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重新开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归档:向荣《风光:在奥斯卡的另一边》

何塞·路易斯·加尔西是以电影评论家的身份踏上电影之路的1968年西班牙电影剧作家协会授予他最佳文学工作奖

他曾为《标志》《电影研究》等杂志撰写评论文章,也曾经为西班牙著名导演安东尼奥·梅塞罗担任过编剧。当时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的他,在梅塞罗的提携下,很快发展成为西班牙的导演新星,并于1983年凭借本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西班牙导演,由此迎来了导演生涯的巅峰时期。

他的另一部影片《爷爷》曾经获得1999年第7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在加尔西的电影生涯里,他不仅是一位集导演、剧作家、电影评论家和鉴赏家于一身的创作者,才华横溢的他更是西班牙最为多产的电影制片人。他的作品大多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命运,展现了西班牙的社会状况。他拍摄的影片舒缓、朴实,对白幽默、简练,形象地展现了西班牙内战给西班牙人民带来的精神和心灵上的创伤,描述了战后马德里的现实生活。

他的主要作品还有:《摇篮曲》《咔嚓》《绿草地》《继续演出》《考试通过》《发亮的伤口》《旋转木马》等,他的影片在商业上也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专家评点
《重新开始》以极为朴素和平淡的叙述方式表现了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作家临终前深刻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影片异常鲜明的国际化主题旨在说明,有爱就会永远年轻,没有爱才会老朽。电影的焦点落实在迁回地阐述老作家造访故乡的原因中。一个几十年都流亡在海外的作家,在用手中的笔与现实社会相抗衡的同时,潜意识里总会希望得到乡情的抚慰,不然,为什么还有回去的牵挂?那些过往的情感历程,也许在回去之前,曾经千百遍地在他情感世界里反复重演,那些他个人生命里的温暖与光芒,是支撑他生存的一种坚实的力量,就如双脚踏在土地上般可靠。

作家身患绝症的剧情设置也许在今天看来有些过于煽情和俗套,但整部影片合理的情节编排、流畅的演员表演,悲怆的巴洛克音乐的反复,到达山顶的石头,似乎也是在无意义中体现人类在与必然的命运抗争中所获得的生存意义。

在临近死亡前遭遇一场有几十年时间错位的爱情,或许就是生存的一种意义,这种意义让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火重又闪烁出明亮的光,哪怕再短暂,也是存在的一种明证。爱情,是生命里的一种过往,历史的因缘际会让故人错过了生的美满,而死的缺憾却在爱的激情里成就了永恒,这也正是影片最打动人心之处吧。美丽的小城,真实的场景,感人的故事丰富了影片的影像魅力,而演员的表演为我们带回了爱的感动。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珍惜每一天吧!因为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即使是面对死亡,亦会绽放出美丽的微笑。

这是爱的经典,不容置疑,不容不屑。

电影故事
居美国的西班牙作家安东尼奥·阿尔巴拉哈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的人生并没有因此值得庆贺因为此时的他已经身患绝症,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旅程在生命的最后期限里,阿尔巴拉哈按自己的心愿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一西班牙的希洪市。那个地方,曾经是阿尔巴拉哈发誓只要佛朗斯科·佛朗哥的强权统治还存在就永不会回去的地方,那是他一生自我放逐开始的地方。

还是以一种情感体验的深度打动了观众。

在面对死亡的生命寂寞里,老年人应该选择怎样的方式来实现自我的救赎?个人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如何消解恐惧?每一个人面临自己的死亡,毕竟只有自我承担。人们如何才能平心静气、从容不迫又具有人性尊严地离开世间?面临死亡的挑战,每一个人何以维持生命的尊严到底?这不仅涉及社会的、法律的、道德的、伦理的方方面面,尤其关涉到人的精神信念与修养

在这部敏感的、始终带着淡淡乡愁与终极思考的电影里,作家对于故乡、祖国不绝如缕的眷恋之情以及对于作为游子最终的身份归属、情感走向的优思,都在演员细腻的表现中展露无遗。在那首缠绵的《重新开始》的主题歌曲声中,我们与主人公一同再次肯定了人生存在的终极意义。生命的终极意义也许就在于它的过程,以及过程中的感受吧。那些美好的感受:爱情,追忆,游走……都是如此华丽而又盛大的内心涌动,生命是沉甸甸的,值得我们为之隐忍,为之辗转反侧。所谓乡愁就是早已忘却的人或事每每在午夜的梦中萦回,人的一生原来就是无数的时间和地点累积起来的记忆…时间的渗透,让爱的潮汐变得越来越迟缓,但它仍然会留有爱的痕迹,仍然会有涨落。

也许作为“人”的生物在人生三个阶段所怀有的迥异的文化价值观年轻时努力的独立感、中年后维持的稳定感以及老年的归宿和彼岸的认同感,总会让我们轻易地忽略走向生命终点的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与诉求,但是无声无息的爱,铭刻在生命的基石之上,在生命的日暮时分,总会鲜活地映现在追求彼岸的精神世界里。在用影像定格的生命空间里,每一个即将老去、已经老去的人,只要怀揣着回忆,他们都将永远年轻,永远热爱,永远梦想

事实上,影片的故事建立在西方存在主义思想基础之上。人老了,时间却永远年轻,人永远不是时间的对手。在存在主义那里,在面对和承认世界的虚无性之后,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理念提供了西方人一种英雄式的人生方式,即在任何人都要面对的死亡和虚无性中,生存的价值追求才被体现,存在于此的真实才变得可贵和神圣。与此类似的是,加缪让那代表了全体人类的西西弗斯在斜坡上一次又一次推动必然无法但是现在,佛朗哥已经死了

他的心在生命的最后时分召唤他回去。

在阿尔巴拉哈最后一次探访故乡的旅程中,他与自己因为内战而失散了四十三年的恋人爱伦娜相聚了。时间的流逝并没有泯灭他们内心里对年轻时的爱的记忆。在回忆中,他们重温了人生最初的幸福时光,生活的第一页因此而变得无比重要和美好。也因此,他们发现,分散的这四十多年里,他们依然保存着最初相爱时的那份情感与依患

两天后,阿尔巴拉哈准备离开希洪回美国了,临别之际,爱伦娜送给他一份礼物。他拆开礼物后发现,那竟是当年初恋时他送给她的那张叫做《重新开始》的唱片。

当爱伦娜说着她的“再见”时,她其实早已明了阿尔巴拉哈的身体状况了。

重新开始,这一切究竟可能吗?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重新开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