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西充诗词学会槐树采风纪行之—— 初游谯家洞

西充诗词学会槐树采风纪行之——

初游谯家洞

●吉怀康(四川)

2020年9月23日,由西充县文旅新局和槐树镇党委、政府联合举办的西充诗词学会赴槐树采风活动启动成行。
数辆小车鱼贯而行,一路爬坡下坎,翻山越坝。水稻已经收割,稻田只留下黄黄的稻桩和浅浅的秋水。令人惊叹的是,荷花依旧烂漫,吟唱着秋词绝不逊色于春诗的自信与豪迈。有小群的鹅鸭、水鸟在湿地中游憩、觅食,兴奋时禁不住舞动扇翅,昂首向天问、曲项向天歌。红苕长势正旺,要到立冬后方能刨挖用于窖藏的老苕。而村村通水泥路边,早已晾晒着一摊摊的玉米、花生,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我不得不惊讶于村村通的成效。在以前的荒山野岭,人迹罕至之处,只要还有人居住,就有公路相连相通。因此我们常常不得不慢下车来,绕开低压的树枝、横挡的藤蔓,以避免因野草和灌木丛淹没了路径而出现误判造成事故。青山绿水,橙黄橘緑,画卷屏风,徐徐展开。美景入眼入心,诗意由心生而口出,令人沉醉。
据《西充县乡镇简志》介绍,槐树镇距西充县城30公里,是西充西北片区经济、文化的中心场镇。明末清初就有了槐树场,因有一条叫槐溪沟的小溪穿场而过,所以最初也叫槐溪沟。沟的两侧一左一右各长着一棵千年古槐。当地何、蒲两大姓分别在两侧修建房舍,开辟铺面,形成乡邑,继而壮大为“槐树古镇”。古镇位于5条沟坝和3条小溪相交相汇之处,头顶凤凰山,脚踏玉枕山,形成五马归槽之状,据说很有些风水学的讲究。

