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这辈子无论我们爱与不爱,下辈子都不会再见

原创 威风 长稔塬上

近些日子,一直在拜读台湾作家龙应台的新作《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这部书是她辞去官职后,隐居在台湾的大武山,专司陪伴自己已经失忆的母亲美君而写的。文中,龙应台以“女朋友”相称,给患上阿尔兹海默症的母亲写了18封信,追忆了母亲年轻时的往事,抒发了对母亲的热爱,对自己当年没有及时陪伴母亲的悔恨和对未来的期盼。
常言道,子欲孝而亲不待。作为一个享誉海内外著作等身的作家,龙应台在花甲之年辞官归田,一日在禁语行禅时看到白发苍苍年迈且失智的母亲,刹那间,她决定,放下一切,回乡陪伴母亲。在伺候母亲之余写下了这本书。这本书是给母亲的信,也是一本跨时代凝视的生命读本,是对母亲几十年风风雨雨的总结,是对触碰人世间最疼痛、最脆弱、最纤细敏感、也最贴近内心、最柔软的人间大爱。他在书中写起写这本书的原因时,用了一句感人至深的话:“人生有些事,就是不能蹉跎。”

文中,龙应台深情的写道:“我抽出一张湿纸巾,轻轻擦你的嘴角眼角。你忽然抬头看我—-是看我吗?你的眼睛里好深的虚无,像一间屋子,门半开,香烟缭绕,茶水犹温,但是人已杳然。我低头吻你的额头,说:你知道吗?我爱你……那是多么迟到的、空洞的、无意义的誓言啊。”“所以,我决定给你写信,把你当成一个年长我二十六岁的女朋友—-尽管收信人,未读,不回。”
龙应台的母亲美君,二十多岁的时候与来自湖南的父亲成婚,半世坎坷,在那个风雨飘零的年代里,从湖南一直漂泊到台湾,经历了人世沧桑,艰难困苦,抚养儿女长大成人。“她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淡漠而果敢。”父亲的去世,给了母亲巨大的打击,从此,形单影只的母亲瞬间陷入了孤独。“父亲的坟是一块小小的石碑,旁边留着一块石头,名字还没有刻上,是留给他的美君的。那天真爽朗的浙江姑娘,曾经跟他来到这里。来时已经烽火连天燃烧,人命辗转沟壑,没有想到,大江大海走遍,有一天,他们会双双回到这片柔软的土地。”正如蔡琴的《恰似你的温柔》中唱到的:“某年某月的一天,就像一张破碎的脸。难以开口道再见,就让一切走远。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却都没有哭泣。让它淡淡的来,让它好好的去。”
在书中,龙应台以一贯的情怀笔触写道:“温情与敬意,是否只是对待历史呢?我们如何对待曾经被历史碾碎了身心的亲爱的上一代?我们又如何对待无话可说、用背对着你但是内心其实很迷惘的下一代?在时光的漂洗中,我们怎么思索生命的来和去?我们怎么迎接,怎么告别?我们何时拥抱,何时松手?我们何时愤怒,何时深爱?何时坚定拒绝,何时低头承受?我们怎么在空山落松子的时辰与自己素面相对?”

的确,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女性,面对着不会倾诉的上一代,无心体会的下一代,该怎样做好自己?又该如何和已经逐渐老去的上一代做好陪伴?该如何和叛逆的下一代和平共处?这些,都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
其实,每一个上有老下有下的中年人,其实对自己的父母都是无知的,他们的过去怎样,我们知道的永远只是只言片语,是细节的,是细微的,是一鳞半爪的。他们从贫穷的年代走来,即便在如今平安静好的岁月里,多半还是带着不安全感和心灵深处幽微的伤口,对生活的小心翼翼。“你和他这一代人,一生由两个经验铸成:战争的创伤和贫困的折磨。那幸存的,即便是在平安静好的岁月里,多半还带着不安全感和心灵深处幽微的伤口,对生活小心翼翼。一篮水果总是先吃烂的,直到连好的也变成了烂的;冰箱里永远存着舍不得丢弃的剩菜。我若是用心去设想一下你那一代人的情境,就应该知道,给再多的钱,他也不可能让出租车带着他们去四处游逛。他会斩钉截铁的说,浪费。”“上一代人不会倾诉,下一代人无心体会,生命,就像黄昏最后的余光,瞬间没入黑暗。”
人生有很多的角色需要同时扮演。是父母,是子女;是经理,是员工;是医生,是病人;是消费者,是生产者……。“天下万务”是同时存在的。你的出生,和你的父母的迈向死亡,是同时存在的;你的青春,和你自己的衰老、凋零,是同时存在的;你的衰老、凋零,和你未来的孩子的如花般狂野盛放,是同时存在的;你的过去,和你的未来,是同时存在的。如同一条河,上有出山的水和下游入海的水,是同时存在的。

我们每一个人从母亲的体内孕育,呱呱坠地,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到逐渐衰老,离开人世,最漫长的不过一百年,在宇宙万物造化弄人面前,不过是转瞬即逝、惊鸿一瞥。在如此短暂的一生中,每个人无论贫穷或富有、平淡或起伏,都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兄弟的陪伴,最后,当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我们又会去陪伴孩子的成长,而父母就在我们人到中年或者花甲之年的时候,因为衰老而离世。人生就是这样,世代轮回,生命交替,不可逆转。
在龙应台另外一部著作《目送》中,她深情的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莫名告诉你:不必追。”

在佛教里,每个人在走向生命终点的时候,走过奈何桥,喝下孟婆汤,轮回转世成另一个,再次的经历人生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可是,每个生命的终点和下个生命的重生,都是单个生命无意识的随机行为,我们无法掌控,也无法把握,只能任由他人摆布。这辈子我们是至亲至爱的亲人,是生死相随的伴侣,在另一个生命的轮回里,我们都将以另一种生命形式重生。前世的一切,都永远的留在了那个已经离开的世界里。来世永远不会再见,一切从头开始。
今世我们是亲人、是朋友,是今世的缘份,也是今世的福分。每个人都要珍惜,因为生命只有一次,而且只有短暂的一瞬间。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缘份,珍惜这命中注定的亲情,珍惜这一起走过的生命历程。那些过往的恩怨情仇,只不过是生命中的插曲,是人生道路上的小坎坷。当一切烟消云散的时候,我们才不会后悔和懊恼。因为:
这辈子无论我们爱与不爱,下辈子都不会再见。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这辈子无论我们爱与不爱,下辈子都不会再见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