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读书笔记 |​​《帝国游戏》罗贝托·波拉尼奥

这部盛名在外的波拉尼奥长篇小说处女作,并不是我喜欢的作品。

虽然偶尔被作者诗意的语言击中,但整体来说,这部日记体的小说给我烦琐散乱的印象,悬疑和情色元素略显生硬,加之对兵棋和二战缺乏了解,阅读过程频频犯困。

罗贝托·波拉尼奥

书名《El Tercer Reich(第三帝国)》中译为《帝国游戏》。

诚然,“第三帝国”是主角乌多沉迷的一款兵棋游戏的名字,但读完全书,我意识到“第三帝国”指代的绝不仅是一款游戏——它是乌多精神的归属地。

兵棋示例

这个在西班牙度假的德国青年,从未经历过战争、否认自己是纳粹,却在骨子里崇拜和向往着第三帝国的盛况。

他对自己的德国人身份深以为傲,热爱德国作家,而对他国作家不屑一顾。

他热衷于在二战背景的兵棋游戏中为德军找寻胜机。

他对纳粹军官的事迹了如指掌,赞美他们「细致,冷静,阴沉,勇敢,谨慎,在每一双眼睛里我都能找到勇气和爱」。

他称战后的欧洲是「一个健忘的欧洲,没有史诗,没有英雄主义」。

然而他一切向往的根基只是虚妄的想象,一切崇拜的动因只是精神的空虚。

因此,他在真实生活和虚构战局的复调之间挣扎,又在兵棋游戏输给战争亲历者克疤多、精神的“第三帝国”被摧毁后几近崩溃。

最后作者让乌多从这种虚妄的沉迷中醒悟,回归现实,并嘲讽那些仍旧在虚构的战争中沉沦的玩家们:「这里百分之八十的发言人亟须精神治疗」。

我不确定作者是抱着怎样的心情在写乌多这个人物,但在乌多虚假的民族主义狂热背后,我对他的格格不入和深刻的空虚抱有同情且感同身受。

他是个沉迷于自己精神世界的“怪胎”,对低俗的玩乐、无效的社交和消费主义充满不屑,因此总像是“漂浮”在嬉笑享乐的人群上空。他不承认快餐式的友谊,却格外在意回忆中的纯真情感。他在一场崩溃后彻底放弃了曾经挚爱的兵棋,回归了“正常”。

精神乌托邦的崩塌,将他逼回了现实,但现实仍旧虚无,他又能在哪里找到寄托呢?

合上书页,我明白自己和乌多那么相似。阅读就是我的“帝国游戏”,而我害怕、也不屑走出来。

. The End .

赞(1)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读书笔记 |​​《帝国游戏》罗贝托·波拉尼奥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