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栏杆拍遍,无人意会 ——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读大学时,古代文学老师要求我们自行选择内容在课前背诵,并以此作为平时成绩。我背诵的是《古代文学作品选》上面所选的辛弃疾所有的词。

其时,喜欢背辛弃疾的词是因为我觉得他的词里面充盈着一股浓郁的豪士情怀,比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样的句子,读来总令我心潮澎湃。年少时的我,好读武侠小说,骨子里,也藏了一点儿“仗剑走天涯”的热望。

如今步入中年,再去读辛词,读出的却更多的是无奈和辛酸。读来读去,看到他的词作里,通篇只写着两个字——憋屈。是的,憋屈。辛弃疾的一生,就是憋屈的一生。

明明是一员武将,有着“沙场秋点兵”的卓越军事才能,却在江西铅山的穷乡僻壤里终了一生;明明是一代侠客,有着只身闯敌营,拿下叛军首级的过人胆识和本领,却只能在“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明明可以手执利剑在马背上安邦定国,却只能拿一管羊毫软笔写“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就好比生就为顶天立地的七尺男儿,却硬是被人按着扎了小辫穿了罗裙抹了脂粉,怎能不憋屈?

1140年,辛弃疾出生在山东历城的四风闸,此时的中原,早已沦陷在金兵的铁骑之下。祖父辛赞虽然在金朝为官,但心里装着的,却只有南宋。在祖父的熏陶下,辛弃疾从小就苦练剑法,并且立下“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宏图大志。辛弃疾是典型的山东大汉,生得孔武高大,又加上武艺高强,所以,在他的身上,有着浓浓的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21岁时,辛弃疾拉起了一支上千人的起义队伍,后与耿京的义军合并,他兼任书记长,掌印信。一次,义军中的叛徒将印信偷走,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赶逆贼,仅两天时间便提回了叛徒人头。另一次,部将张安国叛变,耿京被杀。听说了此事的辛弃疾横刀跃马,率五十多人袭击敌军几万人的大营,生擒张安国,并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南宋朝廷临安。

我常常脑补以上两个场景:辛弃疾就是那武侠小说中的顶级高手,能运轻功飘飘乎从众人头上飞过,抓个叛军,直如探囊取物。练兵杀敌、排兵布阵,于他来说,也是家常便饭。像辛弃疾这样的军事天才,历史上恐怕也屈指可数。可时势不仅能造就英雄,它照样也能逼得英雄变“狗熊”。这个说法其实不恰当,但从某种意义上,尤其是从辛弃疾的憋屈上来说,我认为又是有几分道理的。

请看以下一组数据:从25岁回到南宋朝廷,到68岁逝去,辛弃疾一共在南宋生活了43年。这43年中,他有近20年的时间赋闲在家。担任官职的20多年时间里,他被调动了37次。与其说是命运这只大手在拨弄于他,不如说南宋朝廷和当权者为了一己私欲而把他玩弄于股掌之中。

黄榦有一段话说得好:

明公以果毅之资,刚大之气,真一世之雄也,而抑遏摧伏,不使得以尽其才。一旦有警,拔起于山谷之间,而委之以方面之寄,明公不以久闲为念,不以家事为怀,单车就道,风采凛然,已足以折冲于千里之外。

这段话告诉我们,辛弃疾尽管屡受压抑挫折,但国家一旦有难,他总能毅然赴任。尽管他任职的机会不多,在每一任上做的时间也都不长,但他始终兢兢业业,把赶走金兵、收复失地当作自己平生唯一需要去努力的事情。

比如,他任湖南安抚使期间,作为一个地方行政长官,却创办了一支2500人的“飞虎军”。建军之初,遭遇连日阴雨,因而无法烧制建营房需要的屋瓦。他便用现银换取长沙市民的屋瓦,两日就解决了难题。辛弃疾做事,就是这么雷厉风行。他的身上,有满满的作为武将的雄才大略。

但是,一个苟且偷安不思进取的朝廷,是不需要一个始终把“恢复”落实到行动中去的臣子的,辛弃疾的励精图治、矢志不渝,成为了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的最重要原因。

1203年,第二次赋闲在家,过了近九年乡居生活的辛弃疾,突然接到一纸诏书。辛弃疾在他64岁“高龄”时,在须发全白的情况下,居然又得到了一个出山入仕的机会。

据《宋史纪事本末》记载,辛弃疾这次的机会来自于一个人的私心:侂胄以势利蛊士大夫之心,薛叔似、辛弃疾、陈谦等皆起废显用。这句话的意思是,韩侂胄要用权势、利益来诱惑南宋的士大夫,所以辛弃疾等人又被重新起用。韩侂胄这么做的目的之一当然是收买人心,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

