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是否有一个天命在等待着我们?

文 / 西那

01

有道 ?你是否笑之

追问天命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下是否有道。

对于实用主义的人生来说,问道、寻道,这似乎是一件不太讨好的事,有技艺为先,才可解决生存之要。

而读经论道于这个时代的人有何用呢?这大概是我多年前一边喜欢看这些形而上的哲学,一边又无法消化的精神阵痛。道好像远在天边,但又冥冥似乎在心里。不知如何实践,却又在脑海里当成知识堆砌。

一次次,一年年,随着年岁渐长,经历增多,开始对一些事情有所体悟,才会觉得道不远人,不尊重一些事物的规律,不修正生命性理的粗糙,必定会感受到某些不同程度的因果。

用现在互联网的词说,就是容易反噬。越执着什么,越容易体验到它的反面。

互联网很多事件也在证实这一点,吴亦凡事件、林生斌事件,短短几年,德不载物,德不应道,只能翻船。

而对于这个道的体认有多深,还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虽然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但他也带着学生们风里雨里探寻数十载。

而悟性和根器显得尤为重要。

《道德经》 第四十一章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从这个维度去检测,你是哪一士呢?我想好像还在中上士之间。虽然心中有意求道,想要遵道而行,但真正知行合一,从大脑落到地面,愿意为之服从大道的行动,却是需要一个笃定、扩展、通透的认知。

比如说,吃点亏,多帮助需要的人,舍一点自己的利益,不要太注重结果,多付出,少索取,少一点评判,多说对人别人有益的话,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抱怨,而这些都是验证着能否把这个自私自利的小我逐渐舍去,而愿意更多服从利他的道之为。

特别是多年的积习形成的惯性思维和无意识的行为模式,要用道来引导自己的身命,培养自己的慧命,是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坚韧的意志的。

每一个念头、每一个行为,是否符合规律所为,符合向上的正知,正德,这却是一个反复调适、调整的过程。如曾国藩的家书自勉,了凡四训中的日行一善。

当然也有一些人天性就很清澈,他们本是道的传承本身,彰显出人性的光辉,这大概就是上士的修养。在《论语》中,卫公问孔子的思想体系和学问从何而来,子贡说老师的学问是从观察人身上而来。

在《论语》中,“卫公孙朝问于子贡,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物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如此说,文武之道并没有失传,也不仅只是竹简之言。有些人还很好的活出其风范,在日常的言行举止里、在价值观里,在为人处事上。

02

背“道”而行,是什么体验?

在行走的生命历程里,你应该还记得哪一件事开始,让你似乎对这个恍惚的东西有所敬畏了?

二元对立,似乎是这个三维空间认知事物的一个底层逻辑。

没有超越二元对立,都难以遵道。

《道德经》第二章就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也就是说,认识美是基于丑的对比,认识善是基于恶的彰显,那么,如果要追求好的,必定是不是以坏的方式来呈现?

你可能会说是不是言过其实,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几乎所有人的渴望和向往。可偏偏如此,我们发现,想要追寻好的,却时常感受更多的不美好。

想想是这样吗?

初谈的恋情,是如此美妙,对方是完美无瑕的公主王子,可是,时过日迁,仿佛一切不再只是初见,争执、磨合,期望、失望,好像如梦初醒,原来的美好变成了后来的无限失望。

《百年孤独》里说,“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寂寞来偿还”。曾经多美好,后来就有多落寞。这不就是二元对立的等量体验吗?

又或者说一个商业组织,如果主导者过于考虑自己的利益,只希望自己能获取更多的价值,那么,可能就会无限榨取劳动者的时间和精力,造成团队疲软,最终只能作鸟兽散。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底层悖论呢?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第二章》也同样给出了答案。

对事物的结果不贪恋执着,尽全力成全事物之美,之成,而最终不以功劳自居,反而能让这种美好不会远离消失。

稻盛和夫在晚年把自己所有的股份都分给了员工,自己出了家。作为极为成功的企业家,他对成功不自居,是因为他真正看透事物的本质,看到宇宙背后的“道”。

在他所著的书籍里,都毫无例外的提到了作为人,何为正确,要构筑美好人生的基础是什么?人应该怎么拥有一颗美好纯洁、诚实正直的心。又如何通过工作磨砺自己的心志,让自己的真我,纯粹的心灵发挥更美好的价值。

他提出了一个成功的方程式,人的成功=正确的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而如果思维方式是负面的,那么热情和能力再强,整个人生也是负面的。

