抢娘们”。

换句话说,最初的英雄被寄托了更多俗世理想,作为老百姓的代言人,追求精神和行为的高度一致,最擅长抛家舍业,带着一群人武斗。

进入工业化后,一切都变的不同:旧经济式全盘崩盘、阶层洗牌,航海大发现滋生了冒险主义的盛行,伴随工业革命而生的一系列技术成就,又让个体拥有了单拳对抗四脚的资本——枪。

既然向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幸福生活是所有人的心愿,那单枪匹马的孤单英雄成为时代宠儿也就再正常不过。

恰好西部片风行,让牛仔精神进入千家万户,铁胆英豪成为个人理想的最佳注解。

这一时期,从搜索者里无所不用其极的寻人,到/大地雄心中的移民之痛。

《大地雄心》

一律是表现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取经”精神,武力之下是一颗颗不甘平庸的心。

工业革命的变动期过后,世界进入秩序重构与平稳过度中,昔日假大空的自由理念,逐渐平等、民主等现代法治观融为一体。

八九十年代起,英雄鲜明分为两派,一是弱势群体代言人如《兰博》、《洛奇》、《男版灰姑娘》等,一律坚持信念,让奇迹在贫瘠中绽放;

《超人》

另一种是秩序代言,如《超人》、《007》、《机械战警》,违背上司意图,其实是为了保护更多人。这基本上就是当时社会群体心理的两种代表,草根和中产。

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生计昌平和文化多元化结出了个人主义的新果实,虚拟英雄们纷纷上阵。

其实这些超级英雄的骨子里,无非是类物质技术高度发达催生出膨胀的自信,而“英雄亦凡人”的套路,一方面顺应后现代颠覆主义思潮,另一方面则传承了八、九十年代以来二分法主题。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时代的樊篱:盘点英雄电影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