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在淡水河边的四季走一走

四五年前,我和娜娜坐在教室左侧最前排的两个位子,一个没有雾霾的杭城冬日,阳光透过窗户,把我们的左脸晒得暖暖的。专业课过于无趣,于是我去了撒哈拉,借由她的文字。

经典语录、让无数人向往的“流浪”生活、与荷西的爱情故事……这些话题时常围绕着她。下课后与娜娜一起骑车去食堂吃饭的路上,我一路细数她笔下撒哈拉的故事。和传说中一样,这个人的生活太有意思了,对于一个还未经受生活磨炼的大学生来说,她是理想生活的化身,是年轻人骨子里想要流浪远方的诗的代表,就像夏天骑着自行车下坡时那迎面吹来的风,是热的,是凉的,又是疯狂的。学期结束后,假期回家就买了全集,假期看,回学校准备考研时也看,看完一遍再看一遍,常常一个上午过后一个单词都没有背完,从冬天读到春天,又从春天读到夏天,她开始变得和传说中不一样了。

传说中的她,自由洒脱,像一匹马,在广袤的草原上自由奔驰,俗世凡尘似乎与她无关,几乎满足了人们对“文艺青年”的所有想象。可当我第二次读《撒哈拉的故事》时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幽默的故事变成了一个关于人们在某种境遇下如何生活着的碎片,人与自然、女人与男人、原住民与外族人、传统与现代……那个曾经被无数人以及我自己所向往的撒哈拉,终于从美化过度的理想回归了现实。而《梦里花落知多少》每读一个字,悲伤就增加一份。《亲爱的三毛》里,面对读者各色各样的来信与或大或小的问题,她都耐心回答,即使有些问题在我看来简直不值一提,但也正是从三毛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中,读者又得以窥探她的生活方式。来信十有八九都与人生的疼痛有关,而我们要如何面对这些疼痛?谁也没有办法消除,包括她自己,她说,只能化解,比如,她建议来信的女读者从改造自己的居室开始改变,开启新生活。这就是生活中的她,无论是撒哈拉、加纳利群岛还是台湾,布置住所一直是她爱不释手的事,或者说,是她化解疼痛的方式之一。

就这样一点一点,原本幽默有趣的文字,字里行间开始透露出悲伤的底色。就像上次我去杭州参加考试时,住在本科室友Z的宿舍,谈笑间说起“悲观与乐观”的话题,悲观与乐观,一比三,我是一, “生活中有那么多小美好,小幸运,为什么要悲伤?”“是啊,生活有小幸运,美好的事物也很多,可是对我来说,它终究不能冲淡悲伤的底色。”谁也没能说服谁。

但是,悲伤中也有力量啊。大学毕业后,每次心绪不佳需要调整时我就借着假期或周末回家,从书架上随手拿一本她的书,翻到什么读什么,一次一次不断地重新找回和调整自己的航向。于我而言,她不再是“文艺青年”的偶像,更像一位启蒙者,一个在我睡着时把我叫醒的人。

豆瓣上有两个话题——“如果四季是属性,哪位作家是夏?”、“想和哪位作家一同逛逛哪座城市?”,我想,她本身就是四季吧,如果非要选一个地方,那就在淡水河边走一走吧。

牧歌式结局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在淡水河边的四季走一走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