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孟子见梁惠王》 ——为什么是“五亩之宅”

《孟子见梁惠王》中,孟子在讲述到他的政治理想时,有一个提法:“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他为什么偏偏确定地说是“五亩之宅”,而不说“七亩”“六亩”,也不说“三亩”“四亩”呢?

要明白这个问题,还得提到儒家思想中的理想社会。我们知道,孔子是希望复古的,在孔子所著的《春秋》中,他将世道分为三个阶段,他生活的时代已是乱世,中间有个升平世,而最早也是最理想的则是所谓太平世。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大同”世界。

大同世界中,田地的分配就是我们后来耳熟能详的“井田制”。孟子所说的“五亩之宅”就与这井田有关。那么,什么是井田制呢?井田的制度,是把方圆一里的土地分为九个部分,每个部分一百亩。其中八个部分算作是私田,也就是被私人拥有的田地,这样,就有八家。剩下中间被这八家包围的那一部分算作是公田。古代的分配有两种方法,一种叫助法,就是私田中的收入,全归各个私家,公田里的收入,全归公家;还有一种叫彻法,就是田地不论公田还是私田,每亩田的收获都按一定的提成归公。但这公田并不是全部都用来耕种的。这一百亩里要拿出二十亩来,作为周围这八家建房屋的宅基地。一平均,每家就得到二亩半。

除了所种的田地,大家还有一个一起居住的场所,这个地方就叫作“邑”。一个井田有八家,合上九个井田的人家聚集在一起的地方就称为一个“邑”,一共是七十二家。这七十二家又叫一里。邑里也有宅基地,也是一家得到二亩半,和田间的房屋合在一块,就是五亩。孟子所说的“五亩之宅”就是这种井田制度下的农业时代农民的居所。

春、夏、秋三个季节,百姓们都在外面种田,住的是田间的房屋,到了冬天,就住到邑里。一个邑里也是有领袖人物的,这人物不是什么官员,而是两位老人。就是后来所说的“父老”(例如《史记》中的《陈涉世家》中提到的“父老”)和“里正”(例如我们将会学到的杜甫的诗“去时里正与裹头”和蒲松龄《促织》中的里正,不过已成为地方小吏的称呼,已失去了古义)。这两位老人是做什么的呢?他们是看着住在一起的人做活的。如果有人出去得太晚了,或者晚上回来时不打一些柴回来供做饭用,那是要受到他们的责备的。出入的时候,大家要互相照应。如果有人带的东西多了,那么,看到的人要主动地帮助他;如果自己觉得带的东西多了,也可以直接让别人带进去,反正是公有公用的。这样,上了年纪、头发花白的人,就应该让他们安逸一些,应该让他们空手回来。这又体现了儒家强调的尊老重老的风尚。而这也正是这篇文章中孟子后面所说的“颁(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含义。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孟子的理想也是复古,是想回到远古时代那个“大同”世界中去,只有这样,才会实现他的这一理想。但很显然,他生活的时代已离原始社会的“大同”太遥远了,也远远地超过了孔子所痛恨的“礼崩乐坏”的糟糕时代,而到了“征城一战,杀人盈城;征野一战,杀人盈野”的战国,各个国家要么想着并吞别国,要么担心被别国并吞,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富国强兵上,他的理想注定是实现不了的,而“王亩之宅,树之以桑”也好,“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好,在孟子生活的时期更是无异于“天方夜谭”“痴人说梦”了。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孟子见梁惠王》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