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读《读库2004》有感

本辑《读库》一共包含了七篇文章,分别是:《阿来和他的嘉绒藏区》《“粉戏”新演》《红星照耀铁十字》《大片泡沫》《在花木掩映也唱不出歌声的枯井里》《用真实的数据来骗你》以及《诗人的“精神指纹”》。

本辑《读库》的第一篇文章是央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摄制组访谈阿来的文字整理稿,也是这个系列的第四篇,毕飞宇、贾平凹和迟子建的访谈参见《读库1803》《读库1806》和《读库1902》。纪录片早已在腾讯视频上线,不过我还没有看过,相较视频,我还是更喜欢这种访谈的文字稿。

阿来的《尘埃落定》我多年前就读过,《机村史诗》六部曲中的《空山》我也读过,但其它几部还没有读,而且因为时间原因,近期也没有读的打算,不过这六部曲相对独立,单独阅读哪一部都可以。

阿来的家乡在嘉绒藏区,这个地带从四川甘孜州到汶川。对阿来来说,藏区的生活就是他35岁之前面对的全部现实。他1959年生在四川阿坝马尔康的一个二三十户人家的小山寨,不久前这里还归土司管辖。

自然、历史、宗教、人性与个人实践错杂交融,在阿来的回忆中舒展开来,故乡由此生出一种新的内涵:“其实故乡也是我们自己的一个投影,写故乡也是写自己。如果敢于真实地写出故乡的面貌,也是对自己的一个真实认知的过程。”这篇访谈,可以说阿来是在完成一次对故乡与记忆的回望。

其实我知道阿来,完全不是因为他2000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尘埃落定》,而且他成名后去成都主办的《科幻世界》杂志,这可是中国科幻迷心目中的重镇,高峰期的发行总量有六七十万册,据说这也让阿来获得了生活自由。当年,记者采访他,看他整天在书市上忙布展,就问他,你是不是觉得办杂志比茅盾文学奖还重要?他回答说,那当然了。

阿来离开故乡来到成都,包括前面提到的参与主办《科幻世界》杂志,都源于阿来喜欢变化,一直觉得,人生变化是应该的,人生如果一直不变化,多没趣。是啊,如果每天遇到什么人、遇见什么事都在预料之中,很少有新东西,那真的很无趣。

对于这篇访谈,印象最深的是阿来在教中学时对中国教育的一点体会。阿来当时的感受,虽说教学一直在改革,但其实直到今天仍然如是。

阿来说:


因为那个时间教历史,薄薄的就那么几本书,但是背后还本书叫教学大纲,第一节课重要的知识点,要给学生讲什么,结合着教材,就很明白。而且文科的教学,那个时候我就觉得有问题,那些字谁都认得,还把它翻来覆去讲,没法讲。你说陈胜吴广起义,多少多少年,怎么讲?写明白了。目的是让他记住这个事情,对吧?但我们那个时候,老讲意义,所以我就想脱开课本,自己摸索。与其照本宣科,不如扩张他们的知识。

于是,阿来成了学校最受欢迎的老师,还因此找了个老婆。
其实正如阿来所言,讲那些本来没有、被挖掘出的很多意义,其实那些意义是没有意义的意义。而且这意义,不由我们自己来理解,是教学大纲里规定的。

有一次,阿来写的文章,编到学校教材里去了。家长说,哎老师,我们认识啊。把小孩带来说,你给他说说你文章的意思。结果,阿来也不敢说,而且事后问那个小孩,你们老师怎么讲的?

想想觉得好笑,其实特别现实。网上曾经有个段子,高考选取了某作家的文章,怎么分析,最后让这个作家自己去答,结果不及格。我小时候那会儿,小时候都是妈妈嘴巴嚼嚼嚼,吐到孩子嘴里,哺育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但现在小孩长大了自己能吃了,还这么嚼着给他!这能行吗?

