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借居山中的客人

纳西妹子、回族兄弟、鄂温克大妈……我接触过的少数民族朋友虽则都是萍水相逢,但他们留给我的印象却统一而深刻:热情、爽朗,尤其是他们由心底而直达脸上的笑,总是那么的感染人,让人不禁一起开怀。

读过的关于少数民族的书倒是有几本,比如:写大智若愚的藏族人的《尘埃落定》,写命途多舛的回民的《穆斯林的葬礼》,写以狼为师的蒙古人的《狼图腾》,还有写跟着驯鹿迁徙的鄂温克、鄂伦春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不管是对那些擦肩而过的朋友,还是对这些犹如民族史诗般的小说,我都有强烈的好感和浓厚的兴趣。他们吸引我的,除了善良质朴乐观的天性,更多的是那迥异于汉族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与一方水土相得益彰的,是生活于其间的人们。人们根据水土的禀性,根据大自然昭示给他们的真理去生存和生活。天底下恐怕找不出比大自然更好的老师了。孔老夫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虽然不言不语,但又无处不在告诉万物,按规则去运行吧,不符合规律的,总会被淘汰。在我看来,少数民族是最能深谙这一道理的。他们在漫长的繁衍生息的历史里,在吃够了自然的苦头的同时,也摸透了自然的脾性,从而能在顺从自然的同时利用自然,以获得自我的生存空间。畲族也不例外,她也是这样一个纯朴而又智慧的民族。

那天,绕过重重十八弯的山路,当搭乘我们的中巴不堪重负,终于挣扎着来到半山腰,来到那幢叫作“山哈文化馆”的屋子前面的时候,我才真切地知道,在离我二十公里左右的地方,在浮华现代生活的边沿,生活着一个人口不算太多的民族——畲族。

“山哈”是畲族的自称,意思是来开荒的人,是居住在山里的客人。从历史渊源来看,畲族可以说是一个游耕民族。他们世代以打猎和耕种为生。在生存环境恶劣的古代,这个谦卑而苦难的民族,不停地在山林间迁徙。他们迁徙和流浪,并不是因为向往远方的风景和诗,也不是为了抢夺地盘占山为王,而仅仅是为了拥有一块能呼吸能栖息的土地,是寻觅一个容身之所,客居。生存,从来都是摆在每个生命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他们翻过高山,蹚过河流,哪座山头没有人,就在哪座山上住下,随后再筑起简易的土楼,就着山势开辟出旱地或梯田。山上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当山上可供果腹的食物所剩无几时,他们就又得另徙他山,重新开荒火耕。原始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的游走,决定了他们“客人”的身份以及为人处事的方式。

走进桐庐县莪山乡“山哈民俗文化馆”,最先牵引了我目光的,是一顶装饰有凤型纹饰的大红花轿和一袭绣有凤凰图案的大红嫁衣。花轿和嫁衣于我而言都不陌生,引起我兴趣的是那些图案纹饰。民间的花轿和嫁衣,敢如此大胆地使用凤型图案的恐怕并不多见。这个谦恭的民族居然会有这样张扬的婚俗?细察之下才得知,原来,这和他们的始祖有关系,这里有个浪漫瑰丽的传说。

看见花轿了没,正面的,我拍不好,哈

相传畲族的始祖龙麒(盘瓠)是一只身长一丈、五色斑纹的龙犬。公元前2637年,也就是高辛帝60年,北方的燕和犬戎部落的联盟入侵高辛领地,直接危及帝都郾师。高辛帝张榜,说,谁能平番,就把三公主嫁给谁。龙麒揭榜出战,趁燕王酒醉昏睡之际,咬下他的脑袋带回。平番成功的龙麒被封为“忠勇王”,并成为了三公主驸马。

三公主和龙麒成亲时,帝后娘娘赐给她一顶凤冠和一件镶有珠宝的凤衣,借此祝愿女儿生活吉祥如意。从此,凤凰装就成了畲族女子的必备嫁衣,花轿上装饰凤型图案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有着高贵出身的畲族始祖,原本可以有享不尽的荣华,但他们却不为富贵所动。婚后,龙麒不愿为官,而是与三公主一道,携领三子一女,千里跋涉到现在的广东潮州,刀耕火种,过着最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是一个看似荒诞不经,但却温馨美好的传说,它反映了人们纯良的愿望,给了人们一个坦然接受现实处境的高大上理由,也让民族图腾和风俗民情有了必然依据。我没去研究过各个民族的发展史,但我知道很多的民族都因为种种原因而日益式微。就好比畲族,在整个杭州市也只有两千多人。他们虽然还姓雷、姓蓝,但却穿着和汉族一样的服饰,说着一样的语言,和我们并无二致,他们似乎已经被汉化了。这种演化趋势,似乎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但他们分明又和我们不一样,因为,他们还有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只要文化在,精神就在;精神不灭,民族便长存。文化,是一根连接渺远时空和心灵的细微而坚韧的线。

乌米饭

畲族除了有她特殊的婚俗文化,还有节庆文化、饮食文化、图腾文化等等。比如每年的三月三,他们必吃乌米饭。这种颜色紫黑清香软糯的饭,是用山上一种叫做“粘米乌”(乌稔)的植物叶子,捣烂之后熬成汤汁,浸泡糯米,再蒸熟而成的;再比如他们最具特色的绿曲酒、红曲酒,是利用多种植物和糯米一起发酵而制成的。人类,自诩为万物之灵长,从来都以地球的主人自居,不遗余力地改造自然,恨不能一切都最大限度地为自己所用。畲族人却不,他们尊重自然,以自然为师,也和自然为友;他们善待自然,与自然为邻,也享受自然。他们的文化,是自然和人类智慧共融的产物。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跟着驯鹿翻山越岭的游猎民族,以及只在崇山峻岭间迁徙的游耕民族……他们都是自然的朋友。他们谦卑地把自己当成茫茫天宇里的客人,他们人数虽不多,但顽强的身影却始终活动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行程的最后一站是“戴家山”,一个身处高山的畲族山村。它安详宁静地横卧在山的怀抱里,享有着满山的苍翠、满目的青黛。传统和现代的融合,让山乡畲族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崭新魅力:白墙黑瓦的各色楼房,房前屋后果实累累的树木,悠闲踱步的鸡鸭狗猪,小孩眼里闪烁的星星,老人脸上安详从容的笑意……都告诉我他们的满足和安康。

潺潺的流水声中,我再次看到了书架直通屋顶的“云夕·先锋书店”,看到了很多保留了原貌同时又被改造一新的泥巴房子。它们和山间的风光一起,被打造成了高品质的休闲胜地,吸引着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疲累得找不到方向找不到自己甚而难以为继的都市人。

是该来这里住住,让清风明月蓝天白云洗净我们呼吸进过多雾霾的肺,擦亮我们看多了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而日益浑浊的眼睛;是当向他们学学,学他们的隐忍坚强随遇而安,学他们的谦卑和顺包容并兼,学他们的与时俱进绵延不绝。因为,从根本上说,我们和他们,没有区别,都不过是借居天地间的客人。

让我们都少一些好高骛远,少一些张扬跋扈,少一些理所当然,少一些不堪一击,让我们都努力而坦然地过好每一天。

按一按,关注我

米喜的院子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借居山中的客人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