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目送》读后感

九3班 沈炜皓
《目送》是作家龙应台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龙应台再推出思考“生死大问”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书。
它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2004年,龙应台父亲的逝世,让她体味到人生如同“暗夜山路”。此前,五十多岁的她,从未经历过任何至亲的死亡。这与她台湾“外省人”的身份有关。作为从大陆到台湾的移民,除了父母兄弟,小时候的龙应台没有其他家族亲人,因为这一背景,她对许多“人生基础课程”的学习有着严重的时间上延迟。
在《目送》中,作者明显地将笔触伸向了“人”的内心世界,用散文的方式,述说着生命中的悲欢离合。
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一篇文章《魂归》。龙应台父亲逝世,村民们说,根据家长的习俗,儿女不能亲手埋了父母,但是,作者却和她母亲说:“最后一次接触父亲的机会,我们不会以任何理由给任何别人代劳”。这一天清晨,是“父亲”上山的日子,当司仪长长地唱“拜——”时,她深深跪下,眼泪决堤…
是啊,孝顺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顺是一个人的本份,父母花了心思养育了我们、教育了我们,才把我们抚养大,这种恩情,是永远报答不完的。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目送》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