当然,在当下的大环境下,这也可以理解。因为今日我们读到的历史,不论是古代史,近代史,还是现代史,教材其实都是根据现实需要,不断加以改写的,意义更完全是为了教化的需要赋予的,至于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的,是不会告诉你的。

京剧《战宛城》在历史上曾被历代官府称为“淫戏艳曲”,是一出“粉戏”,官方将此戏定性为“宣扬淫毒奸杀者”。在戏台上同时展现战争场面和寡妇思春,需要高水平的场景布局、舞台调度以及表演功力。

吴钢在《“粉戏”新演》中记录了1981年该戏首次恢复演出时的场景,定格了袁国林、陈永玲等演员极富神采的时刻。

因为我一直欠缺艺术细胞,对戏曲一直没啥兴趣,虽然近几年一直在北京工作,其实不缺少欣赏曲艺的机会,但不要说京剧,就是话剧也没去看过,收到过朋友赠的票,也都转送了他人。所以,对这篇文字也就是大略的翻了一下。对于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推荐去读吴小如先生著的《看戏一得:吴小如戏曲随笔》,书中的文章“篇幅虽短,却非捧场文字,褒贬取舍,愿略存‘良史’遗风。知我罪我,惟俟来哲”。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动用全军对苏联发起闪电进攻,苏联的坦克装甲车辆呈现出劣势,在战争初期节节败退。面对如此局面,苏联红军指战员转换策略,逐步有组织地改装、修复缴获的德国坦克和自行火炮,将其用于作战,渐渐扭转劣势,最终实现了苏德战争的胜利。
徐辰的《红星照耀铁十字》用详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历史讲述了这段搜寻敌军坦克的战争插曲,既体现了历史与战争的残酷,读来详实又有趣,其实如果有朋友能整理资料写写看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改装、修复缴获的日军武器的历史,可能同样有趣。

张鹏导演的电影《阿修罗》我没有看过,豆瓣上3.1的评分从一个侧面说明,可能也不值得看。

王宇的《大片泡沫》中深度采访了电影《阿修罗》各环节主创,完整细致地呈现出《阿修罗》的整个创作过程,同时深入地剖析了大片制作背后的种种复杂细节。

2019年7月,筹备六年、投资七点五亿的电影《阿修罗》上映,同期上映的还有电影《我不是药神》和《邪不压正》,三天后票房只有四千多万,随后主动撤档。可以说,从满怀野心到全盘失控,这部电影从侧面见证了中国电影业泡沫的破碎。

看到晨星的《在花木掩映也唱不出歌声的枯井里》,千万不要被文章题目误导,其实这是一段英国百年前抗击霍乱疫情的科普故事。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伦敦暴发过一场严重的霍乱疫情,医生约翰·斯诺用空间统计和大数据挖掘的方式解除了这场危机。在疾病病菌理论尚未建立的年代,斯诺用科学的方式开启了历史先河。读这篇文章,让人恍悟觉得就是在讲当下的现实。

现代生活深受数据统计的影响,但看似客观的数据背后可能隐藏着诸多谎言。

美国统计专家达莱尔·哈夫在1954年出版了一本只有一百四十二页的小册子,大胆地揭露了至今仍然被销售员、广告撰稿人、记者甚至专家频频使用的大量的统计操纵技巧,同时还配有别具一格的风趣插图以及众多幽默的案例。

这本书出版以来,不断再版,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1989年出版了首个中文版,最新可能是中信出版社2018年的版本,书名被译为《统计数据会说谎》。

克韩的《用真实的数据来骗你》可以看作这本书的读书笔记,用详实的案例梳理和分析了数据统计中的种种陷阱。

下面我结合这篇文章,尝试简短的介绍一下这本书。

当我们面对一条统计新闻,第一步应该做什么呢?