负面的思维方式就是负能量的积聚,违背道和德的行为,小则如谩骂、诋毁、嫉妒他人,大则为自己的私欲和利益恣意妄为,背道而行,最终让自己尝了苦果。

吴亦凡原本星途闪耀,却因为无法抑制自己的欲望,葬送自己的大好前程。这样如此能力再强,顶流之光环也会瞬间滑落。

这其实就是揭示了二元对立的等量属性,没有超越二元对立,没有遵道而行,没有利他之心,没有让事物朝着更美好的利他方向行进,很可能,曾经有多美好,后来就有多糟蹋。

阻碍我们行道的根由,还在于有一个“我”执,这个我的的大小,会决定了所能容纳事物的大小。这个“我”所执着的面向,也会决定我的本质属性。

大多数而言,这个我很难拒绝对欲望的贪着,得到,欢喜无趣,得不到又容易生痴心和嗔心。在循环往复里,必然就容易为了“我”的利益而背道而行。

道是反低纬的人性和兽性的。而我们大多数时候却挑战了它。

这也是因为如此,人才有了认识自己、反省自己的可能。

03

既有道,天命在何处?

前面我们从正反两面谈及了一些道的体认, 那么,道之修与天命之为又有何关系呢?

L说他从二年级就开始思考生命为何物,求学过程中成绩也出奇的好,但对生命的价值始终贯穿在他的思考行程中,因此,对道的体悟和追寻恍惚中成为他的生命引线。

那么,遵道,于人天命是何?我们常说找到自己的天赋使命,就能活出自己的潜能?真是如此吗?

在分享结束回来的路上,我在加州的路边看到一棵树,抬头望,枝干舒展,中间是路灯,我未曾看到如此茂盛的树,伴着微黄的路灯,显得如此蓬勃,于是,向下寻它的根系和主干。

我想起了《道德经》第十六章所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归根曰静,回到自己生命的内在来,本源来。

要找到自己的天命,就要清空内心的杂思念想,如实观照自己的内心,保持虚静。

其实,当人有这样的心境,那么,无论当下是何事,做起这件事来,必定是专注,是融合,是物我合一,是发现精微的欢喜,是无好恶分别的坚持,那么,如此,当下的就是对的。

所以,天命在哪?它在心性里,而不在事相里。大多数人必定是遵循自己的喜好去追寻自己原本热爱的事,如若错了,那也是需要从这件事中学习为何而不对。

因此,借由事调正自己的心性,认知自己,浮躁的心日渐沉潜于根,趋近于天性,率性不就是行道了吗?如此说来,哪有什么天大的天命在等你,只不过自己的心性被污染了。

稻盛和夫在毕业时好不容易托老师找到一家公司,却发现这家公司已经趋近倒闭,无可奈何,他调整自己的心态,说服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结果因为自己的创新和努力却让公司获得扭转,而他也感受到了成就感,变得更加积极。

所以,如果能遇到发挥自己人生价值的天命,那是幸运的。如果没有,那也必定在训练我们学会接纳当下的境况,只要投入努力、良善和正知,宇宙之道流必定会调整我们想要的方向。

孔子五十四岁还周游列国,说服各国君王采用自己的治国理念,可是路途种种艰险,却升华了他的思想。如此说来,天命又如何?我们找到天命就一切顺遂如意了吗?

这是思维的逃避。

我们认为当下的事发挥不了我们的才能,又或者因为一些挫折而感受到迷茫,这不仅要问,是我们自己的心性不够纯粹?理想不够坚定?行为不够坚持?心怀不够广大?还是自己过于自我才导致迷茫丛生。

因此,不妄作,不急于求成。

臣服和谦卑,循序渐进,修养自己的心性,便能与自己的天命不期而遇。

孔子说,五十知天命,四十能不惑,三十而立。

天命无需等待和寻找,寻找就变成了预设,变成了寄希望于未来而否定了当下的行为,这何尝又是一颗常心所为之事。只要循着当下事尽心尽力,到五十岁自然得知。

稻盛和夫先生在《心法》中说,“埋头工作就能触及宇宙真理”,他认为每天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心灵就能得到净化,保持心灵的纯粹状态,就能触及事物的本质。帮助一切事物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帮助他人获得幸福美好的心灵,就与“宇宙之心”产生了和谐共鸣。

这不就是《中庸》中所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在做事中、待人处世中不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遵道而修养自己的心性,共勉!

PS:

忘记拍照,

还喝到了茶舍好茶,

是静思书轩的高山乌龙,

轻柔,清净。

嘿嘿,下次补上。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是否有一个天命在等待着我们?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