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读书笔记 |《忧郁的热带》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人类学家的漫漫忧思

「我讨厌旅行,
我恨探险家。
然而,
现在我预备讲述我自己的探险经历。」

作者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书籍简介中说,本书是人类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记述了作者青年时代在巴西考察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克瓦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时「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

这个简介让我想起去年读过的一本讲述作者深入新几内亚腹地考察土著部落的书——《雨林行者》。那是一本读来畅快如冒险小说的书,书中有绝赞的美景、瑰丽的物种和文化迥异的土著人,还有作者据此对文明的反思。

我怀抱着踏上新大陆的激动心情打开《忧郁的热带》,以为它也会同样令我开怀。

哪知道,这是一本让我忧郁甚至痛苦的书。

帕拉那的原始森林

首先,这本书的翻译太折磨人了。

不知是不是人类学著作的惯例,这本书里凡是涉及到人名、地名、动物名、专有名词,甚至某些物品的名称,都要在后面的括号里标注原文。满纸字母汉字混杂除了碍眼一点,倒也问题不大。但自从我发现译者把桉树直接音译成尤加利树后,我就忍不住一个个去查那些被作者音译得完全陌生的词汇,渴望找到一点熟悉感。发现茱尔士·韦恩其实是我们熟悉的儒勒·凡尔纳,可能是又一个令我欣喜又无奈的时刻。

文中充斥着各种病句则是另一大问题。类似「用绳子穿鼻牵引着走的牛却也较能不受在水深及胸的沼泽中耗损体力的长途跋涉。」「这种工具是用一种在河岸边常见的鼠类,叫做capyvara的鼠类其弯曲的犬牙绑在一根把手的末端做成的。」这种句子尚且能看懂,而「他们过去的历史我们仍然一无所知,他们目前生存的地理环境甚为恶劣,这两者或许有一天能让我们解释他们目前的处境只不过是到目前为止被历史拒绝分给他们肥牛的浪荡子罢了。」「在巴西和在印度一样,人们重述个人独自表演。」这样的叙述就着实让我一头雾水了。前者勾引我开始做修改病句的尝试,后者则让我陷入不该有的沉思。

这样的翻译让我的阅读有种断裂感,难以连贯地跟随作者的思绪涌动。同时,我原本就不快的看书速度,也时常变得近乎停滞,于是阅读的畅快感荡然无存。

卡都卫欧族少女

当我打碎初时读一本轻松探险游记的幻想,转而希求一部严肃而成体系的人类学专著时,却发现这本书也并非是后者。

我很难界定这是一本什么书,它是游记、自传、散文、日记、甚至剧本概略的杂糅,除了人类学田野考察记录外,还包含了大量作者对于旅行、艺术、政治、宗教,当然还有对人类学本身的思考。

如果这本书的内容和翻译一样差劲,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弃读,但偏偏,我时不时能在其中遇到无比闪光的片段,硬是把我留住。

对我来说,这本书就像是散落一地的珍珠。

每个章节里都埋藏着珍珠般散发光晕的哲思,但它们是四散的,我把它们一颗颗拾起来,却缺少一根将之串成项链的线。

同时,走上这片珍珠地,需要谨小慎微担心滑倒,因为这些珠子常常出没得很突然,比如第七章是描写日落时分的日记、第三十七章是未完成的戏剧的故事梗概,再加上也许受翻译所累,许多珠子都仿佛在滚动,不太好理解。

波洛洛族人

这本书共有九部。前两部散乱地记录行前准备,讲述此行原因;第三部记述由里约港至圣保罗的观感;第四部从圣保罗观察谈起,重心却落在了印度;第五部至第八部分别为对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克瓦拉、吐比卡瓦希普这四个土著部族的田野调查;第九部名为《归返》,实则并非对返程的记录,而是对人类学的深入反思。

我原本最期待第五至第八部,这些与土著人群零距离面对面的记述,本该是极为生动有趣的。但不知是不是作者过于严肃仔细,必须把所有事件完整记录,这四部的前半部分都是寻访这些部族的路上经历,我个人认为大可不必如此事无巨细地详述,这样使得整个部分头重脚轻,也稀释了有趣的程度。这个问题也许是全书的缩影,正如我同样觉得在前四部中作者关于行前和途中的叙述,也过于拖沓了。

当然,从阅读作者对四个部族的深入研究中,我也有所收获。例如,卡都卫欧族的均衡而不对称的艺术创作是其社会结构的投射,波洛洛族圆形的村落布局与他们关于生死的信仰呼应,南比科瓦拉族酋长的诞生方式似乎暗示着“同意”才是最本源的权力的心理基础,这些都是作者基于艰辛的田野调查而产生的非凡洞见。