按照哈夫的意见,第一就应该问“谁说的?”。

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都有偏见,认清述说者的动机,会让我们更容易从源头上识破统计花招。述说者中,有的人是有意的偏见,有的人是无意的偏见。

有意的偏见,就是这个统计方从一开始就准备“骗”你。

本书的第三章举了一个例子:牙膏商声称,使用多克斯牙膏后蛀牙减少了23%!为增加这则数据的可信度,牙膏商声称这个结论来自某个“独立”实验室,并且还附有注册会计师的证明。但你如果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23%的数字有很大问题。

原来,这个数字来自一个样本群,这个样本群只有区区12人,也就是说数据不够充分。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随机概率的常识,抛出一个硬币,有几次它落地时会头像朝上?大家都知道,这个概率当然是50%。

那么,让我们来检验一下。抛10次硬币,其中有8次头像朝上,这证明了抛硬币时头像朝上的可能性会有80%。当然,也许会得到一个一半对一半的结果,也许不会;但如果你有足够耐心能抛上1000次、10000次,多半(尽管不一定)就能得出一个非常接近50%的结果——这个结果才是最真实的概率。简单来说,只有试验的样本数目足够庞大时,平均数定律才会是一个有用的描述或猜测。换句话说,小样本的问题是,特别容易出现畸高或畸低的数字。

所以,一个12人的样本群会带来畸高或畸低的数字。牙膏商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一点,让12人坚持在6个月内使用多克斯牙膏,这必然会出现下列三种情况的其中之一:蛀牙明显增多、明显减少和没有变化。如果得出第一种或第三种结果,牙膏商就要把这个数据归档(放到看不见的某个地方),然后接着实验。在机缘巧合之下,他们迟早都会得出一个第二种结果,这个结果就是他们想要的。其实,无论测试者使用的是多克斯牙膏或是小苏打,哪怕用的还是他们以前的洁牙剂,都会出现这个结果。

使用小样本群的关键意义在于:如果实验组的规模过大,那么碰巧之下产生的结果会是微不足道的,试想一个只减少了2%蛀牙的牙膏销量能有多好?

上面说的是“有意的偏见”,也就是统计方存心要耍花招,但对“无意的偏见”,同样要擦亮眼睛。

这里要讲到行为科学中所谓的“确认偏差”,我们都会选择性地回忆、搜集相关细节,忽略掉对自己或对自己观点不利和矛盾的信息,来支持自己既有的想法和假设,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认知偏差。通俗来说,虽然统计方未必想有意识地欺骗我们,但因为其选择性注意,导致最后的结果出来是有欺骗性的,是与事实不符的。

这种“欺骗”有时候比有意识的欺骗更难以识破,因为对方完全可能是十分真诚的,但危害性反而更大。所以,在阅读任何统计数据时,要做的第一步就是问“谁说的”,确定统计方和这个数据之间的利益关系。

当然,如果不掌握一些统计知识,就算明知数据可能有问题。我们也未必能找到问题在哪里,但至少应该有所警惕。

至于问题在哪里,就要问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

魔鬼永远出在细节上,任何统计调查只要愿意公布其调查方法,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统计的准确度。

因为一个统计的执行,从样本选取、提问设计、回收答案、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到呈现结论的每一步,都可能出现偏差。如果了解了一些统计常识,就能对统计“质量”了然于心。

简单来说,在避免统计方利用真实的数字对我们撒谎,必须多方面考核统计方:谁做的调查,怎么做的调查,调查有没有偷换概念,等等。

杨浪的《诗人的“精神指纹”》探究了“文革”时期一首流行诗《献给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勇士》的作者之谜。这是一首非常狂热的政治幻想诗,一方面集中表现了整个红卫兵群体在1967年至1978年期间的一种“梦境”,另一方面又透着一种中国人曾经的豪气和现在已消失殆尽的狂热。
作者通过文本对比去判断和寻找这首诗的作者,不断咀嚼那个时代。他想追问的是,那种真实存在过的集体疯狂,就真的这么被忘记了吗?

作者的这个疑问有答案吗?有,似乎又没有,基于“你懂的”的原因,不好展开讨论。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读《读库2004》有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