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读书笔记 |《故事新编》鲁迅

鲁迅的嘲讽技能是满级的。八则改编自神话传说与古籍记载的短篇故事,将封建传统、文人士官、特权阶级以及无知民众嘲讽了个遍。借古讽今,果然「没有将古人写得更死」,反而从熟悉的故事中挖掘出了可贵的新意。

《补天》

女娲造人是因为无聊,补天是因为发觉自己捅了篓子;路遇将死之人虽心生怜悯,却觉得麻烦而不救。

巨鳌驮去的只是两座普通的山,并非什么仙居;五彩石并非神物,只因青石不够用,才融了其他石子。

这些描写用在女娲身上显得荒诞,用在普通少女身上却觉真实;用在上古神话上显得大逆不道,读来却令人忍俊不禁。

于是,传说被去神化。神非衣食父母,更非救命稻草,能为自己负责的只有自己,能救自己的也只有自己。

《奔月》

经群友科普——英雄气短,困于柴米油盐的后羿,有鲁迅自己的影子;忍受不了顿顿吃乌鸦炸酱面,于是偷药奔月的嫦娥,有许广平的一丝痕迹;而被后羿实力嘲讽的弟子逢蒙,则是现实中鲁迅弟子高长虹的化身。

文末,后羿欲射月,却在进进退退间作罢。最终,他将这些羁绊放下,先吃辣子鸡,再想前程事,也是一种踏实面对往后人生的态度吧。

《理水》

嘲讽力度全开的一篇。从头到尾从上到下把文人、学者和民众都嘲讽了个遍,读起来分外痛快。

除了讽刺官场只捞好处、不干实事,学者夸夸其谈、毫无底线之外,嘲讽民众更是绝妙。见到官船的人回来了,大家都来围观他头上的疙瘩;两位被簇拥着的大员来了,民众便探头探脑打听——真是彻头彻尾的看客。要派人见官时,畏畏缩缩、逃避责任。而面对官家的无理要求,则唯唯诺诺、奴态毕现。真把这令人绝望的国民性写得透彻。

《采薇》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暴虐的商被周取代,是一种进步、一种必然。这放在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下,自是有其所指。

守旧者带着一套迂腐的价值观,也许他们本身并未作恶,甚至是道德模范,却与追求进步、追求革命的新价值观产生激烈碰撞。

时代的颠覆已然发生,愚忠前朝、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显得无奈、可悲又有些可笑。

《铸剑》

全书气质最creepy的一篇,讲了眉间尺为父报仇,与黑衣人双双自砍头颅以杀死楚王的故事。

反复溺水最后被一脚踏死的小鼠、生铁块的王妃、被狼群啃噬的尸体、在鼎中高歌游泳互相撕咬的人头,残酷而荒诞的镜头在文中比比皆是,渲染出既侠气凛然又阴森血腥的气氛。

面对压迫,优柔的眉间尺是文人的化身,而黑衣人则是果决的战士。他们所代表的大众,每个人所遭之罪各有千秋,心中愤怒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但反抗的对象却是一致的。抱着决绝的死志,奋然前行。

《出关》

文风很是活泼可爱的一篇故事,描写常常如漫画般夸张生动。

老子是像一段呆木头似的老头子;出关是为了躲避“道不同”的孔子的迫害;道德经是为了出关、敷衍写就的讲义;这道家经典最终的下场是与充公的布匹粮食为邻。

对传统以及盲目追随传统的愚民的批判贯穿全文。儒家仁义礼智信全无,为了庙堂之高可以不择手段、排除异己;道家代表则还有些狡黠可爱,为避祸患灵活变通、敷衍周旋,只是全无出尘之相,经典亦全是胡诌。

《非攻》

墨子凭靠一颗赤诚之心,践行自己的主张,以勇气和逻辑兼备的游说手段以一己之力拯救了宋国。回到宋国后,却处处碰壁、遭受冷遇。

这许是在影射当时时代的弊端,抑或是在为自己及其他义士抱不平。

《起死》

此篇题材最为特别,是以庄子为主角的剧本。

庄子将一死尸复活,怎料却被反咬一口,污作盗贼。唤来警卫,依靠特权脱身,却使警卫身陷囹圄,与起死者纠缠不清。

站在庄子的角度,这似乎是一个救了愚民、反被恩将仇报的故事。

实则恰恰相反。

庄子突然起意的“行善”,实则是任性妄为的伪善;自以为是救人,实则是害人。先不论起死者是否愿意在这无亲无故的500年后复活,只说当起死者向他讨要一条裤子时,他却为了要面见楚王而一口回绝、急忙脱身,与他用大道理说服起死者穿衣不重要时的态度完全相反。

特权阶级企图“教化”民众安贫乐道,只因自己不肯为一无所有的人施舍薄缕;在麻烦上身时匆匆逃离,将麻烦甩给穷人内部;精神上却认为自己行了善事而对方却不知感恩,仍为自己的高尚情操而自满——这做法可恨地真实。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读书笔记 |《故事新编》鲁迅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