作者在最后一部中谈及人类学的意义。他认为在其他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尤其是在最简单的社会形态中,可以看到剥开虚浮外衣后的社会本质,找到针对法国现代社会弊病的良药。「全人类都是兄弟这样的话就会具有实际意义,如果它能使我们在最穷困的社会中找到我们自己影像的一种确证,找到一种经验,其中的教训我们可以吸收同化,和很多其他的教训一样被吸收同化。我们甚至可能在这些教训里面发现到一种始源性的清新之感。」

其实这也是我最期待在这本书里看到的东西,即通过对原始部落社会的考察,发现某种人类社会本源的共性,并为现代社会之弊开出一副药方。但似乎这本书并不能很好地回应我的这份期待。作者仅仅在全书最末提出了这种可能性,而前面的章节却并未有从各部族的社会模式提炼出共性或药方的尝试。

南比克瓦拉族射手

最吊诡的是,全书令我印象最深的居然是有关印度与巴基斯坦的两处讨论。

第一处是作者通过对印度和美洲的对比,思考自由和种姓制度的内涵。

「自由是个人及其所占有的空间之间的一种客观关系的结果,一种消费者与他所能应用的资源的客观关系的结果。」

美洲是人口最稀疏的地方,而印度则是人口最稠密的地方,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在美洲,我所看到的首先是物质的宇宙,而在印度,我只看到人类。」

在人群密度爆表、人均资源匮乏的印度,或许根本就不存在西方语境之下的“自由”的概念。「东方与西方之间的误解主要是语意上的问题:那些我们想在东方广为宣扬的观念或“指涉者”(signifiers)所要指涉的指涉物(signifieds),不是性质不同就是根本不存在。」因此对印度来说,西方式的自由或人权,不是不想实现的,而是客观上不可能实现的。

作者进而思考种姓制度的起源。他颠覆性地认为这项广受诟病的制度在其设立之初,也许是怀抱美好意愿的,这是一个在无法实现自由时的无奈之举。他认为种姓制度一开始也许并不是以压迫为目的,而是希望不同种姓之间相互有别但平等,如此可以更加全面地整合利用印度极为有限的资源。但由于一个可使人攀比的因素被引进了种姓制度,造成不同种姓有高低之分,于是一部分人沦为奴仆。作者称「这项伟大的实验的失败是人类的悲剧」。

将种姓制度的诞生视为悲剧而非有意的恶行,是一种颇有深意的视角,它暗含对印度人的尊重和对整个社会之不幸的悲悯。

南比克瓦拉族少女

另一处是作者探访巴基斯坦的塔希拉遗址时,抒发的对伊斯兰教和佛教的思考。

塔希拉原本是世界著名的佛教中心,是《西游记》中“西天”的原型。但在该地区历经13个世纪的伊斯兰统治后,如今保存下来的佛教遗迹寥寥无几。

作者就此批判伊斯兰教说:「伊斯兰教有建立一个传统的欲望,但同时却又有种压抑不住的强烈欲望,想把先前的一切传统都毁灭,每个国王都企图创造一些永不磨灭的东西,采取的办法是把时间销毁。」

作者接着指出,这种毁灭性来源于该教本质的缺乏包容,它倾向于用自己制造对立冲突,再用极端的方式化解来笼络信徒。「整个伊斯兰可以说事实上是一种在其信徒心中制造各种无法克服的冲突之办法,再加上一项附加说明:只要采取非常简单(简单到过分简单)的方法可以解决那些冲突。用一只手把他们推到危险边缘,再用另一只手把他们从深渊的边缘拉回。」

接着画风一转,指责伊斯兰并非作者本意,作者其实是借此反映法国社会的愈发极端和割裂。「我不能轻易原谅伊斯兰,因为它显示出我们自己的影像,因为它迫使我了解到法国已开始越来越像一个伊斯兰国家的程度。」

最后,作者认为佛教哲学是出路,并且佛教哲学与西方现代价值观十分契合。「事实上,东方世界与西方世界互相接近的程度,远超过两者与伊斯兰教这个时代错误之间的接近程度。」

佛教强调包容而非割裂、敬意而非威慑,不苛责异己,也从不用死后世界的恐惧威胁教众。虽然主张“空无”,但在实现“空”的过程中,佛教的修行却是需要人们踏实地行动的。

我不确定这是不是来自佛教的指导,但作者在文末的建议优美而灵动,以此收尾再好不过:

「对一块比任何人类的创造物都远为漂亮的矿石沉思一段时间;去闻一闻一朵水仙花的深处所散发出来的味道,其香味所隐藏的学问比我们所有书本全部加起来还多;或者是在那充满耐心、宁静与互谅的短暂凝视之中,这种凝视有时候,经由某种非自愿的互相了解,会出现于一个人与一只猫短暂的互相注目之中。」

南比克瓦拉族少年

(本文配图为原书插图)

. The End .

shadow0312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读书笔记 |《忧郁的热带》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人类学家的漫漫忧思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