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随手下载了“一席”

因为前段时间通过和菜头公号里链接的一个设计师(城市跟踪者)受邀在一席的视频,随后下载了一席的app,感觉这像个中国style的TED。但是似乎什么都是可以有中国特色的,在共性中看起来又是相当的具有特点。虽然印象中也有一个TED china,但似乎感觉一席才像极了一个China极具特色的平台。

打开一席,更喜欢其中的谈话视频——枝桠。哈哈,尤其是喜欢先看枝桠的预告片(文艺的手法和BGM)

因为一席,也更喜欢听人讲故事了。越长大就越觉得每个人都是有一个故事的人。年龄越大,似乎他手上的故事书本就越厚。我总是喜欢听人讲30年代/40年代/六七十年代或者是更加长远的时代的故事。那是我所不能感受的时代,所以喜欢听人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讲出来。我知道他们表达的方式是不同的,胡德夫用的台湾民谣;路遥用的写书;更远一些时代的人用的诗词歌赋文言小品诗经楚辞…刚开始读书时候就老是喜欢看一些草根书本,大多是当年在天涯论坛的草根作者出的书,什么二月河/三月风的书,就是讲述在瞬息万变的改革开放之后的那段时间在广州所经历的一些老故事。还看过一本(似乎是黑夜给了我双发现的眼睛??)讲述自己在当出租车司机的那几年的各种有趣/找客源经验的事件。也喜欢听家里老人讲讲自己年轻时候的简单又复杂经历,自家的祖辈谱子和整个家族是经历了哪些林林总总的事情又是如何迁移到现在的老家位置的。

故事总是迷人的,总有个契机,有人愿意讲,而我愿意听。

前段时间曾抱怨过感觉接触的世界很小很狭隘,严重时候这种感受压抑得让人局促不安。但是有时候人就是很奇怪,一些问题说不定就在不经意间解开了或者说想通了。当我觉得这个快速发展的世界离我很远了,我能看到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少了,或者说是这个不断加速的城市带着城市的人们走进了一个移动城堡,当这个移动城堡越来越成长的时候,城堡也越来越膨胀,移动的速度越来越快,而我远远地跟在他的后面,多希望能抓住移动城堡在下一个转角的文明光辉。但是在这个(新)媒体当道的社会,似乎这并不是我所接触不到的世界的问题,应该是我的问题。城市和城里的人向前移动的速度很快,我也可以选择加快自己的速度,跟上一个大致的步伐。

同样很矛盾的一件事,有时候会觉得接触到的信息有毒,越想拓开自己的视野和想法你就会越想去了解更多的自己希望看到的东西或者挖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但似乎你越挖掘这些根深的事物,你想的就会越多,或许思想上就会让你就走到了一个很独特的蹊径。不那么坚定的人就在此时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选错了方向。但至少有的人是坚信这个方向是对的,不会在乎走的路是那条,总之对的方向就会指引走到对的地方。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说到想折腾些日子之时,朋友随后提到了句“我就看着你们折腾”。不懂为什么,敏感地就在意了这句话。其实都很小心翼翼,而想折腾的无非就是自己想做的,也就是增加生命力的重量。当把生活比作一个空口袋时候,一些人只是想增加他们的生活的重量,而想折腾的却是想生活和思想的重量都增加。没办法,喜欢的就是有重量的生活。

无意看到金宇澄将中国和西方的文学写作的不同,又提到了一个关于五四文化的断裂,导致中国文学的断裂。五四之前几千年都是一种文言文的文学,即使五四之前也有白话出现,那也是一种借用文言的文学表达的基础上的白话。本身文字作为因为五四的拦腰截断,致使中国文学上出现一个断裂。想不到自己随意感兴趣的东西突然就在另一处被提及到,这让我在看完一个军阀的五四之后又更好奇五四运动这个点上的真正的文化转变。

所以说,有时候真的是很特别,现在这个社会的环境也很神奇。虽然不知道这是不是错觉。当你渴望什么的时候或者努力想去接触什么的时候,你总会就在不经意间偶遇这些你需要的东西,甚至不需要量身打造,不论你身处在哪里,似乎都唾手可得,伸手就能摘星。

没有什么不可能,就像文明也可能是挥舞屠刀的猎人。

随意的在周末说了很多,就当时多钻牛角尖,有益于身心健康。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随手下载了“一席”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