另外,当时金国进入了多事之秋,国内,灾荒、农民起义、宫廷叛乱等问题频现;外部,北方迅速崛起的蒙古也对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韩侂胄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想要讨伐金国,恢复中原,“立盖世功名以自固”。

辛弃疾作为著名的主战派,当然成了韩侂胄首先要拉拢的对象。1203年底,辛弃疾被紧急召回京城临安,成了可以参加朝廷集会议事的侍从官,叫“宝谟阁待制”。1204年三月,辛弃疾因和韩侂胄意见的相左,又被调离了临安,去往镇江当知府。虽说离开了政治权力的中心,但镇江是当时的军事重镇,是抗金的前线。所以,到任后,辛弃疾马不停蹄开始了他的备战工作:招兵买马、搜集情报、制定行军计划等。然而在备战的过程中,辛弃疾和韩侂胄的分歧却越来越大。

辛弃疾年轻时就深入过金人的腹地考察,他对情报工作是非常重视而且非常内行的。到镇江后,他把他花重金搜集到的军事情报标注在一张一平方尺大小的锦图上,这上面包括金兵的兵马数量、驻扎地点、将帅姓名等等。从他搜集到的情报来看,讨伐金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做充分的准备,从长计议。可这些并没有引起韩侂胄的重视,因为他急需战功来巩固他的地位,也因为他得到了一些不大切实的比如金国内忧外患焦头烂额之类的情报。

在一片盲目乐观的气氛中,辛弃疾一方面为积极的抗金局面而欢欣,一方面又有不尽的担忧。这天,他登上镇江的北固亭,眼前所见、脑中所想、心中所忧让他不禁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被明代杨慎称为“辛词”“第一”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北固山位于镇江市,山势险要,被称为“京口”第一山。山上有个北固亭,是眺望京口周边风光的一个绝佳场所。站在这样一个地方,一种浩淼的时空之感顿时扑面而来:江山千古,宇宙永恒,这个广阔宏大的时空,孕育了多少英雄豪杰!和眼前的北固亭有关的,就有孙权、刘裕等曾经建立过卓著功勋的风云人物。

孙权一直是辛弃疾敬仰的人物,他雄霸东南,他“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能作为他的对手的,只有曹操和刘备。就是这样的孙权,在赤壁之战中,以弱胜强,大败曹操。出身贫寒的刘裕两度率军北伐,先后灭掉了南燕、后秦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收复了洛阳、长安等原本为汉族政权所有的地方。

雄奇壮丽亘古不变的江山,豪情万丈战功赫赫的英雄,让辛弃疾的胸中激荡着一股豪情,同时又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奈和失落:这浩大的国土,怎能容忍敌人铁骑的践踏?如果能有孙权、刘裕这样励精图治的帝王,能领着百姓去保卫国土的完整和捍卫国家的尊严,该是多么让人振奋的事情啊!可是,这样的帝王何在,这样的英雄何在?再怎样的雄才大略,再怎样的丰功伟绩,不管是舞榭歌台还是寻常巷陌,也总是会被时间的风雨冲刷得无影无踪,更何况我这样的根本就没有机会的普通人呢?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早就成为湮没在历史风尘中的陈年往事,只能在咀嚼中去回味了。江山寂寞,时无英雄,“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韩侂胄好大喜功,立下战功、稳固地位才是他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地;老百姓全然忘记了自己处于异族的统治之下,安享“暂时做稳了奴隶”的生活,当年的“烽火扬州路”,如今“一片神鸦社鼓”。

廉颇是一代名将,曾经立下过不朽的功勋,虽说年老,虽说有奸人作梗,但赵王还是会想着要用他。辛弃疾一生寄意恢复,也有这样的雄才大略,但却始终没有真正的机会。才华可以和廉颇比肩,机会却从来都不对等,更何况人生迟暮?辛弃疾何尝不知道,韩侂胄是急躁冒进的?辛弃疾何尝不知道,韩侂胄并不是真正想要任用自己的?只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哪怕只有一丁丁点儿的希望,也要去作一百分的努力。

辛弃疾把他所有的仰慕、钦羡;慷慨、豪壮;自信、希望;担心、忧虑;郁闷、不甘;无奈、愤激,尤其是憋屈贯注在了这首词中,这首词作也就因这种复杂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而格外能打动人;用词的精当典雅,又让感情的抒发更加自然到位;再加上典故的恰到好处的运用和无缝链接,更使得词作内容饱满……确实不愧是“第一”的词作。

填完这首词后不久,1205年3月,辛弃疾被连降两官;同年秋天,回到铅山;1206年9月,再次被起用;1207年夏天,又回到铅山;同年9月4日,又一次被起用,辛弃疾辞不受命;10日,病逝,葬于铅山县南十五里阳原山中。

悲哉,辛幼安;壮哉,辛弃疾;栏杆拍遍,无人意会,憋屈,辛稼轩!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栏杆拍遍,无人意会 ——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