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看孔子如何面对苦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开始在55岁带着使命,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十四年,路途艰辛,历经陈蔡之困,七日绝粮,仍弦歌以对,斯文在兹,这是对天命之志的领悟,不怨天,不尤人,借困来升华生命质地。

途中对于儒家所要修为的“君子人格”,孔子有了进一步的升华理解,子路愤怒的反问君子秉持德行和操守还要陷入窘境无所通达吗?这就像曾经自己追问为何皈依佛运气还一样不好呢?

而孔子说,君子固然也有困窘的时候,但还能以道处之,不像小人就乱了心性,胡作非为了。我在思考,为什么要修为君子呢?我想这正是考验人的时刻,这就是成“人”的教育,是对我们终其一生生命成长的教育,人要成长,心性就要修为面对苦的态度,中国文化对成人的塑造正是取决于对生命苦难的态度。天将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而中国文化又是阴阳思维,相互转化的文化,负阴抱阳,苦中本身就蕴藏超越的“乐”,所以超越,宠辱不惊,就是升华,恰恰相反,如果抱怨,怨天尤人,不接纳,就会变成创伤,生命卡点,形成固化的模式而深陷无法和解的自我矛盾痛苦中。佛家面对困难开启人的觉性,面对好的感受不好的感受保持平等心。

所以孔子说,当别人不理解我的时候,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我想正是因为这种天命所带来的责任感,才能具有如此宽广的心怀,具有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完善自身,全面地发展自身,自觉地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所以,先志于学,而后立,不惑,知天命。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看孔子如何面对苦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