谯家洞位于槐树镇飞虎岭谯二沟,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我第一次来探访。据镇政府领导介绍,该洞是谯氏族人为躲避战乱而修的工事,于明永乐六年凿成。洞内有甬道、水井、灶台等,有厨房、厕所、神龛、居室等7间,并有陷阱等防御设施。传为当地青龙寨寨主耗时3年凿成,可容纳200余人居住。
该洞建在一完全裸露的悬崖绝壁之上。绝壁中段略呈大角度的折弧,石质为西充少有的坚硬青石,没有一点风化脱落的迹象。古木苍藤,生长缠绕于其上。石洞有几个窗口,或被推测为可用于防御的射击孔、投击口,掩映其中,或隐或露,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洞口原本离地较高,呈长方形,仅容一人勉强爬进爬出。崖壁上有燕窝状凿痕可供攀爬,现在有水泥小路一直通到洞口下面。
“AO西充人”网络平台的冯海龙老总,是一位热情而有活力的小伙子,一直热心于对西充风土民情、逸事传闻的收集和介绍。有人提出想进去看看究竟,陪同我们的镇领导提醒说,害怕有蛇。有人却说,现在这个季节应该没有蛇,但是有蝙蝠。小冯表现出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毅,脚蹬手爬,在大家的推抬下,很快进入了洞内,接着又有好几个人跟了进去。开始还能听见他们说话的嗡嗡声,像在密闭的室内或大坛子里一样。隔了一阵,就见有人从绝壁上的窗口探出头来,有的招手,有的做出装怪逗乐的动作,有人呐喊呼叫,甚觉新奇有趣。小冯在灯光的照射下,录了一段视频,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进入洞中后上升的石级、规则的甬道、折角处的转弯、石壁上的历历凿痕排列有序、深不见底的水井、地下的陷阱、石灶、锅台、排水系统等等,也能听见小冯的疑问声:“到头了吗?”有人回答说:“没有,这边还有洞。”大概是里面分了岔道,小冯跟了过去,立刻就发出惊叹:“喔,好大呀!”果然没有蛇,可有好几只蝙蝠扑扇着翅膀从镜头中一闪而过,发出急速震动空气的噗噗声。
谯家洞的存在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有如此高大的连山石壁可供开凿,可以藏那么多人;而且洞中要有取之不竭的水源,不然人就无法生存。虽然上苍待谯氏不薄,有石崖有泉水了,但是如果谯氏没有眼力和魄力,也很可能辜负上苍的眷顾,不去发掘这一难得的“资源”。谯氏是聪明灵慧的,他们充分利用了石壁和石壁中的泉眼,排水系统完备,洞内非常干燥,灶台的排烟系统也非常隐蔽,不易受到破坏,从而为族人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避难之所。
现在,谯家洞下是一座半圆形的水池,足有一二十平方米大小,是附近一谯姓人家的蓄水池。池中的水源就来自于洞内那口水井的底部。这也算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吧!我利用等车的间隙,特地拜访了水池的主人。他称,这个洞是1927年打的,花了6年时间,1933年完工。以前在一块石头上刻有(说明)。那时候没有枪,都用的是刀、苗子(普通话中的“矛子”)一个人守住洞口,哪个也攻不进去。该洞不能用爆破或开石条的方式施工,全凭一錾子一錾子人工凿成。垃圾废料也只能靠撮箕等简陋工具搬运出洞口,无空间集中很多人同时作业。这样浩大的工程,耗时6年似乎也合符情理。
我特地查阅了西充现存最早的清康熙年间的县志,“场镇”条中有槐树场,“山川”条中有窦禅山,“里堡”条中有窦禅堡的记载。“祥异”条中没有关于明永乐年间兵匪祸乱的记载。后来的光绪县志“山川”条更加详备,连一些泉、洞都有记载,如“环潭洞”“琴洞”“龙洞泉”等。在“寨堡”条中记载了烟灯寨、北福寨、窦禅堡等23处,同样不见飞虎岭、青龙寨、谯家洞等处的记载。该志较康熙县志新增设了“记事”条,从清顺治年间张献忠进入西充,直至清嘉庆年间、咸丰年间的流寇、“教匪”焚略、骚扰西充等项,均有加载,但同样没有明永乐年间这方面的记载。
我想,不管它是开凿于明朝永乐年间,还是1927年,这都不重要,也不影响它存在的价值,我们也没有必要去争论。只要它不是“现代古迹”、伪古迹、假古迹就成。就像公园,即便它是新建的,只要它有好玩的地方,人们就会趋之若骛,而不会去关心它究竟修建于何年何月。

我又询问水池的主人,谯周是这里人吗,他回答说:当然是!他们这里山前山后都姓谯,以前还有谯周的墓,后来垮掉了。言之凿凿,令人将信将疑。
说到谯周,这可是我们西充的闻人了。
谯周(200—270),字允南,三国时期巴西郡西充国县槐树庄(今西充县槐树镇)人,他是三国蜀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史学家、教育家,一代硕学鸿儒,被誉为“蜀中孔子”。
蜀汉建兴二年(223年),谯周被诸葛亮任命为劝学从事,后来又升为典学从事,管理蜀国的教育。延熙元年(238年),蜀后主刘禅立太子,谯周被调到太子府上任仆,后转为太子家令。那时候,后主沉溺于吃喝玩乐,广设音乐歌舞。谯周写信给后主,劝告后主要励精图治,不能耽于享乐。后主将他转调为中散大夫。谯周看到大将军姜维连年出兵,征战不止,百姓生活艰难,引起蜀汉人民的不满。谯周与尚书令陈祗商量后写成《仇国伦》告诫后主。周写道:“文王重养民,以少胜多;勾践重恤众,以弱胜强;商汤伐桀纣,审时度势,一战而取天下……不与民休养生息,虽有智者,将不能谋之也!”不仅见解深刻,切中肯綮,指出了包括诸葛亮在世时的经验及教训,而且很有胆识、担当,惜乎刘禅置若罔闻,仅迁谯周为光禄大夫。
蜀汉炎兴元年(263年),魏将邓艾领兵攻打蜀国,逼近成都。后主仓皇失措,群臣意见纷纭,朝野一片混乱。就在蜀国危如累卵的紧急关头,谯周竭力主张投降魏国,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后主采纳了谯周的意见,魏国因谯周有使国家归于统一的功劳封他为阳城亭侯。西晋建立后,多次下诏催促谯周前往京城洛阳做官。谯周很不乐意,最后实在无奈了,才只得带病前往洛阳。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谯周说:以刘禅为首的蜀国皇室没有受到伤害,蜀国免受战火摧残,生灵涂炭,都是靠了谯周的主张。从客观上讲,降魏对于积贫积弱的蜀国来说,既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同时也符合民心,顺应了中国历史分久必合的大趋势、大潮流,为“三国归晋”奠定了基础。
作为历史学家,谯周当然知道他主张投降肯定会给他带来千古骂名,但他表现出了极大的道德勇气,仍然坚定勇敢地肩负起了历史和时代赋予他的责任,在战与降中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三年(267年),朝廷任命谯周为骑都尉。谯周婉言谢绝,说明自己不能无功受禄,请求朝廷收回封给他的官职和土地,但朝廷不听从他的意见。泰始六年(270年),又任命谯周为散骑常侍,但他借口病危而不接受。同年冬天,谯周病死于洛阳。谯周去世后,归葬于故乡西充国县。
谯周一生的精力主要放在了研究学问和培养学生上面,在经学上有很多建树,史学成就显著,影响很大。谯周生平著述多达上百篇,其《古史考》是研究我国古代史的重要参考书,《巴蜀异物志》《三巴记》《益州志》等书,记述蜀地历史、政区沿革、风俗民情、物产地理等,为我国方志的雏形。
谯周被比喻为蜀国的孔子,弟子众多,当时就有“谯门四贤”(陈寿、文立、李密、罗宪)之说。这4人都深受朝野的敬重,被载入《华阳国志》,流芳百世。陈寿是著名的史学家,他的《三国志》蜚声中外,享誉古今。文立是魏晋时期的学者、文学家,人们把他比作孔子的弟子颜回。李密是西晋文学家,是千百年来一直受读者推崇的《陈情表》的作者。罗宪被称为谯周弟子中的子贡,文武全才,忠勇有谋,是蜀汉后期的著名将领,曾任巴东太守,抵御东吴进犯。谯周为巴蜀地区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对巴蜀文化的承先启后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具有非常深厚的民本思想,属于另类的大忠大勇的先贤,一位非常有骨气、有气节的历史人物,却成了从古至今最受争议、饱受羞辱的人。在封建正统观念浓厚的人们看来,谯周是两写降书,一生以投降为职业的十恶不赦的罪人。好在时代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四川社科院编著的《四川古代思想家传》共收入了原顺庆府、保宁府古代思想家两人,其中之一即为谯周。即将出版的由市教科所组织编写的小学乡土教材《南充历史名人》也将谯周收录其中,历史终于还了谯周一个公道。谯公泉下有知,想必定会泪落如雨吧!
最后还想啰嗦几句,李荣普先生在《纪信故里》一书中称:谯周去世后,其长子谯熙回到槐树老家,谨守祖业,耕读为本;次子谯贤在安汉县城(今南充市顺庆区谯贤铺)经商;三子谯同子承父业,在朝为官。李先生资料源于何处,不得其详,如他关于谯熙的说法成立的话,那么谯周的故里怎么会叫谯二沟呢?这就只有留待专家们去考证了。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西充诗词学会槐树采风纪行之—— 初游谯家洞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